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虫图像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1797发布日期:2023-10-25 15:1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虫图像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烟虫图片智能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虫图像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1、烟叶害虫防控管理是卷烟企业的一项重点工作,采用烟虫诱捕器是烟虫防控方法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主要由仓库的杀虫人员根据治理方案将诱捕器设置在仓间的各个采集点,然后通过人员定期巡查烟虫诱捕器的方式来监测烟叶仓库的虫害情况。

2、现有卷烟企业使用的烟虫诱捕器结构较为简单,一般由粘虫板以及诱芯组成;其虽然可以有效对对烟虫诱捕,但是,虫情巡查工作量大,当粘虫板上布满烟虫或粘虫板功能失效时,在不及时更换粘虫板的情况下,其对烟虫诱捕效果不佳。

3、鉴于此,提供一种对烟虫图片进行自动化采集,且能自动更换烟虫诱捕器的烟虫图像采集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烟虫图像采集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虫图像采集系统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可对烟虫图像进行自动化采集,且可依据的烟虫图像情况对承载装置进行自动化更换,取代人工巡查,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烟虫图像采集系统,包括:壳体、采集装置、承载装置、诱捕装置和控制装置;

4、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空间;

5、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壳体内部相通的进入口;

6、所述承载装置将所述容置空间横向分隔为上容置空间和下容置空间,且所述承载装置低于所述进入口设置;

7、所述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容置空间内,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顶部抵接,且位于所述承载装置上方;

8、所述诱捕装置包括第一诱捕单元和第二诱捕单元;

9、所述第一诱捕单元设置在所述进入口,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10、所述第二诱捕单元设置在所述下容置空间内,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底部抵接;

11、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装置的上方,且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采集装置连接;

12、所述第一诱捕单元,用于将外部烟虫引诱至所述上容置空间内;

13、所述第二诱捕单元,用于将所述上容置空间内的烟虫向所述下容置空间引诱,以使得烟虫沾粘在所述承载装置上;

14、所述采集装置,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采集位于所述承载装置上的烟虫图像;

15、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并处理烟虫图像。

16、优选地,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粘虫胶带、隔层网板和传动装置;

17、所述隔层网板,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容置空间横向分隔为上容置空间和下容置空间;

18、所述传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容置空间和所述下容置空间;

19、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0、所述粘虫胶带安装在所述传动装置上;

21、所述粘虫胶带,用于沾粘所述上容置空间内的烟虫;

22、所述传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粘虫胶带按预设方向运动;

23、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传动装置开启/关闭。

24、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放料滚轴、引导滚轴、收料滚轴和驱动电机;

25、所述放料滚轴设置在所述隔层网板的上方;

26、所述引导滚轴设置在所述隔层网板接近所述进入口的一侧,且与所述隔层网板保持同一水平位置;

27、所述收料滚轴设置在所述隔层网板的下方;

28、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9、所述放料滚轴、所述引导滚轴和所述收料滚轴均通过所述粘虫胶带连接;

30、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放料滚轴、所述引导滚轴和所述收料滚轴相互配合,使所述粘虫胶带沿预设方向运动。

31、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压力滚轴;

32、所述压力滚轴设置在所述隔层网板的上方;

33、所述压力滚轴,用于将所述粘虫胶带压在所述隔层网板的承载面。

34、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图像识别装置;

35、所述图像识别装置与所述采集装置连接;

36、所述图像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所述烟虫图像中的虫情情况。

37、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板;

38、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图像识别装置连接;

39、所述图像识别装置,还用于将所述虫情情况发送至所述控制板;

40、所述控制板,用于判断所述虫情情况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传动装置开启/关闭。

41、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电量检测装置;

42、所述电量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43、所述电量检测装置,用于向所述控制板发送电量检测信息。

44、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定时装置;

45、所述定时装置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46、所述定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板在非工作时间段时自动关机,在工作时间段时自动启动。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虫图像采集系统,包括:壳体、采集装置、诱捕装置、承载装置和控制装置;壳体内设有容置空间;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壳体内部相通的进入口;承载装置将容置空间横向分隔为上容置空间和下容置空间,且承载装置低于进入口设置;采集装置设置在上容置空间内,与壳体的内壁顶部抵接,且位于承载装置上方;诱捕装置包括第一诱捕单元和第二诱捕单元;第一诱捕单元设置在进入口;第二诱捕单元设置在下容置空间内,与壳体的内壁底部抵接;控制装置设置在承载装置的上方,且控制装置与采集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集装置、诱捕装置、承载装置和控制装置相互配合,实现自动化采集烟虫图像,且依据烟虫图像情况对承载装置进行自动化更换,取代人工巡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烟虫图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采集装置、诱捕装置、承载装置和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虫图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压力滚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虫图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图像识别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虫图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虫图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电量检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虫图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定时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烟虫图像采集系统,包括壳体、采集装置、诱捕装置、承载装置和控制装置;壳体内设有容置空间;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壳体内部相通的进入口;承载装置将容置空间横向分隔为上容置空间和下容置空间,且承载装置低于进入口设置;采集装置设置在上容置空间内,与壳体的内壁顶部抵接,且位于承载装置上方;诱捕装置包括设置在进入口的第一诱捕单元和设置在下容置空间内,与壳体的内壁底部抵接的第二诱捕单元;控制装置设置在承载装置的上方,且控制装置与采集装置连接;本技术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采集装置、诱捕装置和承载装置,实现自动化采集烟虫图像且依据烟虫图像情况对承载装置进行自动化更换,取代人工巡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斌,杨军,黄炜,罗端,李博,李高荣,谭鹏程,何哲,李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