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喷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7172发布日期:2023-11-17 22:3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灌溉喷洒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喷洒器,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灌溉喷洒器。


背景技术:

1、农业灌溉,主要是指对农业耕作区进行的灌溉作业,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而农业灌溉喷洒时,一般会用到相应的喷洒器与外部的水管进行连接后手持进行喷洒灌溉。

2、喷洒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

3、1、喷洒器在进行使用时,由于手持的喷洒器在使用时无法与农业种植区域内部的物品快速限位连接以代替手持进行使用,使得喷洒器在持续向同一区域进行喷洒时效率低下,存在着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灌溉喷洒器,以解决现有的由于手持的喷洒器在使用时无法与农业种植区域内部的物品快速限位连接以代替手持进行使用,使得喷洒器在持续向同一区域进行喷洒时效率低下,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灌溉喷洒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灌溉喷洒器,包括底座和混液箱,所述底座的主体为矩形结构,且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共设有两处,且两处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底端面的左右两侧位置,侧板的底端面为倾斜结构,所述混液箱的后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前端输出轴上安装有搅拌齿,搅拌齿位于混液箱的内侧位置。

4、进一步的,所述导杆为丝杆结构,且导杆的外侧拧接有螺母,螺母用于限位导杆转动,导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液箱,混液箱为内部中空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侧板共同组成了支撑结构,侧板的内部开设有螺孔,该螺孔的内部拧接有夹紧杆,夹紧杆为丝杆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混液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接管,接管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接管分别固定连接在混液箱的左右两侧位置,接管与混液箱相贯通,且接管的外侧开设有螺纹。

7、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垫片,夹紧杆与垫片以及侧板共同组成了夹持结构,底座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杆。

8、进一步的,所述混液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外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握把,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管,导管通过底板与混液箱相贯通,导管的外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喷管。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在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若需要对装置进行放置使用时,可以直接通过利用固定连接在底座底端的侧板插入到土地内部进行限位,并同步在当需要将装置与外部的物品进行连接时,可以通过利用底座外侧所固定连接的侧板与物品进行卡接,并通过手动转动夹紧杆来利用垫片向内侧靠拢运动来实现对装置与物品的快速连接限位,进而达到更加方便于装置进行使用的目的,且在当装置限位完成后,再通过手动握持握把来对底板进行转动调向使用即可,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11、2、在当外部的肥水通过接管进入到混液箱内部后,可以通过启动安装在混液箱后侧的电机对搅拌齿进行转动驱动,并通过搅拌齿在混液箱中的转动来实现将进入到混液箱中的肥液与水流进行快速的预混操作,且混合后的肥水会通过导管进入到喷管中快速的喷出以对农业植物进行灌溉操作即可,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12、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灌溉喷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混液箱(7),所述底座(1)的主体为矩形结构,且底座(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侧板(2),侧板(2)共设有两处,且两处侧板(2)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1)底端面的左右两侧位置,侧板(2)的底端面为倾斜结构,所述混液箱(7)的后侧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前端输出轴上安装有搅拌齿(10),搅拌齿(10)位于混液箱(7)的内侧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灌溉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侧板(2)共同组成了支撑结构,侧板(2)的内部开设有螺孔,该螺孔的内部拧接有夹紧杆(3),夹紧杆(3)为丝杆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灌溉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杆(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垫片(4),夹紧杆(3)与垫片(4)以及侧板(2)共同组成了夹持结构,底座(1)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杆(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灌溉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5)为丝杆结构,且导杆(5)的外侧拧接有螺母(6),螺母(6)用于限位导杆(5)转动,导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液箱(7),混液箱(7)为内部中空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灌溉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液箱(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接管(8),接管(8)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接管(8)分别固定连接在混液箱(7)的左右两侧位置,接管(8)与混液箱(7)相贯通,且接管(8)的外侧开设有螺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灌溉喷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液箱(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1),底板(11)的外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2),底板(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管(13),导管(13)通过底板(11)与混液箱(7)相贯通,导管(13)的外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喷管(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灌溉喷洒器,涉及喷洒器技术领域,侧板的底端面为倾斜结构,所述混液箱的后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前端输出轴上安装有搅拌齿,解决现有的由于手持的喷洒器在使用时无法与农业种植区域内部的物品快速限位连接以代替手持进行使用,使得喷洒器在持续向同一区域进行喷洒时效率低下,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在当需要将装置与外部的物品进行连接时,可以通过利用底座外侧所固定连接的侧板与物品进行卡接,并通过手动转动夹紧杆来利用垫片向内侧靠拢运动来实现对装置与物品的快速连接限位,进而达到更加方便于装置进行使用的目的,且在当装置限位完成后,再通过手动握持握把来对底板进行转动调向使用即可,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章波,赵启红,王亮,周国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章波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