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鸟巢构筑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8105发布日期:2024-01-26 23:1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鸟巢构筑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具体涉及一种鸟巢构筑物。


背景技术:

1、鉴于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榕树逐年枯死,对长期栖息于榕树上的大紫胸鹦鹉构成了严重威胁,大紫胸鹦鹉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体长37cm~48cm,属于森林鸟类,主要营树栖生活,但是由于其栖息的森林不断遭到破坏,使鹦鹉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导致该地区的鹦鹉也随着逐渐减少,为了有效保护大紫胸鹦鹉这一特有资源,提出仿造用于鹦鹉栖息和繁殖巢穴的枯树,为鹦鹉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但如何构建适于大紫胸鹦鹉栖息和繁殖的鸟巢构筑物是技术领域中所面对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构建的鸟巢构筑物,适于大紫胸鹦鹉的栖息和繁殖。

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鸟巢构筑物,包括大树主干,所述大树主干上设有主分枝,所述主分枝上设有次分枝,所述大树主干、主分枝、次分枝外表面有钢筋混凝土浇筑层,共同形成水泥仿树,所述水泥仿树上设置预留树洞,所述预留树洞为直径20cm、长度30cm~60cm的空心管口,所述水泥仿树高14m、离地面1.3m处树胸径不小于2m。

3、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大树主干预埋地下深度不小于2m,地上高度不小于10m。

4、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大树主干由下部4根空心铁管和上部3根空心铁管竖直错位连接而成,所述主分支共8处,所述次分枝共24处。

5、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空心铁管厚度为3.5mm、直径为20cm、长度为6m。

6、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水泥仿树7m~8m处设置有喂水投食平台,2m处设置有攀爬架。

7、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预留树洞至少设置12个,所述预留树洞下方预留排水口ⅰ。

8、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预留树洞的开口处安装有鸟巢,所述鸟巢的底端为圆锥形,且直径为10~20cm,长度为30cm~60cm,可插装到预留树洞内。

9、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鸟巢的侧壁上开设有巢口及摄像头安装孔,所述鸟巢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ⅱ。

10、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鸟巢的顶端安装有巢盖。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仿照榕树构建了适合大紫胸鹦鹉栖息的水泥仿树结构,合理设置了树枝、树洞和投喂、饮水平台,为鹦鹉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平台,应用示范后促进了大紫胸鹦鹉的繁殖增长。



技术特征:

1.一种鸟巢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树主干(1),所述大树主干上(1)设有主分枝(2),所述主分枝(2)上设有次分枝(3),所述大树主干(1)、主分枝(2)、次分枝(3)外表面有钢筋混凝土浇筑层(4),共同形成水泥仿树,所述水泥仿树上设置预留树洞(5),所述预留树洞(5)为直径20cm、长度30cm~60cm的空心管口,所述水泥仿树高14m、离地面1.3m处树胸径不小于2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鸟巢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树主干(1)预埋地下深度不小于2m,地上高度不小于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鸟巢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树主干(1)由下部4根空心铁管和上部3根空心铁管竖直错位连接而成,所述主分支(2)共8处,所述次分枝(3)共24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鸟巢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铁管厚度为3.5mm、直径为20cm、长度为6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鸟巢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仿树7m~8m处设置有喂水投食平台,2m处设置有攀爬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鸟巢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树洞(5)至少设置12个,所述预留树洞(5)下方预留排水口ⅰ(5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鸟巢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树洞(5)的开口处安装有鸟巢(6),所述鸟巢(6)的底端为圆锥形,且直径为10cm~20cm,长度为30cm~60cm,可插装到预留树洞(5)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鸟巢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鸟巢(6)的侧壁上开设有巢口(601)及摄像头安装孔(602),所述鸟巢(6)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ⅱ(60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鸟巢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鸟巢(6)的顶端安装有巢盖(60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鸟巢构筑物,包括大树主干,所述大树主干上设有主分枝,所述主分枝上设有次分枝,所述大树主干、主分枝、次分枝外表面有钢筋混凝土浇筑层,共同形成水泥仿树,所述水泥仿树上设置预留树洞,所述预留树洞为直径20cm、长度30cm~60cm的空心管口,所述水泥仿树高14m、离地面1.3m处树胸径不小于2m。本技术的仿照榕树构建了枯树状的大紫胸鹦鹉栖息水泥仿树结构,合理设置了树枝、树洞和投喂平台,为鹦鹉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平台,应用示范后能促进大紫胸鹦鹉的繁殖增长。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段景南,雷苑,周文,代陆娇,者建苍,李勇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