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精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0909发布日期:2023-11-22 20:0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大豆精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播种机,具体为大豆精量播种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大豆播种机大多通过拨料盘实现对大豆的分离,拨料盘为具有齿勺的圆盘结构,在拨料盘转动的过程中一个空置的齿勺与一个大豆对应,由此实现均匀的将大豆一一分离播种的效果,现有的拨料盘大多配有档位控制器即变速器,通过调节变速器的档位能够实现对拨料盘转速的调节,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播种机由于配备拨料盘和变速器同步配合导致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其通过伸缩杆的往复运动能够控制大豆的下落,且通过控制器控制伸缩杆的频率能够控制大豆的下落速度,由此实现精量播种。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大豆精量播种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物料斗,所述物料斗的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喉管,所述喉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分料管,所述分料管的内部滑动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分料管的输出端设置有下料管,所述滑块的表面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控制器,与伸缩杆连接且用于控制伸缩杆往复运动频率。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物料斗内部的大豆,经过喉管的导向能够落入分料管内部的滑块通孔内部,伸缩杆带动连杆运动时,连杆带动推杆运动使得推杆带动滑块运动,滑块上的通孔与下料管对准时,通孔内部的大豆从下料管中落下,且通过控制器能够控制伸缩杆的运动频率,使得均匀下料。

4、为了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播种机的行进速度精准控制大豆的播种。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行走轮和用于检测行走轮旋转速度的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给控制器提供转速信号。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转速传感器能够检测行走轮的转速,将转速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转速信号发出控制伸缩杆运行频率的信号,由此实现精量播种。

7、为了使得喉管能够对大豆进行导向。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喉管用于将物料斗内部的大豆物料沿着喉管单行线性排列,所述喉管的直径与通孔直径相等。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其中通孔的高度略大于标准大豆的直径,将在物料斗内部的大豆受到重力影响落入到喉管的内部,喉管的大豆能够将大豆线性单行排列,由此使得喉管的大豆能够逐个落入通孔中,即伸缩杆往复运动一次,对一粒大豆进行播种。

10、为了使得大豆播种能够便于掩埋。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管的底部设置有耙齿。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耙齿能够便于在播种时进行松土,同时起到掩埋大豆的效果。

13、为了使得行走轮能够给播种机提供动力。

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装置输出端的驱动轮连接。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行走轮能够给驱动装置的驱动轮连接,实现同步运动。

16、为了使得物料斗中的大豆均能够进入到喉管。

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斗的底部为逐渐收口的锥状。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物料斗底部为逐渐收口的锥状,使得物料斗中的大豆均能够下落至喉管。

19、为了使得播种效率进一步提高。

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多个物料斗,多个所述物料斗间隔均匀分布。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多个物料斗能够同时对地面进行播种,实现高效播种。



技术特征:

1.大豆精量播种机,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物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斗(2)的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喉管(3),所述喉管(3)的输出端设置有分料管(4),所述分料管(4)的内部滑动腔(5)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单个大豆的通孔(7),所述分料管(4)的输出端设置有下料管(14),所述滑块(6)的表面连接有推杆(10),所述推杆(10)远离滑块(6)的一端设置有连杆(8),所述连杆(8)上设置有伸缩杆(9),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控制器(12),与伸缩杆(9)连接且用于控制伸缩杆(9)往复运动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行走轮(11)和用于检测行走轮(11)旋转速度的转速传感器(15),所述转速传感器(15)与控制器(12)连接用于给控制器(12)提供转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豆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3)用于将物料斗(2)内部的大豆物料沿着喉管(3)单行线性排列,所述喉管(3)的直径与通孔(7)直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14)的底部设置有耙齿(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豆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11)通过皮带与驱动装置输出端的驱动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斗(2)的底部为逐渐收口的锥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多个物料斗(2),多个所述物料斗(2)间隔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播种机技术领域,大豆精量播种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物料斗,所述物料斗的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喉管,所述喉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分料管,所述分料管的内部滑动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分料管的输出端设置有下料管,所述滑块的表面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控制器,与伸缩杆连接且用于控制伸缩杆往复运动频率,其通过伸缩杆的往复运动能够控制大豆的下落,且通过控制器控制伸缩杆的频率能够控制大豆的下落速度,由此实现精量播种。

技术研发人员:孙花乔,孟小莽,赵海龙,董胜旗,张丽霞,韩江伟,何海涛,张玉强,马晓雷,韩向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市种子管理站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