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0788发布日期:2023-09-07 22:0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红薯秧苗种植,具体是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


背景技术:

1、红薯须平栽种植,就是将薯苗平躺在垄顶的土层然后浇水再掩埋;如果薯苗竖直种植,会导致结薯空间狭小红薯拥挤生长,造成产量低下畸形瓜大量出现。而平栽种植结薯空间大营养吸收均匀,不但高产商品率也相对提高。

2、根据公开号“cn201820536127.9”公开了一种红薯秧苗栽种器,通过设置的架体,使得支撑轮以推或拉的方式进行前进,通过伸缩杆带动动套沿栽种筒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打穴锥的开闭,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或伸缩杆在支撑轮上的位置,使得秧苗的株距固定,穴深一致。

3、现有的公开红薯秧苗栽种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仅单一具有打洞或者输送的功能,而无法实现多步骤组合使用,造成整体的功能的整合性不佳,另外,在挖土过程中,将土拨向一旁,不易于在栽种后覆盖土壤在秧苗的根茎位置,回填效率不佳。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红薯秧苗栽种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仅单一具有打洞或者输送的功能,而无法实现多步骤组合使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参与辅助,因此耗费的劳动力较多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头,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头底部的移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车体顶部中心偏右处的进料漏斗,固定安装于所述进料漏斗底部的输送管,设置于所述车体左端内部的排列机构;

4、所述排列机构包括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固定安装于车体左端中心的内部,设置于所述双向电机上下两端中心处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于位于上方的转动轴顶部的第一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前后两端的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顶部中心处的转动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顶部的转动头,套接于所述转动头外部的输送带,等距分布于所述输送带远离转动头中心一侧的输送头,设置于所述双向电机底部的联动机构。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盘,所述联动盘固定连接于位于下方的转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盘底部右端中心处的牵引扣,固定连接于所述车体底部中心偏左处的限位轨,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轨内部中心偏右处的滑动块,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块底部的牵引架,嵌设于所述车体底部右端靠近中心处的安装盘,设置于所述安装盘底部左右两端的挖填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挖填机构包括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固定安装于安装盘底部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盘底部左右两端底部的挖土盒,固定连接于所述挖土盒前后两端顶部偏下处的连接片,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片相对一侧的弹簧,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体底部中心偏右处的开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管和进料漏斗构成一体化结构,且输送管贯穿车体的内部并且延伸至车体的内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柱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构成相对移动结构,且输送头设置为橡胶软体材料。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块通过牵引扣和联动盘与限位轨构成水平移动结构,且安装盘的前端中心处与牵引架的右端相铰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挖土盒通过微型气缸构成升降结构,且挖土盒之间于顶部偏下处转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排列机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在使用时,将需要进行栽种的红薯苗根部放置于输送带靠近车体中心一侧的输送头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输送带相对方向转动移动,并带动红薯苗向靠近车体中心的一侧移动,在输送头之间分离后,红薯苗则通过进料漏斗降落至车体底部的地面。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联动机构和挖填机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通过联动盘和牵引架的配合作用,带动安装盘局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挖土盒局部转动,从而在挖土盒位于右端时,则完成挖洞的工作,在挖土盒转动至左端时,与开杆配合后,将挖土盒内部的泥土洒出,便于进行回填,完成种植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底部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头(2),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头(2)底部的移动轮(3),固定连接于所述车体(1)顶部中心偏右处的进料漏斗(4),固定安装于所述进料漏斗(4)底部的输送管(5),设置于所述车体(1)左端内部的排列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盘(13),所述联动盘(13)固定连接于位于下方的转动轴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盘(13)底部右端中心处的牵引扣(14),固定连接于所述车体(1)底部中心偏左处的限位轨(15),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轨(15)内部中心偏右处的滑动块(16),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块(16)底部的牵引架(17),嵌设于所述车体(1)底部右端靠近中心处的安装盘(18),设置于所述安装盘(18)底部左右两端的挖填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填机构包括微型气缸(19),所述微型气缸(19)固定安装于安装盘(18)底部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盘(18)底部左右两端底部的挖土盒(20),固定连接于所述挖土盒(20)前后两端顶部偏下处的连接片(21),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片(21)相对一侧的弹簧(22),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体(1)底部中心偏右处的开杆(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5)和进料漏斗(4)构成一体化结构,且输送管(5)贯穿车体(1)的内部并且延伸至车体(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9)通过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构成相对移动结构,且输送头(12)设置为橡胶软体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6)通过牵引扣(14)和联动盘(13)与限位轨(15)构成水平移动结构,且安装盘(18)的前端中心处与牵引架(17)的右端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土盒(20)通过微型气缸(19)构成升降结构,且挖土盒(20)之间于顶部偏下处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薯秧苗插苗机,涉及红薯秧苗种植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头,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头底部的移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车体顶部中心偏右处的进料漏斗,固定安装于所述进料漏斗底部的输送管,设置于所述车体左端内部的排列机构,所述排列机构包括双向电机通过排列机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在使用时,将需要进行栽种的红薯苗根部放置于输送带靠近车体中心一侧的输送头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输送带相对方向转动移动,并带动红薯苗向靠近车体中心的一侧移动,在输送头之间分离后,红薯苗则通过进料漏斗降落至车体底部的地面。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冯建平
技术研发日:202304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