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7493发布日期:2024-01-06 23:0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立体保种和繁育装置的,尤其是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


背景技术:

1、红螯螯虾( 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名澳洲淡水龙虾,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螯虾,具有生长快、规格大、可食比例高、肉质口感好等特点,是继罗氏沼虾、小龙虾后的又一新兴养殖品种。目前,红螯螯虾苗种的规模化人工繁育除海南等热带地区外,均为建设保种繁育车间(温室),内建长方形水泥池作为亲虾培育池、交配池和育苗池等设施,越冬保种与繁育车间均为单层的水泥池,设施基建投资较大,利用率低,人工繁育效益较低。单层的水泥池限制了其保种与繁育规模,需建设大量的室内水泥池,大大提高了红螯螯虾苗种的人工繁育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的是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红螯螯虾育苗基建投资大、育苗效益低的问题。通过立体保种和繁育装置的使用,可大大提高不同养殖规模红螯螯虾繁育场设施的利用率,降低苗种的人工繁育成本,将红螯螯虾保种和繁育量提高100%以上;本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主要具有4种用途:亲虾越冬保种、家系保种与构建、抱卵虾孵育、种虾交配。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包括底部支架、框架、不锈钢网箱、水泥池和水处理池;所述的底部支架、框架、不锈钢网箱均设置在水泥池内,所述的框架放置在底部支架上,所述的不锈钢网箱以抽屉形式插设在框架内;所述的水泥池底部一端设置排水口,所述的水泥池远离排水口的一侧设置水处理池,所述的水处理池与水泥池通过管路连通。

3、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部支架包括横向支撑杆和立柱;所述的横向支撑杆的下端通过立柱支撑固定,所述的横向支撑杆上放置框架。

4、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部支架包括若干支柱和滚轮,所述的支柱上端与框架底部连接,所述的支柱的下端安装滚轮。

5、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不锈钢网箱为四周网状结构,所述的不锈钢网箱上端设置开合门。

6、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不锈钢网箱内底部一侧设置食台。

7、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不锈钢网箱内四周侧壁上设置隐蔽物。

8、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泥池底部向排水口一侧倾斜设置。

9、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泥池两条长边上端安装2条气管,所述的气管上设置有孔洞,通过转接头及软管均安装15-30个充氧头。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红螯螯虾育苗基建投资大、育苗效益低的问题;通过立体保种和繁育装置的使用,可大大提高不同养殖规模红螯螯虾繁育场设施的利用率,降低苗种的人工繁育成本,将红螯螯虾保种和繁育量提高100%以上。



技术特征:

1.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架、框架、不锈钢网箱、水泥池和水处理池;所述的底部支架、框架、不锈钢网箱均设置在水泥池内,所述的框架放置在底部支架上,不锈钢网箱以抽屉式插设在框架内;所述的水泥池底部一端设置排水口,所述的水泥池远离排水口的一侧设置水处理池,所述的水处理池与水泥池通过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架包括横向支撑杆和立柱;所述的横向支撑杆的下端通过立柱支撑固定,所述的横向支撑杆上放置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架包括若干支柱和滚轮,所述的支柱上端与框架底部连接,所述的支柱的下端安装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网箱为四周网状结构,所述的不锈钢网箱上端设置开合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网箱内底部一侧设置食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网箱内四周侧壁上放置隐蔽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池底部向排水口一侧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池两条长边上端安装2条气管,所述的气管上设置有孔洞,通过转接头及软管均安装15-30个充氧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立体保种和繁育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其包括底部支架、框架、不锈钢网箱、水泥池和水处理池;水泥池内底部放置底部支架,框架放置在底部支架上,不锈钢网箱插设在框架内;水泥池底部一端设置排水口,水泥池底部另一端设置水处理池。该红螯螯虾立体保种与繁育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红螯螯虾育苗基建投资大、育苗效益低的问题。通过立体保种和繁育装置的使用,可大大提高不同养殖规模红螯螯虾繁育场设施的利用率,降低苗种人工繁育成本,将红螯螯虾保种和繁育量提高100%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枰,刘士力,迟美丽,程顺,郑建波,李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