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9031发布日期:2023-11-23 04:5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鱼线纺车轮,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


背景技术:

1、纺车轮是一种常见的鱼竿轮,在湖泊、水池等水域垂钓时被钓鱼爱好者大量使用,纺车轮在使用中和其他绕线轮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摇轮绕线时线杯固定不动,利用线挡的旋转将钓线缠绕在线杯上。

2、现有的主体和主盖在装配齿盘时需要先安装单向轴承,齿盘两端的出轴分别穿过主体和主盖的单向轴承内圈,单向轴承又有内圈,外圈,滚动体组成,装配比较繁琐,容易误装、漏装,影响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且纺车轮形体结构比较紧凑和小巧,单向轴承又是标准件,内圈外圈的尺寸是固定的,进而限制了齿盘轴径的大小,齿盘轴径的大小又影响纺车轮的使用寿命、耐久性和承载力,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单向轴承装配繁琐,且会齿盘轴径的大小影响纺车轮的使用寿命、耐久性和承载力的问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包括纺车轮主体,所述纺车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纺车轮头部,所述纺车轮头部的前侧卡合连接有纺车轮盖板,所述纺车轮头部和纺车轮盖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控制机构,所述转动控制机构包括齿盘、齿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齿盘的轴中心处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齿柱,所述齿柱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纺车轮头部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传递机构。

4、优选的,所述纺车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持部。

5、优选的,所述纺车轮头部的前侧开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边沿处设置有安装槽。

6、优选的,所述纺车轮盖板与纺车轮头部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和安装槽卡合的配合台阶,所述配合台阶的前壁处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柱,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还设置有穴座二,所述穴座二内嵌设有第二保持部。

7、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前壁处开设有两个用于和限位柱配合的限位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还设置有穴座一,且所述穴座一与穴座二的结构一致,所述穴座一内设置有凹槽和楔形卡槽,所述穴座一内嵌设有第一保持部,且所述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结构一致。

8、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持部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保持部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部。

9、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持部包括保持架、通槽、滚柱和y形架,所述保持架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槽,若干个通槽内均设置有滚柱和y形架,且所述滚柱和y形架抵接。

10、优选的,所述转动传递机构的左端依次贯穿固定板和限位板并与齿盘啮合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纺车轮轮座没有单向轴承的金属外圈及内圈,通过将单向轴承的内圈集成在转动控制机构上,外圈集成在纺车轮头部和纺车轮盖板内替代单向轴承,减轻纺车轮轮座的重量,纺车轮头部和纺车轮盖板上设置的自转体穴座一和穴座二,增大齿柱的轴径,组装方便,产品轻量化,结构更紧凑,使用寿命更长,承载力更大。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纺车轮主体(1),所述纺车轮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纺车轮头部(2),所述纺车轮头部(2)的前侧卡合连接有纺车轮盖板(3),所述纺车轮头部(2)和纺车轮盖板(3)之间设置有转动控制机构(4),所述转动控制机构(4)包括齿盘(401)、齿柱(402)、第一连接部(403)和第二连接部(404),所述齿盘(401)的轴中心处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齿柱(402),所述齿柱(40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部(403)和第二连接部(404),所述纺车轮头部(2)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传递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纺车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01),所述底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持部(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纺车轮头部(2)的前侧开设有第一容置腔(201),所述第一容置腔(201)的边沿处设置有安装槽(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纺车轮盖板(3)与纺车轮头部(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置腔(301),所述第二容置腔(301)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和安装槽(202)卡合的配合台阶(302),所述配合台阶(302)的前壁处上下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柱(303),所述第二容置腔(301)内还设置有穴座二(304),所述穴座二(304)内嵌设有第二保持部(3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02)的前壁处开设有两个用于和限位柱(303)配合的限位孔(203),所述第一容置腔(201)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4),所述第一容置腔(201)内还设置有穴座一(205),且所述穴座一(205)与穴座二(304)的结构一致,所述穴座一(205)内设置有凹槽(2051)和楔形卡槽(2052),所述穴座一(205)内嵌设有第一保持部(206),且所述第一保持部(206)与第二保持部(305)结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部(206)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部(404),所述第二保持部(305)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部(40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部(305)包括保持架(3051)、通槽(3052)、滚柱(3053)和y形架(3054),所述保持架(3051)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槽(3052),若干个通槽(3052)内均设置有滚柱(3053)和y形架(3054),且所述滚柱(3053)和y形架(3054)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传递机构(6)的左端依次贯穿固定板(5)和限位板(204)并与齿盘(401)啮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纺车轮轮座,涉及鱼线纺车轮技术领域,包括纺车轮主体,所述纺车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纺车轮头部,所述纺车轮头部的前侧卡合连接有纺车轮盖板,所述纺车轮头部和纺车轮盖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控制机构,所述转动控制机构包括齿盘、齿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齿柱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纺车轮头部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传递机构。通过将单向轴承的内圈集成在转动控制机构上,外圈集成在纺车轮头部和纺车轮盖板内替代单向轴承,减轻纺车轮轮座的重量,组装方便,产品轻量化,结构更紧凑,使用寿命更长,承载力更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勤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勤添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