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仿生钓鱼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4314发布日期:2024-03-01 12:0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仿生钓鱼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渔具,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仿生钓鱼饵。


背景技术:

1、复合式仿生钓鱼饵是模仿真实鱼类的外观和行为特点来吸引鱼儿咬钩的一种钓鱼饵料。它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在垂钓中更有效地吸引鱼儿的注意力,提高钓鱼成功率。

2、现有的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在使用时,由于鱼饵是沉在湖底的,当有鱼类来吃鱼饵时,鱼饵在湖底的泥土中,不便于鱼类吃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复合式仿生钓鱼饵。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包括鱼钩,所述鱼钩的顶端安装有仿真鱼头,所述仿真鱼头的顶端安装有防挂底支撑杆,所述仿真鱼头的顶端还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拐角处安装有挂杆,所述挂杆的外表面安装有牛鼻环。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挂杆的另一端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安装有瓜子亮片。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牛鼻环的外表面安装有水滴亮片,所述挂杆分别靠近牛鼻环两侧的外表面安装有圆形珠子。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仿真鱼头的底端安装有软须。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鱼钩的外表面设有倒刺。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挂底支撑杆与连接杆为130°设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使用时,通过防挂底支撑杆与连接杆的130°设置,可以使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在湖底拖行时,不会挂在湖底的泥土上,会与湖底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该间隙便于鱼类吃饵。

11、2.通过软须,使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在水里边会散开,在水的阻力下使复合式仿生钓鱼饵缓慢下沉,这种浮动状态更容易吸引鱼儿上钩,使得饵料更具吸引力。

12、3.当收线时,水滴亮片和瓜子亮片会左右摆动,产生闪光反射,并在水中产生扰流效应。同时,它们还会发出微弱的噪音,这样就更容易引起目标鱼的攻击欲望。

13、4.通过仿真鱼头生动逼真的外观涂装,使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呈现出高度逼真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诱鱼的成功率。

14、5.鱼钩的钩尖锋利,并采用倒刺设计,使其具有出色的穿透力,能够牢牢地钩住目标鱼,由于掠食性鱼类具有攻击游离小鱼的本能,它们更倾向于咬住下方被软须包裹的仿真鱼头,而不是被闪烁的水滴亮片和瓜子亮片所吸引。

15、6.牛鼻环两侧圆形珠子可以阻挡水滴亮片上下滑动到拐角处,瓜子亮片通过转动杆高速转动,便于吸引鱼类。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包括鱼钩(1),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1)的顶端安装有仿真鱼头(2),所述仿真鱼头(2)的顶端安装有防挂底支撑杆(9),所述仿真鱼头(2)的顶端还安装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拐角处安装有挂杆(4),所述挂杆(4)的外表面安装有牛鼻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4)的另一端安装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底端安装有瓜子亮片(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牛鼻环(6)的外表面安装有水滴亮片(7),所述挂杆(4)分别靠近牛鼻环(6)两侧的外表面安装有圆形珠子(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鱼头(2)的底端安装有软须(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1)的外表面设有倒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挂底支撑杆(9)与连接杆(8)为130°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包括鱼钩,所述鱼钩的顶端安装有仿真鱼头,所述仿真鱼头的顶端安装有防挂底支撑杆,所述仿真鱼头的顶端还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拐角处安装有挂杆,所述挂杆的外表面安装有牛鼻环。本技术使用时,通过防挂底支撑杆与连接杆的130°设置,可以使复合式仿生钓鱼饵在湖底拖行时,不会挂在湖底的泥土上,会与湖底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该间隙便于鱼类吃饵。

技术研发人员:宋光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莫之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