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3071发布日期:2023-10-25 20:2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环保,具体是一种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1、对于很多花友而言,养花时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浇水了,水浇的不够或者浇的太多,都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出现黄叶落叶的现象,严重时还可能会烂根或死亡。如果因长期不在家,无法给家里的花浇水,我们就需要有一个自动浇水装置,这样等我们外出回来的时候,植株也不会因为缺水而枯萎;放置在马路中间绿化带内的绿植,由于长时间暴露于烈日下,花盆内的水分会蒸发很快,如果没有及时给绿植浇水,绿植就会缺水而枯萎,若请专人负责打理,这也将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站在路中间给绿植浇水,既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了道路车辆通行。

2、故此亟需开发一种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能够无需用电的前提下实现自动补水,进而实现低碳节水、环保,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包括设置一定高度差的供水区和用水区,所述用水区的位置低于供水区;所述供水区包括互为连通连接的浊水区和清水区,所述浊水区与清水区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清水区连通连接在用水区上。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水区与浊水区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的水位器自动开关。水位器自动开关便于控制清水区的水位线,即实现低于水位线可以进行补水,达到水位线停止补水的效果。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水区上设有与水位器自动开关配接的水位补给线。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水区与用水区之间设有无压水位器自动开关。无压水位器自动开关便于控制用水区的水位线,即实现低于水位线可以进行补水,达到水位线停止补水的效果。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用水区上设有与无压水位器自动开关配接的无压水位补给线。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孔径逐级减小的一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和三级过滤网;其中一级过滤网的孔径最大,三级过滤网的孔径最小。过滤装置设置多级过滤的方式,便于提高水质净化,确保进入清水储水箱内的水是干净的,具有生活用水再利用的低碳节水功能。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过滤网的孔径为5-6m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级过滤网的孔径为3-4mm。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级过滤网的孔径为1-2mm。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供水区和用水区的高度差为0.5-1.5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采用设置一定高度差的供水区和用水区,便于供水区的水进入用水区使用,实现补水效果;其中供水区提供浊水区和清水区,便于生活用水和/或自来水等综合使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一定高度差的供水区和用水区,所述用水区的位置低于供水区;所述供水区包括互为连通连接的浊水区和清水区,所述浊水区与清水区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清水区连通连接在用水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与浊水区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的水位器自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上设有与水位器自动开关配接的水位补给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区与用水区之间设有无压水位器自动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水区上设有与无压水位器自动开关配接的无压水位补给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孔径逐级减小的一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和三级过滤网;其中一级过滤网的孔径最大,三级过滤网的孔径最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网的孔径为5-6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过滤网的孔径为3-4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过滤网的孔径为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水区和用水区的高度差为0.5-1.5m。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低碳型花盆自动补水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该装置能够无需用电的前提下实现自动补水,进而实现低碳节水、环保,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包括设置一定高度差的供水区和用水区,所述用水区的位置低于供水区;所述供水区包括互为连通连接的浊水区和清水区,所述浊水区与清水区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清水区连通连接在用水区上。

技术研发人员:徐琴琴,李慧君,宋日陽,王小燕,宋和康,苏艳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