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7184发布日期:2023-10-25 17:5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城市道路市政设施的一部分,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路侧带上的行道树设施带。具体是提供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


背景技术:

1、路侧带是车行道外侧立缘石的内缘与道路红线之间的范围。路侧带一般由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绿化设施带等组成见图1所示。其中,人行道是行人通行的有效空间,行道树设施带是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条形地带。

2、行道树树池紧贴路缘石设置,正方形树池边框内距不小于1.2m,这就造成了树池尺寸常规外尺寸仅可采用1.5m*1.5m才能满足内距的要求。常规树池外尺寸加上路缘石宽度10cm是实际占用路侧带的总宽度,即1.6m,与规范要求的1.5米树池设施带相比,需将人行道侧的树池边框宽度计入人行道宽度才行。在人行道有效通行宽度不足时,需采用树池平整化措施来补充有效通行空间。对行道树池进行平整化处理的,行道树池的1/2有效宽度计入人行道宽度。

3、在实际建设中,经常出现树池整体性差造成的起拱问题,致使树池平整化难以实施,或者实施树池平整化后一段时间内脱落等问题,无法起到增加有效通行空间的目的。

4、当前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着力落实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体系。城市道路建设也越来越注重慢行系统的通行空间、安全和品质,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了满足道路整体性功能,仍存在人行道采用最小值;或有效通行宽度不足,需要进行树池平整化处理的情况。且在实际工程中也存在树池结构的整体性差,造成地面不平整,难以进行树池平整化处理的情况。故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其目的在于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树池结构的整体性差,造成地面不平整,难以进行树池平整化处理及缩减树池占用宽度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拼插式树池,紧贴人行道一侧路缘石、并沿着人行道长度方向呈一字间隔排列布置;每个所述拼插式树池均通过预制边框模块拼接构成;所述预制边框模块包括树池边框一1、树池边框二2、t3型路缘石一3三个基本单元;

4、两条所述树池边框一均垂直路缘石设置,并分别与所述t3型路缘石一中部对接,并设置一条所述树池边框二垂直支撑在两条所述树池边框一之间相互对接构成矩形拼插式树池,且树池两端的所述t3型路缘石一之间连续连接常规t3型路缘石;所述树池边框一与树池边框二的池外侧立面相互衔接对齐、且树池中的各个预制边框模块上表面与人行道路面平齐;

5、所述树池边框一、树池边框二均为长方体形的条状体,所述树池边框一在其一端的端立面预制竖向通槽一及在其另一端的池内侧立面预制竖向通槽二;所述树池边框二在其两端的端立面预制凸块一分别与两端的所述竖向通槽二嵌合连接;所述t3型路缘石一在对接面中间处预制凸块二与所述竖向通槽一等厚度并嵌合连接。

6、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其中,

7、所述树池边框一上表面长139cm、宽20cm,其一端端立面预制凹陷的上下通透的竖向通槽一,另一端池内侧立面预制凹陷的上下通透的竖向通槽二;

8、所述树池边框二上表面长为128cm、宽20cm,两端设有对应所述竖向通槽二的6cm长的凸块一凸出于其端立面,与两端的所述树池边框一的所述竖向通槽二相互嵌套连接;

9、所述t3型路缘石一为在常规t3型路缘石块对接面正中设置长*宽*高为6cm*6cm*15cm的对应所述竖向通槽一的凸块二相互嵌套连接。

10、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其中,各个对接处的衔接面之间留有1cm缝隙;所述树池边框一和树池边框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路缘石采用c40预制混凝土结构。

1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其中,每个树池铺设四块路缘石块,两端的两块路缘石块为所述t3型路缘石一;连接各个树池的所述t3型路缘石一之间的路缘石为常规t3型路缘石。

12、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其中,所述拼插式树池的外轮廓宽*长为1.4m*1.7m,树池宽*长为1.2m*1.3m。

13、此实用新型比传统常规做法减少了紧贴路缘石一侧的树池边框,相应增加了人行道的有效通行空间,并增加树池边框之间以及树池与路缘石之间的卯榫结构,以拼插及边框相互支撑的方式提高树池结构的整体性、连接强度并缩小树池宽度。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规范体系下人行道有效宽度不足的、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同时提升树池结构的整体性、抗变形形,提升含行道树设施带人行道的品质。且这种拼插式的树池边框的宽度均为20cm较常传统规树池边框更宽一些,与常规透水步道砖的长度一致,在实际实施中也可以规范铺设位置,可提高人行道的整体铺装效果。

14、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这样设置可以减少1/4的树池边框结构,真正做到了行道树设施带1.5m,整个树池位于树池设施带中,较常规做法减少了10cm,若将人行道一侧的树池边框宽度计算在人行道内,则本实用新型的行道树设施带宽度为1.3m,在均不采用树池平整化的情况下,较常规做法可为人行道可多提供20cm的有效通行空间。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卯榫结构及边框相互支撑结构为树池和路缘石提供了更好的整体性、连接强度并缩小树池宽度,为路侧带的精细化铺装提供了支持,提升了铺装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拼插式树池,紧贴人行道一侧路缘石、并沿着人行道长度方向呈一字间隔排列布置;每个所述拼插式树池均通过预制边框模块拼接构成;所述预制边框模块包括树池边框一(1)、树池边框二(2)、t3型路缘石一(3)三个基本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其特征在于,各个对接处的衔接面之间留有1cm缝隙;所述树池边框一和树池边框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路缘石采用c40预制混凝土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树池铺设四块路缘石块,两端的两块路缘石块为所述t3型路缘石一;连接各个树池的所述t3型路缘石一之间的路缘石为常规t3型路缘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插式树池的外轮廓宽*长为1.4m*1.7m,树池宽*长为1.2m*1.3m。


技术总结
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应用的拼插式树池,多个所述拼插式树池,紧贴人行道一侧路缘石、并沿着人行道长度方向呈一字间隔排列布置;每个所述拼插式树池均通过预制边框模块拼接构成;所述预制边框模块包括树池边框一1、树池边框二2、T3型路缘石一3三个基本单元;本技术的行道树设施带宽度为1.3m,在均不采用树池平整化的情况下,较常规做法可为人行道可多提供20cm的有效通行空间。于此同时,本技术的卯榫结构及相互支撑结构为树池和路缘石提供了更好的整体性、连接强度并缩小树池宽度,为路侧带的精细化铺装提供了支持,提升了铺装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潇,张涛,于培风,王晓晓,任振方,王超,衣然,朱江,杜传金,刘源,李俊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