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

文档序号:36680732发布日期:2024-01-16 11:1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昆虫饲养,具体涉及一种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1、东亚小花蝽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天敌昆虫,可以大量捕食蓟马、蚜虫、粉虱、叶螨等多种小型农林害虫;然而,由于目前我国东亚小花蝽人工饲养技术及经验还很不足,缺少相应的试验装置专门用于对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进行测定,导致东亚小花蝽用于自然防控的进展十分缓慢。

2、现有技术公开号cn205390042u一种东亚小花蝽饲养容器,公开了一种饲养容器,采用盒状结构作为容器本体,以盒状结构内部空间为东亚小花蝽的饲养空间,通过在盒状结构的对应两侧开设通气孔,保证饲养空间内空气对流,提供充足新鲜的氧气,通气孔内侧覆盖纱布层。该容器虽然也能够作为捕食功能测定装置进行应用,但是该装置在打开时,极易容易造成东亚小花蝽外逃。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

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顶部盖合有筒盖,筒盖的顶部分别设有投放管和纱网,投放管的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封堵板,封堵板位于投放管顶部;筒盖包括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之间转动连接,第二筒盖的外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端部与筒体外侧固定连接,投放管和纱网分别设置于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的顶部。

3、在本实用新型中,投放管相对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侧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封堵板固定于支撑杆的顶部。

4、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为弹簧。

5、在本实用新型中,封堵板的横截面为弧型,封堵板的底部与投放管的顶部重合。

6、在本实用新型中,纱网的直径为3cm。

7、在本实用新型中,投放管的直径为4cm。

8、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的内壁均与筒体外壁贴合。

9、在本实用新型中,筒体的圆周直径为5cm,高为3cm。

10、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1、1、该装置可有效观测并测定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捕食效果,为西花蓟马的自然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12、2、通过设置筒盖和封堵板,可防止东亚小花蝽和西花蓟马飞出。



技术特征:

1.一种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顶部盖合有筒盖(2),所述筒盖(2)的顶部分别设有投放管(4)和纱网(8),所述投放管(4)的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封堵板(7),所述封堵板(7)位于投放管(4)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管(4)相对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侧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封堵板(7)固定于所述支撑杆(6)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7)的横截面为弧型,所述封堵板(7)的底部与投放管(4)的顶部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8)的直径为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管(4)的直径为4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盖(201)和第二筒盖(202)的内壁均与筒体(1)外壁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圆周直径为5cm,高为3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东亚小花蝽捕食功能测定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顶部盖合有筒盖,筒盖的顶部分别设有投放管和纱网,投放管的两侧通过弹性件转动连接有封堵板,封堵板位于投放管顶部;筒盖包括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之间转动连接,第二筒盖的外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端部与筒体外侧固定连接,投放管和纱网分别设置于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的顶部。该装置可有效观测并测定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捕食效果,为西花蓟马的自然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科,朱猛蒙,王雪,李芮,迟永伟,李媛,张宁,吴小梅,南紫瑶,王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