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3341发布日期:2023-12-30 07:1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玉米种植,尤其涉及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


背景技术:

1、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且玉米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深入应用,传统的大面积人工种植玉米已被机械玉米播种机所替代,而玉米播种机具有播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稳定、覆土良好、节省种子、工作效率高等多项优点,使得玉米播种机得到了农民用户的认可和应用。

3、但传统的玉米种植用的播种机间距是固定的,种植间距不便于调节,过密或过于稀疏的株距导致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粒长、粒重等降低,降低了作物的产量。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解决了玉米种植间距不便于调节导致的玉米产量降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包括:承重板;

3、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承重板的顶部,所述承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料管,所述承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其中一个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另一侧安装在另一个挡板的一侧,所述转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三个转动盘,三个所述转动盘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对称的分料槽,所述转动盘的外部均设置有护盘盒,所述护盘盒的侧面设置有空腔管,所述护盘盒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部均设置有出料管,三个所述料管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进口料,承重板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贯穿的孔便于料管与储料箱底部开设的出料口进行对接,转动盘位于护盘盒的空腔内不妨碍转动,护盘盒的中间部位均开设有转动孔便于转杆的转动,空腔管对护盘盒起限位作用和保护转杆不受灰尘的污染,进料口和出料口是竖直对齐。

4、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管。

5、优选的,所述水管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管。

6、优选的,所述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均安装有车轮。

7、优选的,所述储料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承重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的犁头装置,犁头装置位于中间位置。

8、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一侧安装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用于牵引机体。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需要使用时,操作人员将玉米种子从进料口倒入到储料箱内,根据玉米种植所需的间距,启动调节好转速的伺服电机,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盘匀速转动,通过转动,玉米通过出料管、料口不断掉落到分料槽内,而分料槽的设计不仅能放三四个玉米种子避免一个沟槽种子过多或过少导致玉米成活率低下,也是在转动的过程中使得玉米能够根据玉米发育所需间距进行掉落,然后再从出料口顺着出料管落入到犁头装置开垦好的沟槽内完成玉米种植,从而达到玉米生长所需的生长空间互不影响,提高玉米的产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均安装有车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承重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的犁头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的一侧安装有牵引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包括:承重板;储料箱,所述转动盘的外部均设置有护盘盒,所述护盘盒的侧面设置有空腔管,所述护盘盒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部均设置有出料管,三个所述料管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进口料。所述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本技术提供的间距可调式玉米种植机具有而分料槽的设计不仅能放三四个玉米种子避免一个沟槽种子过多或过少导致玉米成活率低下,也是在转动的过程中使得玉米能够根据玉米发育所需间距进行掉落,然后再从出料口顺着出料管落入到犁头装置开垦好的沟槽内完成玉米种植,从而达到玉米生长所需的生长空间互不影响,提高玉米的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帅,董靳,韦勤勤,张训海,孙露露,赵爽,张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北市天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