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2874发布日期:2024-04-18 11:44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施,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大棚。


背景技术:

1、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不断的革新,新的大棚类型及覆盖方式也将不断出现,当前应用的大棚,依其建造所用的材料的不同,其棚型结构可分为竹木结构、钢材结构和竹木、钢材、水泥构件等多种材料的混合结构。

2、竹木结构的大棚由于采用竹木进行搭建,竹木易腐烂,导致竹木结构的大棚使用寿命短,结构也不稳定。钢材结构和混合结构的大棚虽然使用寿命长,但是该结构复杂,导致大棚组装搭建的工艺也十分复杂,成本高,也不易进行拆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大棚,该大棚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可以实现模块化安装,使得安装以及拆卸十分便利。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模块化大棚,包括多个沿着横向方向排列的支撑单元以及用于连接多个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连接机构;其中,

4、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两个沿着纵向分布的立柱、设置在两个立柱顶部之间的第一支撑连接单元;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单元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立柱连接。

5、上述模块化大棚的工作原理是:

6、在安装时,首先将第一支撑连接单元组装在两个立柱之间,使得第一支撑连接单元与两个立柱形成一个模块,待所有支撑单元组装完毕后;两个施工人员分别扶起支撑单元的两个立柱,将立柱安装到地面垫层的预埋件上,依照顺序将所有的支撑单元安装固定到预埋件上,然后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将所有的第一支撑连接单元进行连接固定,完成大棚的搭建。

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单元设置有多排,多排所述支撑单元在纵向方向上并列设置。上述结构中,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沿着纵向方向排列多排支撑单元,使得支撑单元的布局更加合理,提高了大棚结构的稳定性。

8、优选地,相邻两排支撑单元之间设有一排第二支撑连接单元,每排第二支撑连接单元与每排支撑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撑连接单元的一端与其中一排支撑单元的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另一排支撑单元的立柱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第一支撑连接单元与第二支撑连接单元可以共同连接在一个立柱上,保证大棚结构的稳定,同时,可以减小立柱的布设数量,节约了成本。

9、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单元与第二支撑连接单元均包括水平固定杆、第一三角杆以及支撑杆组,所述水平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相邻且纵向分布的立柱上,所述支撑杆组位于水平固定杆与第一三角杆之间;所述支撑杆组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三角杆连接,所述支撑杆组的下端与所述水平固定杆连接。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使得第一支撑连接单元与第二支撑连接单元的结构变得更加稳定。

10、优选地,每排立柱的顶部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槽。通过设置排水槽,便于排水。

11、优选地,所述第一三角杆的端部通过固定片固定在排水槽的侧边。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支撑连接单元与第二支撑连接单元连接的稳定性,使得大棚的结构变得更加稳固。

12、优选地,所述模块化大棚还包括遮阳机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设置在排水槽上的遮阳固定架以及覆盖在所述遮阳固定架上的遮阳网。通过设置遮阳机构,可以起到遮挡太阳的效果,防止大棚顶部被阳光照射,使得大棚内部温度升高。

13、优选地,每排第二支撑连接单元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接机构均包括多条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杆,每条连接杆沿着支撑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杆与每排第一三角杆之间通过绑扎件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中,通过绑扎件固件,便于对连接杆的安装,连接杆可以使得第一三角杆与第一三角杆之间连接更加稳定,与此同时,连接杆可以对顶膜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便于布设顶膜结构。

14、优先地,在横向方向上,位于边缘的两个立柱之间设有第一支架模块;在纵向方向上,其中一个边缘上的两个立柱之间设有第二支架模块。通过设置第一支架模块和第二支架模块,进一步提高了大棚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安装时,直接对第一支架模块和第二支架模块进行安装,模块化进行组装,使得安装工艺变得更加简单。

15、优选地,所述模块化大棚还包括设置在每排第一三角杆上的顶膜结构以及设置在四周边缘立柱上的侧膜结构;其中,所述顶膜结构包括外顶膜以及内顶膜;所述侧膜结构包括外侧膜以及内侧膜。上述结构中,外顶膜铺设在第一三角杆的顶部,外顶膜两侧拉紧固定在位于排水槽上方的上卡膜槽上,通过卡箍将外顶膜卡紧在第一三角杆与连接杆上,对外顶膜起到固定作用;内顶膜铺设在第一三角杆的底部,也通过卡箍将内顶膜卡紧在第一三角杆与连接杆上,内顶膜两侧拉紧固定在位于排水槽下方的下卡膜槽上。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模块化大棚,通过设置支撑单元以及第一连接结构,使得大棚的结构非常简单,成本更加低廉;同时可以实现大棚的模块化安装;安装时,通过将所有支撑单元组装完毕后,依次将支撑单元固定到预埋件上,然后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将所有的第一支撑连接单元进行连接固定,可以完成大棚的搭建,安装工艺非常简单,同时,也便于大棚的拆卸,方便大棚的迁移。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着横向方向排列的支撑单元以及用于连接多个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连接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设置有多排,多排所述支撑单元在纵向方向上并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大棚,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支撑单元之间设有一排第二支撑连接单元,每排第二支撑连接单元与每排支撑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撑连接单元的一端与其中一排支撑单元的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另一排支撑单元的立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单元与第二支撑连接单元均包括水平固定杆、第一三角杆以及支撑杆组,所述水平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相邻且纵向分布的立柱上,所述支撑杆组位于水平固定杆与第一三角杆之间;所述支撑杆组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三角杆连接,所述支撑杆组的下端与所述水平固定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每排立柱的顶部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角杆的端部通过固定片固定在排水槽的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大棚还包括遮阳机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设置在排水槽上的遮阳固定架以及覆盖在所述遮阳固定架上的遮阳网。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每排第二支撑连接单元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接机构均包括多条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杆,每条连接杆沿着支撑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杆与每排第一三角杆之间通过绑扎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大棚,其特征在于,在横向方向上,位于边缘的两个立柱之间设有第一支架模块;在纵向方向上,其中一个边缘上的两个立柱之间设有第二支架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大棚还包括设置在每排第一三角杆上的顶膜结构以及设置在四周边缘立柱上的侧膜结构;其中,所述顶膜结构包括外顶膜以及内顶膜;所述侧膜结构包括外侧膜以及内侧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模块化大棚,包括多个沿着横向方向排列的支撑单元以及用于连接多个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一连接机构;其中,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两个沿着纵向分布的立柱、设置在两个立柱顶部之间的第一支撑连接单元;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单元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单元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立柱连接。该大棚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可以实现模块化安装,使得安装以及拆卸十分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段先云,钟更铜,卢俊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亿云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