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丽花种球自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3648发布日期:2023-10-28 16:4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丽花种球自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植物播种,具体为一种大丽花种球自动播种机。


背景技术:

1、大丽花,菊科大丽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多分枝,粗壮;叶回羽状全裂,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灰绿色;头状花序大,有长花序梗,常下垂;舌状花,白色,红色,或紫色,常卵形,花期6-12月,瘦果长圆形,黑色,扁平,果期9-10月。

2、根据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213991635u,公开了一种播种装置,本方案能够在有坡度的山地实现挖土、覆土的功能,减轻了山区农民播种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播种效率,但是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缺陷,该装置在进行播种时需要人员手动取出种子后再弯腰撒入挖好的沟里,这样重复的弯腰动作会对人员的身体造成劳累和损伤,并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丽花种球自动播种机,具备播种施肥一体,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在进行播种时就无需人员弯腰撒料,自动播种节省了人力,能够根据播种的距离自主选择播种的时机,防止一处堆积过多的种子影响植物的生长,覆土板经过土沟时将开垦刀之前挖出的土再次覆盖在土沟内,从而使得大丽花种球被掩埋,无需人员手动操作,提高了实用性,大丽花种球和肥料经由两侧的导流板中间的空隙落入开垦刀在前方开垦出播种的土沟内,防止大丽花种球和肥料的落点发生偏移,提高了播种的质量和发芽率的优点。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丽花种球自动播种机,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面呈矩形对称设置有轮胎件,所述轮胎件通过转轴与支撑底板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侧边设置有支撑竖板,所述支撑竖板的侧面顶部设置有推板,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侧边设置有开垦刀,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中间对称设置有储料桶两个;

5、所述储料桶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推板的顶部设置有握把槽,所述握把槽的内壁呈等间距设置有弹簧件若干个。

6、优选的,所述支撑竖板的侧面对应握把槽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侧面设置有播种板。

7、优选的,所述播种板的顶部对应连接管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的内部底端对应连接管的位置设置有下料孔,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贯穿支撑底板插入下料槽的内部。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员需要进行播种前,首先在两个储料桶内分别放入大丽花种球和肥料,这样在播种的同时肥料也一同落入沟内,提高了播种的效率。

9、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对应连接管的位置设置有t型卡块,所述播种板的顶部对应t型卡块的位置设置有t型卡槽,所述播种板通过t型卡块卡入t型卡槽的内部与支撑底板活动连接。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员在推着装置行进时,人员在握住握把槽的同时按下连接板,通过连接板带动播种板移动,播种板的移动使得下料槽的位置发生移动,从而使得下料槽内部底端的下料孔与连接管的位置对齐,这样就使得储料桶内的大丽花种球和肥料通过连接管排出,再经由下料孔向下掉落,直至落至开垦刀挖出的沟里,当人员松开连接板后通过弹簧件的特性推动连接板进行复位,连接板则带动下料槽的位置进行复位,从而使得下料槽内部底端的下料孔再次与连接管错位,从而使得种子或肥料无法排出,这样在进行播种时就无需人员弯腰撒料,自动播种节省了人力,能够根据播种的距离自主选择播种的时机,防止一处堆积过多的种子影响植物的生长。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卡入握把槽的内部,所述弹簧件的一端焊接在握把槽的内壁,所述弹簧件的另一端焊接在连接板的侧面,连接板的底部对应开垦刀的位置设置有覆土板。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员在推着装置行进时,开垦刀在前方开垦出播种的土沟,然后人员按下连接板使得大丽花种球和肥料落入沟内,随后覆土板经过土沟时将开垦刀之前挖出的土再次覆盖在土沟内,从而使得大丽花种球被掩埋,无需人员手动操作,提高了实用性。

13、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两侧边对称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侧面对应播种板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固定条通过螺栓与支撑底板固定,所述导流板通过焊接与固定条为一体。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大丽花种球和肥料经由下料孔向下掉落时通过两侧的导流板对其进行阻挡,大丽花种球和肥料经由两侧的导流板中间的空隙落入开垦刀在前方开垦出播种的土沟内,从而防止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发生摇晃而导致大丽花种球和肥料的落点发生偏移,提高了播种的质量和发芽率。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丽花种球自动播种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当人员需要进行播种前,首先在两个储料桶内分别放入大丽花种球和肥料,这样在播种的同时肥料也一同落入沟内,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当人员在推着装置行进时,人员在握住握把槽的同时按下连接板,通过连接板带动播种板移动,播种板的移动使得下料槽的位置发生移动,从而使得下料槽内部底端的下料孔与连接管的位置对齐,这样就使得储料桶内的大丽花种球和肥料通过连接管排出,再经由下料孔向下掉落,直至落至开垦刀挖出的沟里,当人员松开连接板后通过弹簧件的特性推动连接板进行复位,连接板则带动下料槽的位置进行复位,从而使得下料槽内部底端的下料孔再次与连接管错位,从而使得种子或肥料无法排出,这样在进行播种时就无需人员弯腰撒料,自动播种节省了人力,能够根据播种的距离自主选择播种的时机,防止一处堆积过多的种子影响植物的生长。

17、2、本实用新型当人员在推着装置行进时,开垦刀在前方开垦出播种的土沟,然后人员按下连接板使得大丽花种球和肥料落入沟内,随后覆土板经过土沟时将开垦刀之前挖出的土再次覆盖在土沟内,从而使得大丽花种球被掩埋,无需人员手动操作,提高了实用性,当大丽花种球和肥料经由下料孔向下掉落时通过两侧的导流板对其进行阻挡,大丽花种球和肥料经由两侧的导流板中间的空隙落入开垦刀在前方开垦出播种的土沟内,从而防止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发生摇晃而导致大丽花种球和肥料的落点发生偏移,提高了播种的质量和发芽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大丽花种球自动播种机,包括支撑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两侧面呈矩形对称设置有轮胎件(2),所述轮胎件(2)通过转轴与支撑底板(1)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侧边设置有支撑竖板(3),所述支撑竖板(3)的侧面顶部设置有推板(4),所述支撑底板(1)的底部侧边设置有开垦刀(18),所述支撑底板(1)的顶部中间对称设置有储料桶(5)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丽花种球自动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板(10)的顶部对应连接管(6)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下料槽(11),所述下料槽(11)的内部底端对应连接管(6)的位置设置有下料孔(12),所述连接管(6)的底端贯穿支撑底板(1)插入下料槽(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丽花种球自动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底部对应连接管(6)的位置设置有t型卡块(13),所述播种板(10)的顶部对应t型卡块(13)的位置设置有t型卡槽(14),所述播种板(10)通过t型卡块(13)卡入t型卡槽(14)的内部与支撑底板(1)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丽花种球自动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8)的顶端卡入握把槽(7)的内部,所述弹簧件(9)的一端焊接在握把槽(7)的内壁,所述弹簧件(9)的另一端焊接在连接板(8)的侧面,连接板(8)的底部对应开垦刀(18)的位置设置有覆土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丽花种球自动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底部两侧边对称设置有固定条(16),所述固定条(16)的侧面对应播种板(10)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17),所述固定条(16)通过螺栓与支撑底板(1)固定,所述导流板(17)通过焊接与固定条(16)为一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植物播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丽花种球自动播种机,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面呈矩形对称设置有轮胎件,所述轮胎件通过转轴与支撑底板连接。本技术具备播种施肥一体,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在进行播种时就无需人员弯腰撒料,自动播种节省了人力,能够根据播种的距离自主选择播种的时机,防止一处堆积过多的种子影响植物的生长,覆土板经过土沟时将开垦刀之前挖出的土再次覆盖在土沟内,从而使得大丽花种球被掩埋,无需人员手动操作,提高了实用性,大丽花种球和肥料经由两侧的导流板中间的空隙落入开垦刀在前方开垦出播种的土沟内,防止大丽花种球和肥料的落点发生偏移,提高了播种的质量和发芽率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良,苏阳,王鑫,崔锦,薛冰冰,郭娇娇,张东坡,李东胜,高运茹,毕波,伊宏岩,董谦,冀慧娟,李付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