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48672发布日期:2023-10-06 10:3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孵化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1、孵化机是指人工模拟卵生动物母性进行温湿度翻蛋等条件,经过一定时间将受精蛋发育成生命的机器,主要应用于养殖场、孵化场、生物公司孵化实验室、学校孵化实验室等等。孵化机根据其构造可分为巷道式孵化机以及箱体式孵化机,其中,巷道式孵化机由于较大容蛋量以及节能优势而获得了孵化场的青睐。

2、巷道式孵化机通常包括孵化箱、设置于孵化箱且用于营造卵生动物孵化条件的孵化机构、多台设置于孵化箱且用于承载受精蛋的孵化蛋车;其中,孵化机构包括温度控制组件、湿度控制组件、气流控制组件等等,分别用于营造卵生动物孵化过程中所需的温度、湿度、气流等条件;孵化蛋车包括车架、转动设置于车架且用于装载受精蛋的蛋架、安装于车架与蛋架之间且用于控制蛋架转动的翻转机构。孵化过程中,孵化机构启动营造卵生动物孵化过程中所需的温度、湿度、气流等条件,多台孵化蛋车排列停放于孵化箱内部的停车位,翻转机构按照预定规律控制蛋架转动,以对受精蛋进行翻转,降低胚胎粘连的情况产生,即可将受精蛋孵化成雏苗。

3、传统孵化蛋车的蛋架通常为翘板式蛋架,而随着人们对巷道式孵化机容蛋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八角式蛋架以其容蛋量优势逐步取代翘板式蛋架,成为巷道式孵化机蛋架的优选。

4、但是,八角式蛋架因其形状的独特性,八角式蛋架顶部、中部、底部对应区域所承载的受精蛋数量不同,具体为中部区域承载的受精蛋相对较多,顶部区域和底部区域承载的受精蛋相对较少;热量、湿气随气流穿过蛋架且作用于受精蛋的过程中,以热量为例,中部区域受精蛋的平均受热量相对较低,而顶部区域和底部区域受精蛋的平均受热量相对较高,即,三个区域的受精蛋的平均受热量存在差异,导致孵化效果不均匀;因此,可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受热量差异,提高孵化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

2、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包括车架、转动设置于车架的蛋架以及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安装于车架与蛋架之间且用于带动蛋架翻转,所述车架对应蛋架顶部区域固设有顶部导流模块,所述车架对应蛋架底部区域固设有底部导流模块。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孵化机构所营造的热量、湿气等随着气流穿过孵化蛋车且作用于受精蛋的过程中,以热量为例,顶部导流模块以及底部导流模块能够对气流起到引导作用,使蛋架顶部对应区域以及蛋架底部对应区域的热量总量降低,同时使蛋架中部对应区域的热量总量增加,从而使三个区域的受精蛋的平均受热量更加接近,降低受热量差异,提高孵化效果。

5、可选的,所述车架底部固设有移动轮组,所述车架对应移动轮组区域固设有隔挡导流模块。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轮组便于对车架进行移动,隔挡导流模块对移动轮组对应区域进行覆盖则能够对气流起到引导作用,使气流不易于从孵化蛋车底部穿过。

7、可选的,所述顶部导流模块、底部导流模块以及隔挡导流模块均为导流板。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导流板作为气流导流结构,具有成本低、便于制作、便于安装等优点。

9、可选的,所述顶部导流模块以及底部导流模块均开设有导流孔组。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流孔组便于部分气流能够正常穿过,确保蛋架顶部对应区域以及蛋架底部对应区域存在孵化所需的热量、湿气等。

11、可选的,所述导流孔组包括多组排列布置的导流通孔,且沿靠近蛋架中部方向,所述导流通孔的孔径逐步增大。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于蛋架横截面沿靠近蛋架中部方向逐步增大的特点,即蛋架的单位容蛋量沿靠近蛋架中部方向逐步增加的特点,导流通孔的孔径沿靠近蛋架中部方向逐步增大,能够使各个区域的受精蛋的平均受热量更加接近,降低受热量差异,提高孵化效果。

13、可选的,所述蛋架为八角式蛋架。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翘板式蛋架,八角式蛋架具有更大的容蛋量,更为满足人们对孵化机容蛋量的追求。

15、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6、孵化机构所营造的热量、湿气等随着气流穿过孵化蛋车且作用于受精蛋的过程中,以热量为例,顶部导流模块以及底部导流模块能够对气流起到引导作用,使蛋架顶部对应区域以及蛋架底部对应区域的热量总量降低,同时使蛋架中部对应区域的热量总量增加,从而使三个区域的受精蛋的平均受热量更加接近,降低受热量差异,提高孵化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转动设置于车架(1)的蛋架(2)以及翻转机构(3),所述翻转机构(3)安装于车架(1)与蛋架(2)之间且用于带动蛋架(2)翻转,所述车架(1)对应蛋架(2)顶部区域固设有顶部导流模块(4),所述车架(1)对应蛋架(2)底部区域固设有底部导流模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底部固设有移动轮组(6),所述车架(1)对应移动轮组(6)区域固设有隔挡导流模块(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导流模块(4)、底部导流模块(5)以及隔挡导流模块(7)均为导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导流模块(4)以及底部导流模块(5)均开设有导流孔组(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组(9)包括多组排列布置的导流通孔(91),且沿靠近蛋架(2)中部方向,所述导流通孔(91)的孔径逐步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蛋架(2)为八角式蛋架(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两侧均固设有侧部导流模块(11),所述侧部导流模块(11)延伸至移动轮组(6)对应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导流模块(11)包括固定导流板(111)以及活动导流板(112),所述固定导流板(111)固设于车架(1),所述活动导流板(112)固设于蛋架(2),且所述固定导流板(111)以及活动导流板(112)相组合适配。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孵化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孵化蛋车空气导流结构,包括车架、转动设置于车架的蛋架以及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安装于车架与蛋架之间且用于带动蛋架翻转,车架对应蛋架顶部区域固设有顶部导流模块,车架对应蛋架底部区域固设有底部导流模块。本申请能够使蛋架顶部、中部、底部三个区域的受精蛋的平均受热量更加接近,降低受热量差异,提高孵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任慧满,任智满,施振旦,植伟贤,任玉成,郭彬彬,任爱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任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