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鱼养殖池

文档序号:36941696发布日期:2024-02-07 12:0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鱼养殖池

本技术涉及金鱼养殖,尤其涉及一种金鱼养殖池。


背景技术:

1、目前金鱼养殖池主要有土塘、水泥池、玻璃钢鱼槽和玻璃水族箱。土塘水体较为稳定,但不便于养殖中金鱼的挑选和淘汰,致使出塘商品金鱼品质参差不齐而无法控制,总体效益较差。对于水泥池养殖,在冬冷夏热的气候条件下,水泥池若不注意防护冬季容易开裂,且水泥池属于对土地硬化建筑,目前需要对硬化土地恢复,养殖水泥池也在拆除范围内;玻璃钢鱼槽安装较为便捷和可控,但造价较高,且保温效果最差,不便于规模化养殖;玻璃水族箱也是保温效果较差,不适宜室外养殖也不适宜规模化养殖。

2、而随着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观赏金鱼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上面四种养殖池均有其局限性,亟需开发出一种便捷经济且适合冬冷夏热这一气候条件的金鱼养殖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鱼养殖池,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金鱼养鱼池存在保温以及造价问题,同时解决难以适用冬冷夏热这一气候条件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鱼养殖池,包括:

3、金鱼池,至少部分形成于地面的原土中,用于养殖金鱼;

4、防水层,设置于所述金鱼池的侧壁和底面;

5、净化池,至少部分形成于地面的原土中,用于净化污水;

6、下水管,所述下水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金鱼池,所述下水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净化池。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鱼养殖池,所述金鱼池包括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形成于地面的原土中,所述第二池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池体上,所述第二池体由所述第一池体向上延伸;

8、所述下水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池体和/或所述第二池体。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鱼养殖池,所述第一池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池体的高度。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鱼养殖池,所述净化池包括第三池体和第四池体,所述第三池体形成于地面的原土中,所述第四池体设置在所述第三池体上,所述第四池体由所述第三池体向上延伸;

11、所述下水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池体和/或所述第四池体。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鱼养殖池,所述第三池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四池体的高度。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鱼养殖池,所述金鱼池设有多个,所述下水管包括主管道和多个支管道;

14、所述主管道与多个所述支管道连通,各所述支管道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金鱼池中,所述支管道延伸至所述净化池中。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鱼养殖池,所述支管道包括:套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

16、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支管可拆卸地连接。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鱼养殖池,所述金鱼池的池底对应所述下水管的位置设有蓄污槽,所述蓄污槽处的高度低于所述金鱼池的池底四周高度。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鱼养殖池,所述防水层为防水油布,所述防水油布对应所述蓄污槽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第一支管穿设的缺口,所述缺口的边沿密封在所述套管中。

1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鱼养殖池,所述净化池的侧壁设有透水砖,所述净化池内设有用于净化的植株以及食肉鱼类。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鱼养殖池,主要包括金鱼池、防水层、净化池和下水管几部分,通过在地面的原土中构造金鱼池和净化池,并利用下水管将金鱼池和净化池连通,对比土塘,便于金鱼挑选淘汰和精养;同时对比水泥池,成本更低,且不会出现冬季开裂情况,也不属于土地硬化建筑。整个金鱼池构建设计用材低廉,且简单易施工,经济且环保,易于在北方地区规模化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金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鱼池(10)包括第一池体(101)和第二池体(102),所述第一池体(101)形成于地面(50)的原土中,所述第二池体(102)设置在所述第一池体(101)上,所述第二池体(102)由所述第一池体(101)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10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池体(10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30)包括第三池体和第四池体,所述第三池体形成于地面(50)的原土中,所述第四池体设置在所述第三池体上,所述第四池体由所述第三池体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池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四池体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鱼池(10)设有多个,所述下水管(40)包括主管道(401)和多个支管道(4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402)包括:套管(4023)、第一支管(4021)和第二支管(40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鱼池(10)的池底对应所述下水管(40)的位置设有蓄污槽,所述蓄污槽处的高度低于所述金鱼池(10)的池底四周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0)为防水油布,所述防水油布对应所述蓄污槽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第一支管(4021)穿设的缺口,所述缺口的边沿密封在所述套管(402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金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30)的侧壁设有透水砖,所述净化池(30)内设有用于净化的植株以及食肉鱼类。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金鱼养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金鱼养殖池,包括金鱼池,至少部分形成于地面的原土中,用于养殖金鱼;防水层,设置于所述金鱼池的侧壁和底面;净化池,至少部分形成于地面的原土中,用于净化污水;下水管,所述下水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金鱼池,所述下水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净化池。本技术提供的金鱼养殖池,根据北方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结合养殖户实际经济及养殖场地情况,经过实地各个金鱼场反复考察和试验,研发出一种便捷经济且适合北方地区的金鱼养殖池。这种金鱼养殖池,成本低廉,保温效果更好;对比土塘,便于金鱼挑选淘汰和精养;同时对比水泥池,成本更低,且不会出现冬季开裂情况,也不属于土地硬化建筑。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妮,孙砚胜,李文通,张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