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5970发布日期:2024-01-16 11:2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监控装置,具体为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1、白蚁防治包括白蚁预防及白蚁灭治等,定期检查长期堆放不动的物品,看是否有白蚁危害长期堆放不动的物品常常会引起白蚁危害,通常会采用监控装置,对堆放区域进行观察操作。

2、目前,专利号为cn201320265485.8,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蚁防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防治白蚁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不受污染的可监控白蚁防治装置,包括外壳(4)和饵条(7),外壳(4)上设有白蚁入口(5)和顶盖(1),饵条(7)上设有监控电路(8),顶盖(1)上方设有监控器(2),饵条(7)被白蚁啃吃后监控电路(8)控制监控器(2)发出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监控白蚁防治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白蚁防治装置,经检查若发现白蚁需将木条全部取出,来更换毒饵,影响白蚁群体活动的缺陷。以解决现有白蚁防治中适用面和更换毒饵操作不便,容易影响,白蚁群体活动而导致防治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为单向固定,不便于位移操作,使得监控性能下降;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为单向固定,不便于位移操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包括定位环板,所述定位环板的上端设有前置防晃球,所述前置防晃球的外侧设有延伸诱导组件,所述延伸诱导组件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延伸诱导组件环绕所述前置防晃球的外侧设置,所述定位环板的下端设有后置定位组件。

3、通过采用延伸诱导组件,可以模拟实际环境中的木梁与隔板,便于白蚁进行爬行,通过多组的诱导仓与诱导器,可以对白蚁进行诱导进入,也可以根据环境往诱导仓的内部放入食物等,从而增加诱导性,采用视觉监测端与前置监控端,可以进行专项定点监测与环向监测,增加检测角度,提升检测性能,根据转向的需要,利用旋转端,可以进行转动调节,增加调节的灵活性,提升整体的监控性能。

4、进一步地,延伸诱导组件包括延伸钢丝绳与诱导仓,所述诱导仓设有多组,多组所述诱导仓沿所述延伸钢丝绳上线性排列,所述诱导仓上具有进入孔,所述诱导仓的外侧开设有散味槽,采用散味槽,可以使得气味快速的流动增加诱导性。

5、进一步地,诱导仓的下端设有诱导器,所述延伸钢丝绳的外壁涂覆有耐磨涂层,所述散味槽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散味槽环绕所述诱导仓的外侧,通过多组的诱导仓与诱导器,可以对白蚁进行诱导进入。

6、进一步地,后置定位组件包括弹性球套、卡接架与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在所述弹性球套的中部,所述卡接架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卡接架环绕在所述弹性球套的上端外侧,所述卡接架的中部设有卡孔,所述弹性球套的外壁涂覆有防腐涂层,根据监控装置的安装需求,可以通过限位环与卡接架,进行分布安装,适合连接在角落与狭角处,增加连接稳定性。

7、进一步地,定位环板的外端设有监控器,所述监控器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监控器环绕所述定位环板的外端设置,所述监控器的外侧套设有保护套,所述监控器的内部设有无线信息传输模块,采用视觉监测端与前置监控端,可以进行专项定点监测与环向监测,增加检测角度,提升检测性能。

8、进一步地,前置防晃球的端部设有前置监控端,所述前置监控端的中间设有视觉监测端,所述视觉监测端的内部设有视觉监控器,采用视觉监测端与前置监控端,可以进行专项定点监测与环向监测,增加检测角度,提升检测性能。

9、进一步地,前置防晃球与所述定位环板的之间设有旋转端,所述前置防晃球通过所述旋转端与所述定位环板旋转连接,所述旋转端的内部设有驱动器,利用旋转端,可以进行转动调节,增加调节的灵活性,提升整体的监控性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延伸诱导组件,可以模拟实际环境中的木梁与隔板,便于白蚁进行爬行,通过多组的诱导仓与诱导器,可以对白蚁进行诱导进入,也可以根据环境往诱导仓的内部放入食物等,从而增加诱导性,采用视觉监测端与前置监控端,可以进行专项定点监测与环向监测,增加检测角度,提升检测性能,根据转向的需要,利用旋转端,可以进行转动调节,增加调节的灵活性,提升整体的监控性能。

12、2、通过根据监控装置的安装需求,可以通过限位环与卡接架,进行分布安装,适合连接在角落与狭角处,增加连接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包括定位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板的上端设有前置防晃球,所述前置防晃球的外侧设有延伸诱导组件,所述延伸诱导组件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延伸诱导组件环绕所述前置防晃球的外侧设置,所述定位环板的下端设有后置定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诱导组件包括延伸钢丝绳与诱导仓,所述诱导仓设有多组,多组所述诱导仓沿所述延伸钢丝绳上线性排列,所述诱导仓上具有进入孔,所述诱导仓的外侧开设有散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仓的下端设有诱导器,所述延伸钢丝绳的外壁涂覆有耐磨涂层,所述散味槽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散味槽环绕所述诱导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定位组件包括弹性球套、卡接架与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在所述弹性球套的中部,所述卡接架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卡接架环绕在所述弹性球套的上端外侧,所述卡接架的中部设有卡孔,所述弹性球套的外壁涂覆有防腐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板的外端设有监控器,所述监控器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监控器环绕所述定位环板的外端设置,所述监控器的外侧套设有保护套,所述监控器的内部设有无线信息传输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防晃球的端部设有前置监控端,所述前置监控端的中间设有视觉监测端,所述视觉监测端的内部设有视觉监控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防晃球与所述定位环板的之间设有旋转端,所述前置防晃球通过所述旋转端与所述定位环板旋转连接,所述旋转端的内部设有驱动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涉及监控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白蚁防治可监控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为单向固定,不便于位移操作,使得监控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定位环板,定位环板的上端设有前置防晃球,前置防晃球的外侧设有延伸诱导组件,延伸诱导组件设有多组,多组延伸诱导组件环绕前置防晃球的外侧设置,定位环板的下端设有后置定位组件,通过采用延伸诱导组件,可以模拟实际环境中的木梁与隔板,便于白蚁进行爬行,通过多组的诱导仓与诱导器,可以对白蚁进行诱导进入,也可以根据环境往诱导仓的内部放入食物等,从而增加诱导性,采用视觉监测端与前置监控端,可以进行专项定点监测与环向监测,提升整体的监控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程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莆田市特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