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9823发布日期:2023-12-29 21:2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蔗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甘蔗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甘蔗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1、甘蔗是国内最重要的制糖原料,在甘蔗生产过程中,甘蔗的收获作业还是以人工收割和剥叶为主,目前国内正在大力推进甘蔗的全程机械化收获作业,其中切断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已较为成熟。

2、甘蔗的甘蔗除杂设备一般的收获顺序是先剥叶,后进行分段,在分段过后,会直接从甘蔗除杂设备的尾部“飞”出。

3、由于需要对甘蔗集中处理,因此在相关技术中,从甘蔗除杂设备“飞”出的甘蔗都是直接落到地面上的,由工人去将落在地面上的甘蔗抱出后,进行理齐后,然后进行打捆,这样存在一个优点就是方便操作,且对于地形要求较低。

4、但是,由于甘蔗是“飞”出的,是四散落在地面上的,因此人工进行整理并打捆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且为了避免甘蔗“飞”出伤人,必须等甘蔗的甘蔗除杂设备停止运行,因此整体的打捆效率就比较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甘蔗下料机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人工进行整理并打捆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且为了避免甘蔗“飞”出伤人,必须等甘蔗的甘蔗除杂设备停止运行,因此整体的打捆效率就比较低下的技术问题。

2、提供了一种甘蔗下料机构,包括:

3、接料管道,所述接料管道用于设置在甘蔗除杂机构的下料端,所述接料管道内贯穿有接料通道,所述接料通道的下端为开口结构;

4、接料平台,其设置在所述接料通道的下端,所述接料平台倾斜设置;

5、打捆支架,其具有开口朝上的打捆腔,所述打捆支架位于所述接料平台倾斜低端的一侧,并用于接受所述接料平台掉落的甘蔗。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捆支架包括支架主体以及若干开口朝上的弧形支撑条,若干所述弧形支撑条之间形成所述打捆腔,若干所述弧形支撑条沿所述接料管道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支架主体上。

7、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接料通道远离所述甘蔗除杂机构的一侧。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与所述接料管道间隔设置。

9、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两组限位机构,两组所述限位机构分别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接料管道的两侧,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接料通道下端的开口结构。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安装板、转动连接在两安装板上的转轴以及多个卡爪,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接料管道的侧壁上,多个所述卡爪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11、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以及两组驱动机构,所述支架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卡爪,两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支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机构旋转。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采用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接料管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枢转连接。

13、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甘蔗下料机构,在甘蔗除杂机构下料端设置接料管道,除杂机构尾端“飞”出的甘蔗会进入到接料通道,受接料管道的侧壁限位作用,甘蔗会从接料通道掉落在接料平台上,由于接料平台是倾斜设置的,因此甘蔗会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到打捆腔内,方便打捆或者机械手抓取。



技术特征:

1.一种甘蔗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蔗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甘蔗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甘蔗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甘蔗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甘蔗下料机构,包括接料管道、接料平台以及打捆支架,所述接料管道用于设置在甘蔗除杂机构的下料端,所述接料管道内贯穿有接料通道,所述接料通道的下端为开口结构;接料平台设置在所述接料通道的下端,所述接料平台倾斜设置;打捆支架具有开口朝上的打捆腔,所述打捆支架位于所述接料平台倾斜低端的一侧,并用于接受所述接料平台掉落的甘蔗。该甘蔗下料机构在甘蔗除杂机构下料端设置接料管道,除杂机构尾端“飞”出的甘蔗会进入到接料通道,受接料管道的侧壁限位作用,甘蔗会从接料通道掉落在接料平台上,由于接料平台是倾斜设置的,因此甘蔗会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到打捆腔内,方便打捆或者机械手抓取。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华,夏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利汇智能农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