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3257发布日期:2023-10-22 10:2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病虫害防控,特别涉及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林业工程的日常管理中,由于农药的频繁使用,增加了害虫的抗药性,以致害虫的危害逐年增大,防治难度逐年加大,每年因害虫危害造成的产量和经济损失很大,对树木的生长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在树林中安装诱虫捕杀装置已成为必要。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7038557u,公开了一种用于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的诱虫装置,既不影响诱虫灯主体对害虫的捕杀工作,又可增加电源线与诱虫灯主体连接紧固性,降低二者连接处因为外界冲力出现松动的几率,从而减少影响后续对害虫捕杀工作的因素,然而现有的诱虫捕杀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通过高压对害虫进行灭杀,而灭杀的害虫尸体容易粘附在灯管上而影响光源的散发,从而降低了诱虫的捕杀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现有的诱虫捕杀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通过高压对害虫进行灭杀,而灭杀的害虫尸体容易粘附在灯管上而影响光源的散发,从而降低了诱虫的捕杀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包括设置在收集壳与顶盘之间的承载板,还包括四组诱虫灯管,四组所述诱虫灯管的外侧均套设有放电环,四组所述放电环的下表面边缘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环挡板。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贯穿承载板的螺纹轴,所述顶盘的下侧中间位置设置有螺纹环。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环与螺纹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轴与顶盘转动连接,且四组诱虫灯管关于螺纹轴对称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环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四组连接杆,四组所述连接杆分别与四组放电环固定连接,且四组放电环均关于螺纹环对称设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顶盘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挂杆,所述收集壳与顶盘之间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竖杆,所述收集壳的上侧转动安装有若干组第一内螺纹管,所述顶盘的下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二内螺纹管。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若干组所述连接竖杆的外侧面靠近上下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竖杆分别通过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管和第二内螺纹管螺纹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集壳的上侧安装有四组连接卡箍,所述承载板上固定连接有四组承载杆。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四组所述承载杆的截面形状均呈半圆形,且四组承载杆分别通过连接卡箍与收集壳相连接,所述承载板的形状设计为半球体。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启动承载板下表面中间位置的驱动电机,以带动贯穿承载板的螺纹轴进行旋转,从而通过螺纹环与螺纹轴的螺纹连接配合四组连接杆以带动四组放电环分别沿着四组诱虫灯管的外侧进行滑动,并配合环挡板,以分别对诱虫灯管外围的害虫进行高压灭杀,能够在捕杀害虫的同时对诱虫灯管进行表面清理,以防害虫的尸体粘附在诱虫灯管上而影响诱虫效果,提高了诱虫捕杀效率。

11、通过连接卡箍使得四组承载杆均卡固连接在收集壳上侧,再通过第一内螺纹管和外螺纹的配合使得连接竖杆的下端与收集壳相卡接,通过第二内螺纹管和外螺纹的配合使得连接竖杆的上端与顶盘相卡接,具有便捷的分步组装功能,也便于对装置进行拆卸维护和集中清理。



技术特征:

1.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包括设置在收集壳(1)与顶盘(2)之间的承载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诱虫灯管(5),四组所述诱虫灯管(5)的外侧均套设有放电环(10),四组所述放电环(10)的下表面边缘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环挡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安装有贯穿承载板(3)的螺纹轴(7),所述顶盘(2)的下侧中间位置设置有螺纹环(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环(8)与螺纹轴(7)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轴(7)与顶盘(2)转动连接,且四组诱虫灯管(5)关于螺纹轴(7)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环(8)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四组连接杆(9),四组所述连接杆(9)分别与四组放电环(10)固定连接,且四组放电环(10)均关于螺纹环(8)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盘(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挂杆(16),所述收集壳(1)与顶盘(2)之间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竖杆(13),所述收集壳(1)的上侧转动安装有若干组第一内螺纹管(14),所述顶盘(2)的下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二内螺纹管(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连接竖杆(13)的外侧面靠近上下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竖杆(13)分别通过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管(14)和第二内螺纹管(15)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壳(1)的上侧安装有四组连接卡箍(12),所述承载板(3)上固定连接有四组承载杆(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承载杆(4)的截面形状均呈半圆形,且四组承载杆(4)分别通过连接卡箍(12)与收集壳(1)相连接,所述承载板(3)的形状设计为半球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病虫害防控用诱虫捕杀装置,涉及病虫害防控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收集壳与顶盘之间的承载板,还包括四组诱虫灯管,四组诱虫灯管的外侧均套设有放电环,四组放电环的下表面边缘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环挡板,承载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贯穿承载板的螺纹轴,顶盘的下侧中间位置设置有螺纹环,螺纹环与螺纹轴螺纹连接,螺纹轴与顶盘转动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捕杀害虫的同时对诱虫灯管进行表面清理,以防害虫的尸体粘附在诱虫灯管上而影响诱虫效果,提高了诱虫捕杀效率,并具有便捷的分步组装功能,也便于对装置进行拆卸维护和集中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董盼盼,刘姗姗,袁辉,张卫,张尚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寿光市鲁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