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蛾趋避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2989发布日期:2023-10-22 01:4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夜蛾趋避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夜蛾防治,具体是一种夜蛾趋避仪。


背景技术:

1、夜蛾是一种杂食性、暴食性农业害虫,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对粮食和蔬果的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人们会在农作物周围设置捕杀趋避装置用于防治夜蛾对农作物的破坏;目前夜蛾的防治方法包括杀虫灯防治法,通过夜蛾对一些波段光的趋向性进行捕杀;黄篮板防治法,利用夜蛾对黄蓝颜色的趋向性进行粘杀;食诱剂诱捕法,利用夜蛾羽化成虫补充营养的习性调配食诱剂进行捕杀等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要么没有针对性,在对夜蛾进行捕杀的过程中会对一些益虫和中性虫进行诱杀,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性;要么属于一次性用品,对环境有潜在威胁;要么成本较大,需要不断地添加诱虫食物;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同时规避上述缺点的夜蛾防治装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夜蛾趋避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夜蛾趋避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夜蛾趋避仪,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下表面安装有电源装置,且控制箱的内部位于电源装置的上方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箱的上表面左侧贯穿安装有光敏传感器,且控制箱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左侧表面安装有第一固定板,且固定座的右侧表面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安装有变化光源,所述变化光源的后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片。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四角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控制箱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一密封盖,所述固定座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二密封盖。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前表面下端位置处贯穿且螺纹连接有定位栓。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内部安装有第一调节马达,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调节马达,所述第二调节马达的左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的外部安装有同步带,所述变化光源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柱,左侧所述连接柱的外部安装有第二同步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控制箱的内部,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活动贴合第三支撑杆的上表面,所述电源装置、光敏传感器和变化光源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变化光源位于固定座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活动贴合于变化光源,所述散热片是铝合金材质的构件。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太阳能板对称安装在第一支撑杆的左右两侧,所述太阳能板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定位栓的后端贴合第二支撑杆的前表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调节马达的上端连接于固定座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调节马达和第二调节马达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活动贯穿固定座的左侧表面和第一固定板的右侧表面,所述同步带的上端安装在第二同步轮的外部,所述第二同步轮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内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左侧所述连接柱活动贯穿第一固定板的右侧表面,右侧所述连接柱活动嵌入在第二固定板的内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见光对夜蛾具有趋避性和趋向性,在环境光线较强时夜蛾趋避性表现在短波上比较明显,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夜蛾对短波趋向性比较明显的特点,利用变化光源进行长短光波的调节,当傍晚或是有月的夜晚时,光敏传感器检测到周围光线较强,控制电路板就会控制变化光源发出较多的短波光波与较少的长波光波,当深夜或是无月的夜晚时,光敏传感器检测到周围光线较弱,控制电路板就会控制变化光源发出较少的短波光波与较多的长波光波,从而对夜蛾进行趋避,控制电路板在控制光波波长长短的同时也在控制好灯光的开闭间隔,当变化光源开通时,夜蛾便会收到光强影响行动受阻,当变化光源关闭时夜蛾便会不受灯光干扰快速飞离防治区,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起到了很好的趋避效果,整个趋避过程不会对其他任何有害或者有益的动物造成伤害,最好的做到环境友好型,保活生态环境;

14、本实用新型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并且趋避效果好,通过太阳能板供电使得趋避过程也不会有较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夜蛾趋避仪,包括第一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上端安装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的内部下表面安装有电源装置(3),且控制箱(2)的内部位于电源装置(3)的上方安装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电路板(5),所述控制箱(2)的上表面左侧贯穿安装有光敏传感器(6),且控制箱(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8),所述第三支撑杆(8)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的左侧表面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0),且固定座(9)的右侧表面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11)之间安装有变化光源(12),所述变化光源(12)的后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片(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蛾趋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座(14),所述支撑座(14)的四角均开设有固定孔(15),所述控制箱(2)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一密封盖(16),所述固定座(9)的前表面安装有第二密封盖(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蛾趋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太阳能板(18),所述太阳能板(18)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撑架(19),所述第三支撑杆(8)的前表面下端位置处贯穿且螺纹连接有定位栓(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蛾趋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8)的上端内部安装有第一调节马达(21),所述固定座(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调节马达(22),所述第二调节马达(22)的左端安装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同步轮(24),所述第一同步轮(24)的外部安装有同步带(25),所述变化光源(12)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柱(26),左侧所述连接柱(26)的外部安装有第二同步轮(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蛾趋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5)位于控制箱(2)的内部,所述固定座(9)的下表面活动贴合第三支撑杆(8)的上表面,所述电源装置(3)、光敏传感器(6)和变化光源(12)均与控制电路板(5)电性连接,所述变化光源(12)位于固定座(9)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11)均活动贴合于变化光源(12),所述散热片(13)是铝合金材质的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夜蛾趋避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太阳能板(18)对称安装在第一支撑杆(1)的左右两侧,所述太阳能板(18)与电源装置(3)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架(19)的下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杆(1)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定位栓(20)的后端贴合第二支撑杆(7)的前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夜蛾趋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马达(21)的上端连接于固定座(9)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调节马达(21)和第二调节马达(22)均与控制电路板(5)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夜蛾趋避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3)活动贯穿固定座(9)的左侧表面和第一固定板(10)的右侧表面,所述同步带(25)的上端安装在第二同步轮(27)的外部,所述第二同步轮(27)位于第一固定板(10)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夜蛾趋避仪,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连接柱(26)活动贯穿第一固定板(10)的右侧表面,右侧所述连接柱(26)活动嵌入在第二固定板(11)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夜蛾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夜蛾趋避仪,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左侧表面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本技术通过可见光对夜蛾具有趋避性和趋向性,在环境光线较强时夜蛾趋避性表现在短波上比较明显,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夜蛾对短波趋向性比较明显的特点,利用变化光源进行长短光波的调节对夜蛾进行了趋避,整个趋避过程不会对其他任何有害或者有益的动物造成伤害,本技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通过太阳能板供电使得趋避过程也不会有较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龚建华,张锐,罗荣,韩伟君,王轩晨,何平,马源,段中情,周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猎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