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缸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6849发布日期:2023-11-23 04:1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缸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鱼缸用品,尤其涉及一种鱼缸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鱼缸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养殖器皿,而在鱼类养殖过程中,为了确保水中的含氧量足够以及进行鱼缸内水循环过滤,往往会采用水泵将水经过过滤装置进行水体过滤,借助过滤装置将水中的漂浮物、粪便清理掉。

2、目前市面上的鱼缸过滤装置的通水流量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从过滤装置出来的水流冲击相同,但不同鱼类对水流冲击的接受程度不同,如果通水流量过大,过大的水流冲击容易伤害某些小型鱼类,而通水流量过小,过滤效率低,应用于养殖大型鱼类的鱼缸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通水流量、通用性更高的鱼缸过滤装置。

2、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包括下壳体、至少一个设于下壳体上方的上壳体、设于下壳体内的过滤漏斗、以及设于所述下壳体下方的进水调节机构,所述下壳体下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进水口进水流量。

4、如上所述一种鱼缸过滤装置,所述进水调节机构包括:

5、第一底板,其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水口下方,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若干周向布置的第一进水孔;

6、第二底板,其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底板相贴合,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若干沿转轴周向布置且与第一进水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进水腔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第一进水孔相连通;

7、当所述第二底板相对所述第一底板转动时,改变所述第二进水孔和第一进水孔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所述进水口进水流量。

8、如上所述一种鱼缸过滤装置,所述进水口边沿处向靠近所述过滤漏斗方向延伸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过滤漏斗相对设置,所述过滤漏斗上设有若干沿周向布置的滤渣孔,若干所述滤渣孔位于所述进水通道周侧。

9、如上所述一种鱼缸过滤装置,所述下壳体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设有插接凸起以及与插接凸起过盈配合的插接槽,所述插接凸起与所述插接槽配合插接,以连接所述下壳体和所述第一底板。

10、如上所述一种鱼缸过滤装置,所述第一底板内壁与所述下壳体外壁之间设有环形卡槽以及与环形卡槽相匹配的环形卡凸,当所述第一底板盖设于所述下壳体下端时,所述环形卡凸进入环形卡槽中,以连接所述下壳体和所述第一底板。

11、如上所述一种鱼缸过滤装置,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设有转动安装凸起、贯穿所述转动安装凸起的转动安装槽、以及转动穿设于所述转动安装槽中的转动安装轴,所述转动安装轴端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转动安装轴沿转动安装槽轴向移动的安装卡勾。

12、如上所述一种鱼缸过滤装置,所述转动安装轴包括至少两个沿转动安装轴周向布置的转动轴部件,所述转动轴部件一端与第二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卡勾连接,所述转动安装凸起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卡勾卡接配合。

13、如上所述一种鱼缸过滤装置,所述上壳体下端设有第一漏斗环凸,所述过滤漏斗上端伸入第一漏斗环凸中,下端与所述进水口相对,且所述过滤漏斗上端的口径大于下端的口径,所述第一漏斗环凸与所述过滤漏斗之间设有连接卡扣以及与连接卡扣相匹配的连接卡槽,当所述过滤漏斗上端伸入第一漏斗环凸中时,所述连接卡扣与所述连接卡槽卡接配合,以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过滤漏斗。

14、如上所述一种鱼缸过滤装置,所述上壳体下端设有第二漏斗环凸,所述第二漏斗环凸伸入所述过滤漏斗上端中,所述过滤漏斗下端与所述进水口相对,且所述过滤漏斗上端的口径大于下端的口径,所述第二漏斗环凸与所述过滤漏斗之间设有连接卡环以及与连接卡环相匹配的连接环槽,当所述第二漏斗环凸伸入所述过滤漏斗上端中时,所述连接卡环进入连接环槽中,以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过滤漏斗。

15、如上所述一种鱼缸过滤装置,所述上壳体上端设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若干第一出水孔,所述上端盖靠近所述下壳体一端设有与所述上端盖相贴合的出水调节板,所述出水调节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出水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出水孔,所述出水调节板一端与所述上端盖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上壳体且设有调节拨动件,所述上端盖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出水调节板之间设有出水安装环槽以及与出水安装环槽相匹配的出水安装环凸,当所述出水调节板与上端盖相贴合时,所述出水安装环凸伸入出水安装环槽中,以限制所述出水调节板相对上端盖沿轴向移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包括下壳体、至少一个设于下壳体上方的上壳体、设于下壳体内的过滤漏斗、以及设于下壳体下方的进水调节机构,下壳体下端设有进水口,使用时,鱼缸中的水从进水口依次进入下壳体和上壳体,并经过过滤漏斗讲将漂浮物、粪便过滤并收集在下壳体中,提高鱼缸清洁效率,减少鱼缸污染,同时针对不同鱼类的水流冲击承受能力,本申请可通过进水调节机构调节进水口的进水流量,通用性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至少一个设于下壳体(1)上方的上壳体(2)、设于下壳体(1)内的过滤漏斗(3)、以及设于所述下壳体(1)下方的进水调节机构(4),所述下壳体(1)下端设有进水口(5),所述进水调节机构(4)用于调节所述进水口(5)进水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调节机构(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5)边沿处向靠近所述过滤漏斗(3)方向延伸有进水通道(7),所述进水通道(7)与所述过滤漏斗(3)相对设置,所述过滤漏斗(3)上设有若干沿周向布置的滤渣孔(31),若干所述滤渣孔(31)位于所述进水通道(7)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和所述第一底板(41)之间设有插接凸起(81)以及与插接凸起(81)过盈配合的插接槽(82),所述插接凸起(81)与所述插接槽(82)配合插接,以连接所述下壳体(1)和所述第一底板(4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41)内壁与所述下壳体(1)外壁之间设有环形卡槽(83)以及与环形卡槽(83)相匹配的环形卡凸(84),当所述第一底板(41)盖设于所述下壳体(1)下端时,所述环形卡凸(84)进入环形卡槽(83)中,以连接所述下壳体(1)和所述第一底板(4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41)与所述第二底板(42)之间设有转动安装凸起(91)、贯穿所述转动安装凸起(91)的转动安装槽(92)、以及转动穿设于所述转动安装槽(92)中的转动安装轴(93),所述转动安装轴(93)端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转动安装轴(93)沿转动安装槽(92)轴向移动的安装卡勾(9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安装轴(93)包括至少两个沿转动安装轴(93)周向布置的转动轴部件(931),所述转动轴部件(931)一端与第二底板(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卡勾(94)连接,所述转动安装凸起(91)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卡勾(94)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下端设有第一漏斗环凸(101),所述过滤漏斗(3)上端伸入第一漏斗环凸(101)中,下端与所述进水口(5)相对,且所述过滤漏斗(3)上端的口径大于下端的口径,所述第一漏斗环凸(101)与所述过滤漏斗(3)之间设有连接卡扣(102)以及与连接卡扣(102)相匹配的连接卡槽(103),当所述过滤漏斗(3)上端伸入第一漏斗环凸(101)中时,所述连接卡扣(102)与所述连接卡槽(103)卡接配合,以连接所述上壳体(2)和所述过滤漏斗(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下端设有第二漏斗环凸(104),所述第二漏斗环凸(104)伸入所述过滤漏斗(3)上端中,所述过滤漏斗(3)下端与所述进水口(5)相对,且所述过滤漏斗(3)上端的口径大于下端的口径,所述第二漏斗环凸(104)与所述过滤漏斗(3)之间设有连接卡环(105)以及与连接卡环(105)相匹配的连接环槽(106),当所述第二漏斗环凸(104)伸入所述过滤漏斗(3)上端中时,所述连接卡环(105)进入连接环槽(106)中,以连接所述上壳体(2)和所述过滤漏斗(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上端设有上端盖(11),所述上端盖(11)上设有若干第一出水孔(111),所述上端盖(11)靠近所述下壳体(1)一端设有与所述上端盖(11)相贴合的出水调节板(12),所述出水调节板(12)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出水孔(111)对应设置的第二出水孔(121),所述出水调节板(12)一端与所述上端盖(11)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上壳体(2)且设有调节拨动件(13),所述上端盖(11)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环(141),所述安装环(141)与所述出水调节板(12)之间设有出水安装环槽(142)以及与出水安装环槽(142)相匹配的出水安装环凸(143),当所述出水调节板(12)与上端盖(11)相贴合时,所述出水安装环凸(143)伸入出水安装环槽(142)中,以限制所述出水调节板(12)相对上端盖(11)沿轴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鱼缸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缸过滤装置,包括下壳体、至少一个设于下壳体上方的上壳体、设于下壳体内的过滤漏斗、以及设于下壳体下方的进水调节机构,下壳体下端设有进水口,使用时,鱼缸中的水从进水口依次进入下壳体和上壳体,并经过过滤漏斗讲将漂浮物、粪便过滤并收集在下壳体中,提高鱼缸清洁效率,减少鱼缸污染,同时针对不同鱼类的水流冲击承受能力,本申请可通过进水调节机构调节进水口的进水流量,通用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京业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