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92977发布日期:2024-01-06 23:0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孵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孵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孵蛋效果好的孵蛋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孵蛋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孵蛋设备是指人工模拟卵生动物母性进行温湿度翻蛋等条件经过一定时间将受精蛋发育成生命的装置。带孵化的蛋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在养鸡场等畜牧行业中,常通过孵化箱等孵化设备来对鸡蛋进行统一化的孵化工作,提高传统鸡禽孵化的效率,具备缩减鸡蛋孵化期、提高批量孵化效率等优势。

2、鸡蛋批量放入孵化箱进行孵化,大多采用托盘进行收纳放置,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孵化时间和孵化环境对鸡蛋进行翻转调节位置,以提高鸡蛋的孵化质量,此种方式费时费力,降低了批量孵化的效率。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2120359087.7(授权公告号为:cn214546556u)公开了一种用于鸡蛋孵化培育的可调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内形成有放置腔,所述托盘本体一端的侧壁形成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端口可拆卸连接有控制壳,所述控制壳的端口可拆卸连接有盖板,所述控制壳远离盖板一侧的端面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并列分布的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盖板的一端伸入放置腔,所述转轴滑动连接有翻滚轮。该专利申请采用控制壳与托盘本体配合,对多个并列穿入放置腔的转轴进行回转限位,更加方便拆装维护,即可通过电机驱动转轴并带动翻滚轮转动,进而由相邻的两个转轴对应的翻滚轮驱动鸡蛋稳定翻滚,同时由防滑套对鸡蛋进行柔性防护,并提高防滑效果,保证鸡蛋稳定翻转,提高孵化效率和孵化质量。

3、但上述专利申请中的可调托盘还具有一定的不足,首先,各转轴的端部是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其安装拆卸过程比较繁琐,不利于转轴及设于其上的翻滚轮的更换。其次,由于该专利申请中的翻滚轮为左右对称的结构,翻转轮上的定位槽也基本上为左右对称结构,这种结构设计仅能够实现对待孵化蛋进行定位、保证相邻蛋的间隔一定距离的目的,却不能对放置其上的蛋的状态进行灵活调整,也即无法有效保证待孵化蛋在翻转过程中或翻转后使其大头部(也即气室所在部)朝上,进而导致孵化率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拆装、更换过程更加方便的孵蛋装置。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蛋在翻转过程中保持在较佳姿态的孵蛋装置。

3、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孵蛋装置,包括:

4、固定框,具有竖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形成相对的敞口的环壁;

5、翻蛋组件,设于所述固定框的环壁所限定的内部空间中,该翻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转轴以及套设在各转轴上的、且沿该转轴的轴向依次排列的定位块,各所述定位块能随所述转轴旋转,相邻的两个所述转轴上的各定位块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且任一相对的两个定位块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待孵化蛋的定位凹位;

6、所述环壁的内侧壁上在与各所述转轴的两个端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上下延伸的、以供各转轴的对应端部限位其中的定位槽;

7、还包括供所述固定框放置其上的托盘,在所述翻蛋组件在所述固定框上放置到位状态下,所述翻蛋组件的各转轴上的定位块有局部与所述托盘的表面相摩擦接触,从而在所述托盘水平移动过程中带动各所述定位块进行转动。

8、为了方便转轴的拆卸安装,所述环壁上的各定位槽均为在顶部形成开口、而在底部封闭的半封闭槽。

9、为了方便适配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蛋,相邻的两个转轴之间的间距也不相同,为此,所述环壁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定位槽。

10、作为改进,所述托盘上分布有通气孔。

11、为了保证托盘与固定框之间的沿直线作相对移动的稳定性,所述托盘上相对的两个侧边沿处还具有向上翻转延伸的限位挡沿,该两个限位挡沿之间形成了供所述固定框在其中往复移动的滑道。

12、作为改进,所述定位块整体呈杆状,该定位块在轴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记作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套设在同一个转轴上相邻的两个定位块中的一个定位块的第一端部与另一定位块的第二端部直接或间接地相抵。可通过设置在转轴的两端的紧固件将套设在转轴上的一排定位块在轴向上进行压紧而实现固定。

13、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块的横截面为圆形,且该定位块的横截面的尺寸自中部向两个端部逐渐增大从而在该定位块的外周面形成一个缩颈部,所述定位块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第二端部的横截面的尺寸,且所述缩颈部的最小尺寸所在位置邻近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所述转轴上的各定位块的第一端部均与所述托盘的表面相摩擦接触。

14、将用于对待孵化的蛋进行定位的定位块设计为其第一端部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第二端部的横截面的尺寸,且使其缩颈部的最小尺寸所在位置邻近第二端部设置,更加符合蛋(具有大头部和小头部)的形状特点,这样,在定位块的带动下可有效保证待孵化蛋在翻转过程中或翻转后使其大头部(也即气室所在部)朝上,可将孵化率从75%提升至95%左右。

15、作为改进,所述定位块的第一端部的横截面的直径记作d1,所述定位块的第二端部的横截面的直径记作d2,所述缩颈部的最小尺寸处横截面的直径记作d3,d1/d3的取值范围为:1.7~1.8,d2/d3的取值范围为:1.3~1.5。

16、作为改进,所述定位块的轴向长度记作l,其中,l/d3的取值范围为:2.5~4;

17、所述缩颈部的最小尺寸所在位置与该定位块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记作l1,其中,l1/l的取值范围为:0.5~0.7。

18、作为改进,所述定位块的第一端部处还设有沿轴向向外延伸的间隔支撑部,该定位块的间隔支撑部与相邻的另一定位块的第二端部相抵。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托盘与翻蛋组件的转轴上的定位块之间采用摩擦接触,因而,在托盘相对移动时可带动定位块绕转轴转动,从而简化了孵蛋装置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定位框的环壁的内侧壁上设有上下延伸的定位槽,翻蛋组件的转轴的两个端部可以方便地放置到定位槽中或从中取出,拆卸更换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孵蛋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孵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壁上的各定位槽(31)均为在顶部形成开口、而在底部封闭的半封闭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孵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壁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定位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孵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0)上分布有通气孔(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孵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0)上相对的两个侧边沿处还具有向上翻转延伸的限位挡沿(42),两个限位挡沿(42)之间形成了供所述固定框(30)在其中往复移动的滑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孵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0)整体呈杆状,该定位块(10)在轴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记作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套设在同一个转轴(20)上相邻的两个定位块(10)中的一个定位块(10)的第一端部(11)与另一定位块(10)的第二端部(12)直接或间接地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孵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0)的横截面为圆形,且该定位块(10)的横截面的尺寸自中部向两个端部逐渐增大从而在该定位块(10)的外周面形成一个缩颈部(13),所述定位块(10)的第一端部(11)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第二端部(12)的横截面的尺寸,且所述缩颈部(13)的最小尺寸所在位置邻近所述第二端部(12)设置,所述转轴(20)上的各定位块(10)的第一端部(11)均与所述托盘(40)的表面相摩擦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孵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0)的第一端部(11)的横截面的直径记作d1,所述定位块(10)的第二端部(12)的横截面的直径记作d2,所述缩颈部(13)的最小尺寸处横截面的直径记作d3,d1/d3的取值范围为:1.7~1.8,d2/d3的取值范围为:1.3~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孵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0)的轴向长度记作l,其中,l/d3的取值范围为:2.5~4;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孵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0)的第一端部(11)处还设有沿轴向向外延伸的间隔支撑部,该定位块(10)的间隔支撑部与相邻的另一定位块(10)的第二端部(12)相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孵蛋装置,包括:固定框,具有竖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形成相对的敞口的环壁;翻蛋组件,设于固定框的环壁所限定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环壁的内侧壁上在与各转轴的两个端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上下延伸的、以供各转轴的对应端部限位其中的定位槽;还包括供固定框放置其上的托盘,在翻蛋组件在固定框上放置到位状态下,翻蛋组件的各转轴上的定位块有局部与托盘的表面相摩擦接触,从而在托盘水平移动过程中带动各定位块进行转动。简化了孵蛋装置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定位框的环壁的内侧壁上设有上下延伸的定位槽,翻蛋组件的转轴的两个端部可以方便地放置到定位槽中或从中取出,拆卸更换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万岗,万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溪市嘉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