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4755发布日期:2023-12-30 10:4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养殖,具体为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1、海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在海鲜被销售的过程中,如果海鲜死亡后,不仅售价会大幅度的降低,而且其营养价值也同时打折扣,因此,如何确保海鲜能够在销售的过程中成活的更久,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2、在海鲜被销售的过程中,大多都是放置在静态水体中,如玻璃缸;目前增氧设备大多都是通过导管连接曝气石,将氧气倒入到水的底部;这样,氧气从水的底部往上升的过程中,会由部分溶解在水中,这种方式不仅效率地下,而且只有导管位置的水中被溶入了氧气,其他位置的氧气含量还是没有办法被提高,以至于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在现有的技术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结构合理的增氧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包括用于养殖虾蟹的养殖池本体;

4、所述养殖池本体其设置的养殖腔内设有至少一根曝气管,且曝气管的一端通过气管与所述养殖腔外设置的供气装置相连接;

5、所述曝气管上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吸附机构,该吸附机构用于将曝气管可拆卸地吸附连接在养殖腔的内壁或者底部上。

6、更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盘本体、设置在吸盘本体上的吸盘压盖以及抵顶件;

7、所述吸盘压盖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吸盘本体相配合形成的空腔,所述吸盘本体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吸盘本体的一端贯穿突伸出吸盘压盖设置的过孔,且与所述抵顶件相转动连接;所述抵顶件的一端与曝气管相卡接,该抵顶件用于通过其另一端抵顶在吸盘压盖上以实现将吸盘压盖抵触在吸盘本体上并且使吸盘本体与养殖池本体之间形成负压腔。

8、更进一步的,所述抵顶件为呈n字形,所述连接杆远离吸盘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抵顶件设置的连接槽内,且通过转轴与抵顶件相铰接。

9、更进一步的,所述抵顶件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夹持结构,且吸盘压盖的远离吸盘本体的一侧通过支架连接有第二夹持结构;当抵顶件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与第二夹持结构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位置上。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与第二夹持结构均由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夹持件构成,且夹持件为呈弧形且可发生弹性形变的杆体;该夹持结构用于通过两个夹持件的相互配合将曝气管卡接在两个所述夹持件之间。

11、更进一步的,所述抵顶件的另一端设有弧形面,且弧形面位于抵顶件远离支架的一侧。

12、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抵顶件的开窗。

13、更进一步的,所述吸盘压盖其与所述吸盘本体相抵触的侧面设有环形凸部,且吸盘本体上与所述环形凸部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环形凹槽。

14、更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为微孔纳米曝气软管。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6、本方案的整体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本方案利用曝气管的设置,既能大量曝气、溶氧,又能够根据养殖池的尺寸大小进行相对应的走线调整,从而使得养殖池的每个角落均能够充斥氧气;曝气管所产生的气泡上浮流速低,与水体的接触时间长,可以迅速将氧气溶解到水体中,从而增加了水体中的含氧量,改善水质,进而保证了养殖腔内的海鲜存活率;同时,曝气管经久耐用,气体分散效果好,有利于溶氧,不易堵塞。



技术特征:

1.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包括用于养殖虾蟹的养殖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本体(1)其设置的养殖腔内设有至少一根曝气管(3),且曝气管(3)的一端通过气管与所述养殖腔外设置的供气装置(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4)包括吸盘本体(42)、设置在吸盘本体(42)上的吸盘压盖(41)以及抵顶件(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件(43)为呈n字形,所述连接杆(421)远离吸盘本体(42)的一端延伸至抵顶件(43)设置的连接槽内,且通过转轴与抵顶件(43)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件(4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夹持结构(6),且吸盘压盖(41)的远离吸盘本体(42)的一侧通过支架(411)连接有第二夹持结构(5);当抵顶件(43)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结构(6)与第二夹持结构(5)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6)与第二夹持结构(5)均由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夹持件构成,且夹持件为呈弧形且可发生弹性形变的杆体;该夹持结构用于通过两个夹持件的相互配合将曝气管(3)卡接在两个所述夹持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件(43)的另一端设有弧形面,且弧形面位于抵顶件(43)远离支架(41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11)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抵顶件(43)的开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压盖(41)其与所述吸盘本体(42)相抵触的侧面设有环形凸部(413),且吸盘本体(42)上与所述环形凸部(41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环形凹槽(4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3)为微孔纳米曝气软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虾蟹养殖池增氧装置,养殖池本体其设置的养殖腔内设有至少一根曝气管,且曝气管的一端通过气管与养殖腔外设置的供气装置相连接;曝气管上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吸附机构,该吸附机构用于将曝气管可拆卸地吸附连接在养殖腔的内壁或者底部上;本方案的整体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本方案利用曝气管的设置,既能大量曝气、溶氧,又能够根据养殖池的尺寸大小进行相对应的走线调整,从而使得养殖池的每个角落均能够充斥氧气;曝气管所产生的气泡上浮流速低,与水体的接触时间长,可以迅速将氧气溶解到水体中,从而增加了水体中的含氧量,改善水质,进而保证了养殖腔内的海鲜存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游永厚,钟丽平,陈小龙,陈科,刘凯,王帅,林顺杰,陈洪涛,陈体煌,郑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朴朴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