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灌溉装置

文档序号:35437750发布日期:2023-09-13 23:0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灌溉,具体为一种智能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1、国内目前也有许多关于智能自动灌溉设备,这些设备在大型农业大棚和实验基地等地方有大量的投入,并解决的一定的水资源等系列问题。虽然喷、微灌等技术发展迅速,但农民农业作物的效益比较低,农民无力购买昂贵的节水灌溉设备,仍然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出现了畦田首尾部灌水不均匀、灌溉效率低、深层渗漏严重的问题,因此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的农业现状等问题,以至于这些设备不能在国内大量推广,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体。

2、现如今,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们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装置,这不仅投入了大量的劳动成本,还导致了大量水之源的浪费。同时,这种不灌溉方法不能很好满足作物本身的湿度、土壤肥度和光照时间需求,作物的收成也不能有好的保障,遇到干旱等天气,很容易导致作物欠收,极大的造成了资源浪费。所以我国目前急需一个可以适应国情,可以在国内大范围普及,满足农民需求的智能自动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灌溉装置,能够按照植株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进行不同肥水灌溉,把肥水定时定量直接提供给植株,实现智能控制,为植株肥水一体灌溉提供简便、省力与高效的保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包括:雨水收集器、蓄水箱、离心水泵、蓄肥箱、水肥混合箱、主管路、废液回收箱和控制器;所述雨水收集器与蓄水箱通过第一副管路连接,所述蓄肥箱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蓄肥箱通过第二副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副管路和第二副管路的末端分别与水肥混合箱的顶部连接,所述水肥混合箱的底部与主管路连接,所述废液回收箱与第三副管路连接,所述第三副管路与主管路连接,所述主管路上分布设置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有旋转喷头,所述伸缩杆内设有流量感应器,所述伸缩杆底部设有ph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4、优选的,所述第一副管路、第二副管路和第三副管路上均设有离心水泵、电磁阀和流量计。

5、优选的,所述蓄肥箱和水肥混合箱内均设有搅拌器。

6、优选的,所述智能灌溉装置还包括太阳能供电组件、led灯和支架,所述太阳能供电组件设置在支架的顶部,所述led灯设置在支架的上部,所述led灯与太阳能供电组件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蓄肥箱为2-8个。

8、优选的,所述电磁阀、旋转喷头、ph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流量感应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雨水收集器、蓄水箱、蓄肥箱和水肥混合箱,以及ph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流量感应器等电子元器件,从而达到了对植物进行定时定量智能灌溉,并通过废液回收箱将其土壤内多余的水肥进行过滤回收,节约水肥,减少灌溉成本。同事电磁阀、旋转喷头、ph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流量感应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整个灌溉过程通过控制器进行智能控制,严格控制灌溉水量,实现智能控制,为植株肥水一体灌溉提供简便、省力与高效的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器(1)、蓄水箱(2)、离心水泵(3)、蓄肥箱(4)、水肥混合箱(8)、主管路(14)、废液回收箱(15)和控制器(18);所述雨水收集器(1)与蓄水箱(2)通过第一副管路(20)连接, 所述蓄肥箱(4)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蓄肥箱(4)通过第二副管路(21)连接,所述第一副管路(20)和第二副管路(21)的末端分别与水肥混合箱(8)的顶部连接,所述水肥混合箱(8)的底部与主管路(14)连接,所述废液回收箱(15)与第三副管路(22)连接,所述第三副管路(22)与主管路(14)连接,所述主管路(14)上分布设置有多个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的顶部设有旋转喷头(10),所述伸缩杆(9)内设有流量感应器(19),所述伸缩杆(9)底部设有ph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管路(20)、第二副管路(21)和第三副管路(22)上均设有离心水泵(3)、电磁阀(6)和流量计(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肥箱(4)和水肥混合箱(8)内均设有搅拌器(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灌溉装置还包括太阳能供电组件(11)、led灯(12)和支架(13),所述太阳能供电组件(11)设置在支架(13)的顶部,所述led灯(12)设置在支架(13)的上部,所述led灯(12)与太阳能供电组件(11)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肥箱(4)为2-8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6)、旋转喷头(10)、ph传感器(16)、湿度传感器(17)、流量感应器(19)均与控制器(18)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灌溉装置,包括:雨水收集器、蓄水箱、离心水泵、蓄肥箱、水肥混合箱、主管路、废液回收箱和控制器;所述雨水收集器与蓄水箱通过第一副管路连接,所述蓄肥箱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蓄肥箱通过第二副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副管路和第二副管路的末端分别与水肥混合箱的顶部连接,所述水肥混合箱的底部与主管路连接,所述废液回收箱与第三副管路连接,所述主管路上分布设置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有旋转喷头。本技术的智能灌溉装置能够按照植株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进行不同肥水灌溉,把肥水定时定量直接提供给植株,实现智能控制,为植株肥水一体灌溉提供简便、省力与高效的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强,罗天硕,莫春梅,李紫辉,杨代忠,叶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