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

文档序号:36980872发布日期:2024-02-09 12:1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禽饲养笼,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


背景技术:

1、我国养殖业迅速发展,饲养量每年高速递增,农业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饲养方式也早已不适应产业发展,规模化立体养殖已经逐渐代替原有养殖方式。

2、在现在的养殖业,很多用户都在使用家禽饲养笼进行养殖,这种饲养方式有很多优势,可以让养殖户节省空间,并且能够便于管理,同时笼养还可以大大的减少因为粪便感染引起的疾病,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并且粪便方便处理。

3、现有家禽饲养笼一般包括笼体,笼内设有横穿的水线,笼外设有料线,可以让家禽有足够的采食以及饮水的位置,保证每只家禽都能够得到合理的饮水和采食,使得家禽群体的均匀度良好。

4、现有位于笼外的料线,相较于盘式料槽喂料,可避免家禽爪子伸入料槽中污染饲料。但这种料线也只能定时定量投料,家禽未必每次能将所投饲料啄食干净。剩余饲料会被第二次投料盖在底层,时间久了容易发生霉变。啄食霉变饲料会导致家禽生病或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内设有横穿的水线,所述笼体外设有料线;所述料线包括槽体,并通过一隔板将所述槽体分隔成外槽和内槽,所述隔板与槽底之间设有缝隙,所述外槽的底部向所述隔板倾斜。

4、进一步地,所述料线还包括位于所述槽体上方的进料管,且所述进料管底部的出料口对应于所述外槽。

5、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内设有进料绞龙。

6、进一步地,所述内槽上设有用于清理饲料残渣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所述内槽的底部相贴合,使所述滑块沿所述内槽水平滑动。

7、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呈l型。

8、更进一步地,所述内槽的侧壁设有导轨条,所述导轨条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9、更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条的上端与所述内槽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条的下端与所述滑块的上端相楔合。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1、1、通过设置外槽和内槽,外槽里的饲料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从隔板与槽底之间的缝隙滑入内槽,直至内槽饲料颗粒将缝隙堵住,使家禽仅取食内槽上的饲料,内槽饲料因家禽啄食而减少,使缝隙露出,外槽饲料通过缝隙自动向内槽补充饲料,可减少家禽啄食后的剩余饲料量,并减少再次加料对剩余饲料的覆盖,进而减少饲料的霉变。

12、2、通过在外槽上设置进料管,可减少饲料槽的开放空间,减少与空气中湿气的接触,进而减少饲料的霉变。

13、3、通过在外槽上架设绞龙进料管,将饲料定时输送到外槽。通过绞龙输送饲料,可避免传统自走式料线因距离长而吱吖作响,容易损坏,或因距离短而增加设备成本。

14、4、通过在内槽上设置清理滑块,可用于清理内槽上的饲料残渣,减少饲料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内设有横穿的水线,所述笼体外设有料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线包括槽体,并通过一隔板将所述槽体分隔成外槽和内槽,所述隔板与槽底之间设有缝隙,所述外槽的底部向所述隔板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线还包括位于所述槽体上方的进料管,且所述进料管底部的出料口对应于所述外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内设有进料绞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上设有用于清理饲料残渣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所述内槽的底部相贴合,使所述滑块沿所述内槽水平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呈l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的侧壁设有导轨条,所述导轨条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条的上端与所述内槽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条的下端与所述滑块的上端相楔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禽饲养笼,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饲料霉变的家禽饲养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内设有横穿的水线,所述笼体外设有料线;所述料线包括槽体,并通过一隔板将所述槽体分隔成外槽和内槽,所述隔板与槽底之间设有缝隙,所述外槽的底部向所述隔板倾斜。本技术通过设置外槽和内槽,将输送的饲料保存在相对封闭的外槽中,减少暴露于空气中的剩余饲料,并减少再次加料时剩余的饲料被压在下部,避免了剩余饲料的长时间累积而发霉变质。通过绞龙输送饲料,亦可避免传统自走式料线因距离长而吱吖作响,容易损坏,或因距离短而增加设备成本。通过在内槽上设置清理滑块,可用于清理内槽上的饲料残渣,减少饲料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阮传清,刘芸,苏明星,徐庆贤,陈德局,刘欣,张海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