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药一体灌溉供给系统及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5709发布日期:2023-11-30 01:09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水肥药一体灌溉供给系统及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农业工程,具体公开了一种水肥药一体灌溉供给系统及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1、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并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需要对作物进行施水。灌溉的主要目的是补充作物所需水分,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目前,灌溉方法主要包括喷灌、滴灌、漫灌和渗灌等方式,其中喷灌和滴灌可利用机械和动力设备供水,并铺设对应的管网,以实现作物自动、均匀、节水的施水,因此喷灌和滴灌是目前主要使用的灌溉方法。同时,由于作物生长还需要施用肥料、农药(如杀灭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的农药)以及使用一些化控药剂(如调节作物生长的药剂),因此基于现有的喷灌和滴灌系统,通常会将肥料、农药和化控药剂直接接入喷灌和滴灌系统的输水管网中,从而实现施水、施肥、施药的一体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以下问题:

2、(1)肥料、农药和化控药剂需要先用水溶解配置后方可接入输水管网中,因此需要设置多个罐体并接入清水供给,以用于分别配置肥料、农药和化控药剂然后再输送至输水管网中,而如何尽可能简化管路的设置,且能实现多种水肥药一体供给方案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3、(2)而在灌溉过程中,为了保证灌溉水源的供给,通常会在作物种植区内设置水源井,但是由于水源井的储水量有限或该地区的地下水源并不丰富,而水源井被抽干后井水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水位,因此并不能保证作物持续和及时的水源供给。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肥药一体灌溉供给系统及灌溉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路设置较为复杂,且不能保证持续和及时的水源供给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肥药一体灌溉供给系统,包括水源井,设置于水源井内的井泵,一端与井泵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接入灌溉管网的主管道,设置于主管道上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池,肥料罐,农药罐,化控药品罐,水肥药输送管,水肥药输送泵,蓄水输送管,应急输水管,应急水泵,水肥药配水管;所述蓄水输送管的一端与井泵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蓄水池连接;所述应急输水管的一端与蓄水池连接、另一端接入主管道靠近井泵出水口的一端,所述应急水泵设置于应急输水管上;所述肥料罐,农药罐和化控药品罐均通过独立设置的水肥药输送管与主管道连接,所述水肥药输送泵设置于水肥药输送管上;所述水肥药配水管的一端与主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水肥药输送泵输送方向上游的水肥药输送管连接。

4、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肥料罐,农药罐和化控药品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5、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器为砂石碟片过滤器。

6、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于水源井和蓄水池内的液位传感器。

7、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水肥药输送管位于水肥药输送泵输送方向下游的位置设置有水肥药供给阀,所述水肥药配水管上设置有水肥药配水阀,所述蓄水输送管上设置有蓄水输送阀,所述应急输水管上设置有应急输水阀,所述主管道与蓄水输送管连接处下游位置设置有第一主供给阀,所述主管道与过滤器进水口连接处的上游位置设置有第二主供给阀,所述水肥药配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

8、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用以控制水肥药供给阀,水肥药配水阀,应急输水阀,蓄水输送阀,第一主供给阀和第二主供给阀的开关,控制井泵、应急水泵和水肥药输送泵的启停,以及显示液位传感器和流量计的读数。

9、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肥药一体灌溉系统,包括灌溉管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所述的供给系统。

10、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灌溉管网包括与主管道连接、悬空设置的喷灌管,设置于喷灌管上的喷头。

11、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灌溉管网还包括与主管道连接、铺设置于地面上的滴灌带。

12、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灌溉管网还包括与主管道连接、设置于地面以下的地埋滴灌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路设置简单,不仅可实现多种方案的水肥药一体灌溉,且能保证持续和及时的水源供给,特别适用于地下水源不丰富地区的大面积种植作物的灌溉,具有较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1.水肥药一体灌溉供给系统,包括水源井(1),设置于水源井(1)内的井泵(2),一端与井泵(2)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接入灌溉管网(21)的主管道(4),设置于主管道(4)上的过滤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池(5),肥料罐(6),农药罐(7),化控药品罐(8),水肥药输送管(9),水肥药输送泵(10),蓄水输送管(11),应急输水管(12),应急水泵(13),水肥药配水管(14);所述蓄水输送管(11)的一端与井泵(2)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蓄水池(5)连接;所述应急输水管(12)的一端与蓄水池(5)连接、另一端接入主管道(4)靠近井泵(2)出水口的一端,所述应急水泵(13)设置于应急输水管(12)上;所述肥料罐(6),农药罐(7)和化控药品罐(8)均通过独立设置的水肥药输送管(9)与主管道(4)连接,所述水肥药输送泵(10)设置于水肥药输送管(9)上;所述水肥药配水管(14)的一端与主管道(4)连接,另一端与水肥药输送泵(10)输送方向上游的水肥药输送管(9)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药一体灌溉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罐(6),农药罐(7)和化控药品罐(8)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药一体灌溉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3)为砂石碟片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药一体灌溉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水源井(1)和蓄水池(5)内的液位传感器(1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肥药一体灌溉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药输送管(9)位于水肥药输送泵(10)输送方向下游的位置设置有水肥药供给阀(17),所述水肥药配水管(14)上设置有水肥药配水阀(18),所述蓄水输送管(11)上设置有蓄水输送阀(26),所述应急输水管(12)上设置有应急输水阀(19),所述主管道(4)与蓄水输送管(11)连接处下游位置设置有第一主供给阀(20),所述主管道(4)与过滤器(3)进水口连接处的上游位置设置有第二主供给阀(27),所述水肥药配水管(14)上设置有流量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肥药一体灌溉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面板(28),所述控制面板(28)用以控制水肥药供给阀(17)、水肥药配水阀(18)、应急输水阀(19)和主供给阀(20)的开关,控制井泵(2)、应急水泵(13)和水肥药输送泵(10)的启停,以及显示液位传感器(15)的读数。

7.水肥药一体灌溉系统,包括灌溉管网(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供给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肥药一体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网(21)包括与主管道(4)连接、悬空设置的喷灌管(22),设置于喷灌管上的喷头(2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肥药一体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网(21)还包括与主管道(4)连接、铺设置于地面上的滴灌带(2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肥药一体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网(21)还包括与主管道(4)连接、设置于地面以下的地埋滴灌管(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肥药一体灌溉供给系统及灌溉系统,包括水源井,设置于水源井内的井泵,过滤器,蓄水池,肥料罐,农药罐,化控药品罐,水肥药输送管,水肥药输送泵,蓄水输送管,应急输水管,应急水泵,水肥药配水管;所述蓄水输送管的一端与井泵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蓄水池连接;所述应急输水管的一端与蓄水池连接、另一端接入主管道靠近井泵出水口的一端,所述应急水泵设置于应急输水管上;所述肥料罐,农药罐和化控药品罐均通过独立设置的水肥药输送管与主管道连接,所述水肥药输送泵设置于水肥药输送管上;所述水肥药配水管的一端与主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水肥药输送泵输送方向上游的水肥药输送管连接。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灌溉系统设置的管路复杂,且不能保证持续和及时的水源供给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铁,庄志勇,胡其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园艺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