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3383发布日期:2023-10-14 20:2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外来入侵水水生物防治,具体为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1、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软体动物门瓶螺科的淡水螺类,其外观与田螺相似,因此,福寿螺作为食用经济动物引入到中国,随后形成一股养殖热潮,然而,福寿螺因口味不好等问题失去市场而遭弃养,目前,福寿螺已入侵河道等公共水域,喜欢在河道浅滩聚集,泛滥成灾,危害河道水生植物。福寿螺所产的粉红色卵块不仅影响河道景观,且含有神经毒素,虽然化学防治措施对福寿螺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化学防治对水生态环境危害大,不适用于河道等开放性水域。

2、现在防控措施主要是通过组织人工定期清除河道沿岸的福寿螺卵块,但是河道浅滩分布的福寿螺及其卵块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清除,如果采取人工捡螺除卵,需要下水操作,非常不方便,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工成本高,效率也低,因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用来防控福寿螺进入河道以及其他公共水域,降低其种群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具备可以减少福寿螺种群的数量,还能抑制福寿螺产卵行为,且无需人工实时参与,可长期使用等优点,解决了福寿螺防治成本高、操作难等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不仅可以减少福寿螺种群的数量,还能抑制福寿螺产卵的行为,且达到无需人工实时参与,可长期使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包括衔接柱,所述衔接柱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逃脱件,防逃脱件用于防止福寿螺进行逃脱;

5、所述衔接柱的底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衔接柱固定在河道浅滩里,所述衔接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所述固定件之间设置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与防逃脱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衔接杆用于衔接两个固定件以实现两个固定件3之间连接稳固。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衔接柱的外表面内部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内腔与防逃脱件之间活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逃脱件包括逃脱网,所述逃脱网与衔接柱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逃脱网的底端与衔接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逃脱网的四角内部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外表面与插接孔的内腔之间活动卡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逃脱网的四角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与插销的外表面之间活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端与衔接柱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内部与衔接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插钉,所述插钉呈圆周阵列排序。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的顶端内部开设有t型卡槽,所述t型卡槽的内腔与衔接杆之间活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衔接杆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t型卡块,所述t型卡块的外表面与t型卡槽的内腔之间活动卡接,所述矩形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挡板。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可利用若干本实用新型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依次进行装配,以将河道浅滩围住,再于围住的河道浅滩中放生中华鳖或中华绒鳌鳖等天敌,此时通过食螺生物捕食福寿螺,减少福寿螺群体数量,抑制福寿螺产卵行为,长期使用,从而降低了福寿螺防治的人工成本,提高了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效率,进而减少了福寿螺种群的数量,抑制了福寿螺产卵的行为,无需人工实时参与,可长期使用。

15、2、本实用新型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在装配时,仅仅需要将t型卡块卡接在t型卡槽内腔,然后对安装块施加压力,此时插钉和挡板插入河道浅滩内,并且将衔接柱安装在河道浅滩内,再将防逃脱件安装在衔接柱的外表面,此时利用插销穿过通孔内腔,并且将插销插入插接孔的内腔,直到将逃脱网固定在衔接柱的外表面,即完成了本实用新型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的装配,上述操作简单快捷,装配效果较高,且通过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利用防治装置将河道浅滩围住,从而达到防治河道浅滩福寿螺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包括衔接柱(1),其特征为:所述衔接柱(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逃脱件(2),防逃脱件(2)用于防止福寿螺进行逃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柱(1)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接孔(11),所述插接孔(11)的内腔与防逃脱件(2)之间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脱件(2)包括逃脱网(21),所述逃脱网(21)与衔接柱(1)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逃脱网(21)的底端与衔接杆(5)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逃脱网(21)的四角内部设置有插销(22),所述插销(22)的外表面与插接孔(11)的内腔之间活动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脱网(21)的四角内部开设有通孔(211),所述通孔(211)的内腔与插销(22)的外表面之间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包括安装块(31),所述安装块(31)的顶端与衔接柱(1)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31)的内部与衔接杆(5)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块(3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插钉(32),所述插钉(32)呈圆周阵列排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31)的顶端内部开设有t型卡槽(311),所述t型卡槽(311)的内腔与衔接杆(5)之间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杆(5)包括矩形板(51),所述矩形板(5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t型卡块(52),所述t型卡块(52)的外表面与t型卡槽(311)的内腔之间活动卡接,所述矩形板(5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挡板(5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浅滩福寿螺防治装置,涉及外来入侵水水生物防治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衔接柱,所述衔接柱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逃脱件,所述防逃脱件用于防止福寿螺进行逃脱,衔接柱的底端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将衔接柱固定在河道浅滩内,所述衔接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件之间设置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与防逃脱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衔接杆用于衔接两个固定件以实现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连接稳固,所述衔接柱的外表面内部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内腔与防逃脱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防逃脱件包括逃脱网。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不仅可以减少福寿螺群体的数量,还能抑制福寿螺产卵的行为,无需人工实时参与,可长期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何瑜,王洪亮,杨辉,薛爽,钟健,刘雨枫,李真诚,刘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