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及茎穗兼收喂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9425发布日期:2024-02-09 12:2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及茎穗兼收喂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玉米收获机,具体涉及一种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及茎穗兼收喂入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茎穗兼收喂入装置的夹持喂入链条一种为普通链条带拨指结构,此结构链条容易将茎秆夹断。另外一种为普通链条,但是普通链条夹持能力弱,在作业时候,影响整机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及茎穗兼收喂入装置。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普通链条夹持能力弱的问题,又可同时避免链条容易将茎秆夹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包括拨禾喂入部和茎秆夹持部,所述拨禾喂入部包括一对设置在拨禾机架上的拨禾链,所述茎秆夹持部包括一对并列设置在夹持机架上的夹持链,各所述夹持链由多个依次在首尾转动连接的链板组成,各所述链板在外侧的首、尾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凸齿,两个所述的凸齿之间形成凹槽,两条所述夹持链上对应的所述凹槽相对设置。

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两条夹持链上对应的一对凹槽可形成从两侧合围秸秆的环抱结构,从而便于对秸秆的限位和输送。

5、进一步的,在一个所述夹持机架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排链条限位轮,或者,在两个所述夹持机架上沿着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排链条限位轮,各所述链条限位轮的周壁压接所述夹持链,用于在所述夹持链上形成向两个所述夹持链之间凸出的凸起;各所述链条限位轮安装在间隙调整结构上,用于调整所述凸起的高度。

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夹持机架上设置链条限位轮,可以间断的缩小夹持链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适当的增加夹持链对茎秆的夹持力度,而不会因夹持力度过大导致茎秆被夹断。而调节凸起的高度,即可达到调节夹持链之间间隙的目的。

7、具体的,所述间隙调整结构包括一排与所述夹持链倾斜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一排安装孔是倾斜设置,安装在不同的孔位中,就可以方便的调节凸起的高度,从而达到调节夹持链间隙的目的。当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时,即可以达到安装链条限位轮的基本要求。

9、具体的,各所述链条限位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或者,各所述链条限位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优选的为转动安装,可以降低链条限位轮和夹持链之间的摩擦,减少部件的损耗。

10、进一步的,在两个所述夹持机架上沿着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排链条限位轮,两排链条限位轮交错设置。

1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两排链条限位轮的交错设置可以让凸起分布的更为均匀,从而避免因为凸起过于集中,导致夹持链在局部间距过小。

12、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持链同步运行。

1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确保链条限位轮所形成的凸起在夹持链的运转过程中保持均匀分布。

14、具体的,各排链条限位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15、优选的,各所述内凸齿等高设置。

16、优选的,各所述外凸齿等高设置。

17、优选的,各所述链条限位轮对所述夹持链形成的凸起等高设置。

18、具体的,各所述夹持链由多个依次交替的在首尾转动连接的内链板和外链板组成;

19、各所述内链板在外侧的首、尾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内凸齿,两个所述的内凸齿之间形成内齿凹槽,两条所述夹持链上对应的所述内齿凹槽相对设置,所述内齿凹槽为弧形的槽或平直的槽;

20、各所述外链板在外侧的首、尾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外凸齿,两个所述的外凸齿之间形成外齿凹槽,两条所述夹持链上对应的所述外齿凹槽相对设置,所述外齿凹槽为弧形的槽或平直的槽,所述外齿凹槽为弧形的槽或平直的槽;

21、所述内齿凹槽和所述外齿凹槽的结构相同或不同。

22、可选的,所述内齿凹槽和所述外齿凹槽均为平直形。

2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装置对茎秆具有良好的抛送效果。

24、优选的,所述内齿凹槽和所述外齿凹槽均为圆弧形。

2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装置对茎秆的喂入夹持不易发生夹断的问题,且具有较好的抛送效果。

26、更优选的,所述内齿凹槽为圆弧形,且所述外齿凹槽为平直形。

2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装置对茎秆的喂入和抛送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28、更优选的,所述内齿凹槽为平直形,且所述外齿凹槽为圆弧形。

2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装置对茎秆的喂入和抛送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3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茎穗兼收喂入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个所述的茎穗兼收喂入单元。

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持机架上设置链条限位轮,适当的缩小夹持链之间的距离,从而在适当的增加夹持链对茎秆的夹持力度的情况下,同时避免茎秆被夹断的风险,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包括拨禾喂入部和茎秆夹持部,所述拨禾喂入部包括一对设置在拨禾机架(1)上的拨禾链(2),所述茎秆夹持部包括一对并列设置在夹持机架(3)上的夹持链(4),各所述夹持链(4)由多个依次在首尾转动连接的链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链板在外侧的首、尾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凸齿,两个所述的凸齿之间形成凹槽,两条所述夹持链(4)上对应的所述凹槽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夹持机架(3)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排链条限位轮(5),或者,在两个所述夹持机架(3)上沿着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排链条限位轮(5),各所述链条限位轮(5)的周壁压接所述夹持链(4),用于在所述夹持链(4)上形成向两个所述夹持链(4)之间凸出的凸起;各所述链条限位轮(5)安装在间隙调整结构上,用于调整所述凸起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结构包括一排与所述夹持链(4)倾斜设置的安装孔(6),所述安装孔(6)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链条限位轮(5)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6)处,或者,各所述链条限位轮(5)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6)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夹持机架(3)上沿着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排链条限位轮(5),两排链条限位轮(5)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链(4)同步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链条限位轮(5)对所述夹持链(4)形成的凸起等高设置。

10.一种茎穗兼收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个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茎穗兼收喂入单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玉米收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及茎穗兼收喂入装置。该茎穗兼收喂入单元包括拨禾喂入部和茎秆夹持部,所述拨禾喂入部包括一对设置在拨禾机架上的拨禾链,所述茎秆夹持部包括一对并列设置在夹持机架上的夹持链,各所述夹持链由多个依次在首尾转动连接的链板组成,各所述链板在外侧的首、尾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凸齿,两个所述的凸齿之间形成凹槽,两条所述夹持链上对应的所述凹槽相对设置。基于本技术的链板的结构设置,两条夹持链上对应的一对凹槽可形成从两侧合围秸秆的环抱结构,从而便于对秸秆的限位和输送。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刚,孙友谊,赵霈,王文善,郭连峰,赵雅琪,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