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禽上下池塘堤岸的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2309发布日期:2024-01-23 11:0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水禽上下池塘堤岸的桥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畜禽养殖,具体为一种供水禽上下池塘堤岸的桥板。


背景技术:

1、水禽除饮水需要之外还喜欢嬉水,交配也需要有一定深度的水面才能完成,所以家养水禽(鹅、鸭)多饲养在有水的地方,在水岸边搭棚建舍,供其休息、产蛋,方便投料饲养。现今,很多水塘堤岸为防坍塌,都用块石砌成几乎与水面垂直的挡土墙,这对水禽进出水塘产生一定的阻碍,特别是进入枯水季,水位下降,水面与堤岸面的高度差增大,对母禽上岸进窝产蛋是个很大的障碍,甚至上不了岸。对于已砌了台阶的堤岸不存在此问题,但对没砌台阶的堤岸,则必须制造坡面予以解决,通常是搭架桥板,形成缓坡道,方便水禽上下堤岸。现有情况通常是将木桥板的一头搭于岸上,另一头浮于水塘中,所需桥板较长,桥板笨重,在水面随风吹动容易移位,需要打桩固定,安装不方便,而且在随着水面的涨落可能需人下水去调整固定桩处桥板的高度;一般的桥板是用几根长木头拼合至所需宽度,缝隙为竖向,水禽的脚蹼与桥板之间的摩擦力小,沾水后水禽上岸时容易打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供水禽上下池塘堤岸的桥板,应用于水位发生变化的池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池塘侧壁的顶部,固定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方料,所述方料上表面间隔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相互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方料远离固定座的一端下表面设置有浮筒,所述浮筒通过连接机构与方料锁定在一起。

2、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浮筒包括筒身和筒盖,筒身两端与筒盖螺纹连接,筒身中部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与筒身内壁之间环形阵列分布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筒身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腔体,所述腔体用于装填塑料泡沫。

3、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筒盖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把手。

4、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设置于所述方料远离固定座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上设置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两端向上依次穿过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且分别位于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把手柄的两侧,其中u型杆的一端上表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u型杆上的销轴的一端越过第二把手的把手柄,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5、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二把手的宽度大于限位块的长度,使得限位块能够穿过第二把手。

6、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把手的长度大于限位块两倍的长度,使得限位块能够穿过第一把手。

7、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浮筒由pvc材料制备而成。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桥板远岸端安装浮筒,通过浮筒浮力托起桥板,实现在同等桥面坡度情况下,桥板所需长度明显缩短、材料明显节省、桥板总体质量减轻、安装与管理方便,同时因桥板上设置有横向缝隙,水禽可以通过脚趾扣住缝隙向上发力攀爬,在桥板与堤岸之间夹角仅30度时水禽也能轻松上岸,简单解决水塘水位下降时水禽上岸的难度问题;

9、(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浮筒内部设置分隔板,分隔板将浮筒内部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腔体,从而便于根据池塘水位高度的不同,浮板倾斜角度的不同,向浮筒内不同腔体选择性装填泡塑料沫,即灵活调整浮筒内的塑料泡沫填充量,从而灵活调整浮筒产生的浮力,使得浮筒产生的浮力与浮板倾斜角度相适应,从而使得桥板末端距离水面的高度保持稳定,避免因浮筒产生的浮力较大,抬高了桥板末端的高度,使得水禽不容易攀爬到桥板上。



技术特征:

1.一种供水禽上下池塘堤岸的桥板,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水位发生变化的池塘(1),包括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池塘(1)侧壁的顶部,固定座(5)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方料(3),所述方料(3)上表面间隔设置有横板(4),所述横板(4)相互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方料(3)远离固定座(5)的一端下表面设置有浮筒(2),所述浮筒(2)通过连接机构与方料(3)锁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禽上下池塘堤岸的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2)包括筒身(201)和筒盖(202),筒身(201)两端与筒盖(202)螺纹连接,筒身(201)中部设置有中心杆(204),所述中心杆(204)与筒身(201)内壁之间环形阵列分布有分隔板(203),分隔板(203)将筒身(201)分隔成若干个独立的腔体,所述腔体用于装填塑料泡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禽上下池塘堤岸的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202)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把手(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水禽上下池塘堤岸的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把手(301),所述第二把手(301)设置于所述方料(3)远离固定座(5)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把手(205)和第二把手(301)上设置有u型杆(6),所述u型杆(6)的两端向上依次穿过第一把手(205)和第二把手(301)且分别位于第一把手(205)和第二把手(301)的把手柄的两侧,其中u型杆(6)的一端上表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远离u型杆(6)上的销轴的一端越过第二把手(301)的把手柄,并通过紧固螺栓(8)固定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供水禽上下池塘堤岸的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把手(301)的宽度大于限位块(7)的长度,使得限位块(7)能够穿过第二把手(3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供水禽上下池塘堤岸的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205)的长度大于限位块(7)两倍的长度,使得限位块(7)能够穿过第一把手(2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禽上下池塘堤岸的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2)由pvc材料制备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水禽上下池塘堤岸的桥板,应用于水位发生变化的池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池塘侧壁的顶部,固定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方料,方料上表面间隔设置有横板,横板相互之间形成有间隙,方料远离固定座的一端下表面设置有浮筒,浮筒通过连接机构与方料锁定在一起。本技术的桥板通过在远岸端安装浮筒,实现在同等桥面坡度情况下,桥板所需长度明显缩短、材料明显节省;水禽通过脚趾扣住横板间缝隙可以向上发力攀爬,解决了水塘水位下降时水禽顺利上岸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厚义,张日泉,游新明,刘智,邓勇传,周海洪,杨兴明,刘捍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安市畜禽良种场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