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飞行习性智能鉴定蚊蝇种类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28855发布日期:2024-02-26 16:2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飞行习性智能鉴定蚊蝇种类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蚊蝇鉴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飞行习性智能鉴定蚊蝇种类的装置。


背景技术:

1、由于蚊蝇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蚊蝇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在防治及生物学研究中,通常需要对某一区域的蚊蝇种类进行鉴定。目前所采用的鉴定方案通常包括有两种:

2、1、专家人工鉴别:专家把待鉴定的蚊蝇样本制成标本,把蚊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再通过《中国蚊虫检索表》和《中国常见蝇类检索表》所记载的内容来进行鉴定。专家鉴定需要现场工作人员捕获到相关的蚊蝇样本后提供给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的专家们,虽然专家鉴定较为权威,但是完全依赖于人,而且鉴定效率较低。

3、2、蚊虫智能检测,其原理是通过在需要监测蚊虫的区域内放置基站节点,利用射频信号收集目标区域内蚊虫的生物声音,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加工、识别,最终确定目标区域内蚊虫的数量、种类以及密度的同时,预测和预警蚊虫的活动范围和时间,进而制定更科学的防治策略。蚊虫智能监测是通过图像鉴定蚊蝇种类的,图像是属于平面特征,不能完全表达物种的所有特征,若忽略物种间的关键特征,鉴定结果就不准确,影响后续对环境保护的选取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飞行习性智能鉴定蚊蝇种类的装置,能够降低鉴定专业技术要求依赖和工作难度,减少了重复性工作,快速获得鉴定结果,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飞行习性智能鉴定蚊蝇种类的装置,能够实现鉴定结果的唯一性,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率。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飞行习性智能鉴定蚊蝇种类的装置,包括有诱捕识别模块、图像识别模块、负压发生模块,所述诱捕识别模块、图像识别模块、负压发生模块依次连接,诱捕识别模块的前端还设置有诱捕入口。

5、进一步地,所述诱捕识别模块包括有激光雷达、诱捕及振翅识别区域、诱捕剂,所述激光雷达安装诱捕及振翅识别区域的侧边,所述诱捕剂放置在诱捕及振翅识别区域内。

6、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识别模块包括有高速相机、图像识别区域,所述高速相机设置在图像识别区域的侧边。

7、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识别区域与负压发生模块之间还设置有样本存放区域,所述负压发生模块、样本存放区域、图像识别区域、诱捕及振翅识别区域依次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发生模块可采用负压发生器。

9、进一步地,所述诱捕及振翅识别区域、图像识别区域、样本存放区域的交接处,以及诱捕入口上均设置有单向阀门,避免蚊蝇逃逸。

10、进一步地,所述样本存放区域与负压发生模块之间还设置有过滤网。

11、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有数据采集腔体、数据采集雷达、采集负压风扇、采集隔离网,所述数据采集雷达安装在数据采集腔体的侧边,所述数据采集腔体的一端设置有采集入口,采集负压风扇安装在数据采集腔体远离采集入口的一端,且采集隔离网设置在数据采集腔体与采集负压风扇之间。在本申请中,数据采集模块能够大量采用蚊蝇样本的飞行习性数据,形成数据库;具体为:通过采集负压风扇将各种蚊蝇吸入到数据采集腔体内,通过雷达采集数据采集腔体内的各种蚊蝇的飞行习性数据,形成蚊蝇飞行习性数据库。

12、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在鉴定蚊蝇时,通过诱捕剂将蚊蝇从诱捕入口诱捕到诱捕及振翅识别区域,在诱捕及振翅识别区域诱捕、吸引蚊蝇样本的过程中,通过雷达监测获得蚊蝇样本的飞行习性数据;然后再通过负压发生模块将蚊蝇吸入到图像识别区域,在图像识别区域内通过高速相机采集蚊蝇的飞行姿态;依据蚊蝇的飞行习性数据和飞行姿态数据判断蚊蝇的种类。

13、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先通过建立蚊蝇飞行习性数据库,根据采集的蚊蝇飞行习性鉴别蚊蝇的种类,即可降低鉴定专业技术要求依赖和工作难度,减少了重复性工作,快速获得鉴定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够实现鉴定结果的唯一性,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飞行习性智能鉴定蚊蝇种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诱捕识别模块、图像识别模块、负压发生模块,所述诱捕识别模块、图像识别模块、负压发生模块依次连接,诱捕识别模块的前端还设置有诱捕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习性智能鉴定蚊蝇种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识别区域与负压发生模块之间还设置有样本存放区域,所述负压发生模块、样本存放区域、图像识别区域、诱捕及振翅识别区域依次连通;所述诱捕及振翅识别区域、图像识别区域、样本存放区域的交接处,以及诱捕入口上均设置有单向阀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习性智能鉴定蚊蝇种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存放区域与负压发生模块之间还设置有过滤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行习性智能鉴定蚊蝇种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有数据采集腔体、数据采集雷达、采集负压风扇、采集隔离网,所述数据采集雷达安装在数据采集腔体的侧边,所述数据采集腔体的一端设置有采集入口,采集负压风扇安装在数据采集腔体远离采集入口的一端,且采集隔离网设置在数据采集腔体与采集负压风扇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飞行习性智能鉴定蚊蝇种类的装置,属于蚊蝇鉴定领域。包括有诱捕识别模块、图像识别模块、负压发生模块,所述诱捕识别模块、图像识别模块、负压发生模块依次连接,诱捕识别模块的前端还设置有诱捕入口。本技术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建立蚊蝇飞行习性数据库,基于微多普勒原理,根据采集的蚊蝇飞行习性鉴别蚊蝇的种类,即可降低鉴定专业技术要求依赖和工作难度,减少了重复性工作,快速获得鉴定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够实现鉴定结果的唯一性,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率。

技术研发人员:吕玉峰,夏贵勇,韩晶,陈艳,杨宇,乔彩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