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混养网箱

文档序号:37660722发布日期:2024-04-18 20:34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混养网箱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的,具体为一种生态混养网箱。


背景技术:

1、香螺养殖地区较少,主要通过野外捕捞获得,而海参、海胆的养殖方法单一。传统海参养殖都是自然海区圈养或滩涂参池养殖等,海胆、海螺则是采用笼养。弊端为耗资巨大、适合养殖的自然资源贫乏、破坏自然环境、操作不方便等。这种单一养殖的方式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分层生态养殖箱,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生态混养网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距离底面三分之一处横置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上表面以及箱体内壁上均垂直设有若干个竖隔板,所述竖隔板上且在箱体内壁上端设有滑轨,所述箱体顶端一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折叠顶盖,所述折叠顶盖远离转轴的一端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箱体一侧靠近底面位于横隔板下方设有下层开门,每个所述竖隔板上以及箱体的一侧内壁位于横隔板上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箱体位于下层开门处的外壁以及横隔板下表面均开设有方形通孔。

4、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与横隔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竖隔板与横隔板及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侧壁上开设的圆形通孔位于滑轨下方。

5、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顶盖中间活动连接有滚轴,所述箱体顶部开口处的侧壁安装有顶盖自锁装置,所述顶盖自锁装置与折叠顶盖配合使用。

6、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顶盖与滑轨相连的一端中部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折叠顶盖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开门一端均设有下层门自锁装置且位于箱体外壁上,所述下层开门靠近下层门自锁装置处设有下层门把手。

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整体呈梯形设置,且所述箱体的棱角处设置为弧面。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实用,便于近海养殖,且充分利用养殖生物的食物链,使养殖模式高效节能。

10、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混养网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距离底面三分之一处横置设有横隔板(3),所述横隔板(3)上表面以及箱体(1)内壁上均垂直设有若干个竖隔板(2),所述竖隔板(2)上且在箱体(1)内壁上端设有滑轨(73),所述箱体(1)顶端一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折叠顶盖(7),所述折叠顶盖(7)远离转轴的一端与滑轨(73)滑动连接,所述箱体(1)一侧靠近底面位于横隔板(3)下方设有下层开门(6),每个所述竖隔板(2)上以及箱体(1)的一侧内壁位于横隔板(3)上均开设有圆形通孔(4),所述箱体(1)位于下层开门(6)处的外壁以及横隔板(3)下表面均开设有方形通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混养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与横隔板(3)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竖隔板(2)与横隔板(3)及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侧壁上开设的圆形通孔(4)位于滑轨(73)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混养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顶盖(7)中间活动连接有滚轴(75),所述箱体(1)顶部开口处的侧壁安装有顶盖自锁装置(74),所述顶盖自锁装置(74)与折叠顶盖(7)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混养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顶盖(7)与滑轨(73)相连的一端中部设有把手(72),所述把手(72)与折叠顶盖(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混养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开门(6)一端均设有下层门自锁装置(61)且位于箱体(1)外壁上,所述下层开门(6)靠近下层门自锁装置(61)处设有下层门把手(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混养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整体呈梯形设置,且所述箱体(1)的棱角处设置为弧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混养网箱,包括箱体,箱体内壁距离底面三分之一处横置设有横隔板,横隔板上表面以及箱体内壁上均垂直设有若干个竖隔板,竖隔板上且在箱体内壁上端设有滑轨,箱体顶端一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折叠顶盖,折叠顶盖远离转轴的一端与滑轨滑动连接,箱体一侧靠近底面位于横隔板下方设有下层开门,横隔板上的箱体侧壁及竖隔板上均设有圆形通孔,下层开门两侧及横隔板下均设有方形通孔,本技术结构简洁实用,便于近海养殖,且充分利用养殖生物的食物链,使养殖模式高效节能。

技术研发人员:赵晞临,郝振林,丁君,王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