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4174发布日期:2024-03-05 12:0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除虫装置,具体为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大豆的生长环境,避免虫害的发生,需要对大豆进行除虫处理,但是传统的除虫处理大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杀虫,此种杀虫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药残留过多,大豆种植效果不足,对于种植人员的损伤较大,因此物理除虫方法收到农户的广泛关注。

2、已经公布的公告号为cn208724744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大豆种植用绿色除虫装置,它涉及驱虫设备技术领域,它包含主插杆、立柱、集虫袋、捕虫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架、控制器、支撑板、调节转轴、电源连接线、集虫盒、高压电网、导向罩、风扇、诱蚊灯、入风口、绝缘壳体、高压发生器,立柱下方设置有主插杆,立柱底部设置有支撑板,立柱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一侧设置有电源连接线,立柱顶部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下方设置有捕虫器,捕虫器内部设置有绝缘壳体。该装置具有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安装难度低,使用寿命长;设备除虫效果好,绿色无污染,使用体验较好;设备采取有保护性设计,避免了动物误触现象的发生,提升了使用安全性的优点。

3、以上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设备放置麻烦费力且不稳定,同时只能插入土里,在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需要将装置从土里取出,来再次放置到其他地点,在从土里取出以及再次安装时,较为耽误除虫的效率,且产生的虫子装载容量小且清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包括集虫箱,所述集虫箱的外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块,四组所述第一铰接块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一伸缩杆,相邻的所述第一伸缩杆之间通过第二铰接块铰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集虫箱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通料钢管,所述通料钢管的顶端安装有承接盘,所述通料钢管接通于所述承接盘的中部,所述承接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位于所述承接盘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开设有排蚊孔。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铰接块是将第一伸缩杆与集虫箱铰接,便于支撑住设备,相邻的第一伸缩杆之间通过第二铰接块铰接有第二伸缩杆,方便四组第一伸缩杆支撑设备时限位对角点,让整个支撑更加稳定,通料钢管是为了让虫子的尸体通过承接盘上的两组排蚊孔漏出到集虫箱的内部,方便储存。

4、可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轴心处固定安装有诱虫灯,位于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与诱虫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击条,所述诱虫灯与所述电击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顶座。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为了更稳定的将固定底座和诱虫灯固定安装在承接盘上面,电击条是等虫子吸引过来后直接将其电死,固定顶座为了让诱虫灯和电击条固定的更稳定。

6、可选的,所述固定顶座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底板,所述控制底板的正面安装有按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件是为了将固定顶座稳定在一个点不会随意晃动,连接块是为了将固定顶座与控制底板相连接,三组按钮来控制三个诱虫灯点亮。

8、可选的,所述控制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箱,所述蓄电池箱内部安装有蓄电池。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池箱保护内部蓄电池在雨季不会被淋湿,保护它的寿命。

10、可选的,位于所述控制底板的顶端与所述蓄电池箱的两侧安装有太阳能电板,所述诱虫灯、所述电击条、所述按钮、所述太阳能电板均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箱内的蓄电池电性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电板起到节约电能环保的作用,给设备提供电能。

12、可选的,所述集虫箱的底端铰接有底盖,所述底盖的一侧开设有扣槽,位于所述底盖的远离所述扣槽的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盖方便集虫箱内部的清理,同时易打开和关闭。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四组第一伸缩杆将设备支撑起来,同时通过相邻的第一伸缩杆之间通过第二铰接块铰接有第二伸缩杆,方便四组第一伸缩杆支撑设备时限位对角点,让整个支撑更加稳定,再点击后的虫子尸体掉落在承接盘上后,通过排蚊经过通料钢管掉落到集虫箱内部,最后打开底盖方便清理内部。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包括集虫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箱(1)的外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块(2),四组所述第一铰接块(2)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一伸缩杆(3),相邻的所述第一伸缩杆(3)之间通过第二铰接块(4)铰接有第二伸缩杆(5),所述集虫箱(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通料钢管(7),所述通料钢管(7)的顶端安装有承接盘(8),所述通料钢管(7)接通于所述承接盘(8)的中部,所述承接盘(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位于所述承接盘(8)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柱(9)的两侧开设有排蚊孔(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10),所述固定底座(10)的顶端轴心处固定安装有诱虫灯(12),位于所述固定底座(10)的顶端与诱虫灯(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击条(13),所述诱虫灯(12)与所述电击条(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顶座(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顶座(14)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16),所述第一连接件(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底板(19),所述控制底板(19)的正面安装有按钮(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底板(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箱(21),所述蓄电池箱(21)内部安装有蓄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控制底板(19)的顶端与所述蓄电池箱(21)的两侧安装有太阳能电板(22),所述诱虫灯(12)、所述电击条(13)、所述按钮(20)、所述太阳能电板(22)均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箱(21)内的蓄电池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箱(1)的底端铰接有底盖(25),所述底盖(25)的一侧开设有扣槽(26),位于所述底盖(25)的远离所述扣槽(26)的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件(2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除虫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包括一种大豆种植除虫装置,包括集虫箱,集虫箱的外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块,四组第一铰接块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一伸缩杆,相邻的第一伸缩杆之间通过第二铰接块铰接有第二伸缩杆,集虫箱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通料钢管,通料钢管的顶端安装有承接盘。本技术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四组第一伸缩杆将设备支撑起来,同时通过相邻的第一伸缩杆之间通过第二铰接块铰接有第二伸缩杆,方便四组第一伸缩杆支撑设备时限位对角点,让整个支撑更加稳定,再点击后的虫子尸体掉落在承接盘上后,通过排蚊经过通料钢管掉落到集虫箱内部,最后打开底盖方便清理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徐君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泾川县分校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