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粟芒蝇成虫诱捕器

文档序号:37164797发布日期:2024-03-01 12:0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粟芒蝇成虫诱捕器

本技术涉及害虫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粟芒蝇成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1、粟芒蝇又称双毛芒蝇、粟秆蝇、谷蛆等,属双翅目蝇科。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谷子产区。除为害谷子外,亦为害狗尾草、谷莠子等狗尾草属植物。

2、粟芒蝇成虫对腐坏鱼腥气味有很强的趋性,喜于早晨和傍晚取食和交尾;粟芒蝇发生程度与湿度密切相关,6~8月多雨年份以及低洼地、水渍地发生为害重。

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田间对作物进行喷洒农药的方式对粟芒蝇进行防治,由于粟芒蝇成虫会飞,且在对作物进行农药喷洒时,也会出现喷洒不到位的情况,因此该方式对于粟芒蝇的防治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4、因此,结合粟芒蝇自身的喜好特性,设计出一种专用于粟芒蝇成虫防治的诱捕器已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粟芒蝇成虫诱捕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本实用新型一种粟芒蝇成虫诱捕器,包括:

3、下箱体,其顶面设有开口一,其侧面设有若干个用于供粟芒蝇成虫进入的通孔;

4、折边一,固定连接于所述下箱体的顶面,所述折边一沿所述开口一的边缘周向连续设置;

5、箱门,设置于所述下箱体的一侧壁上,所述箱门的一侧与所述下箱体铰接,其另一侧与所述下箱体可拆卸连接;

6、诱饵放置组件,设置于所述下箱体的内部;

7、上箱体,其底面设有开口三,其侧面设有开口四;

8、折边二,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箱体的底面,所述折边二沿所述开口三的边缘周向连续设置,且所述折边二与所述折边一可拆卸连接;

9、纱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开口四内。

10、进一步的,所述折边一的外表面设有螺纹一,所述折边二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一相适配的螺纹二,所述折边一、所述折边二通过所述螺纹一、所述螺纹二可拆卸连接。

11、再进一步的,所述诱饵放置组件包括:

12、下放置盘,设置于所述下箱体的内侧底壁上;

13、上放置盘,设置于所述下放置盘的上方;

14、支撑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放置盘、所述下放置盘固定连接。

15、再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16、下连接杆,其底面与所述上放置盘固定连接,其顶部外表面设有螺纹三,且所述螺纹三与所述螺纹一的开设方向相同;

17、上连接杆,其顶面与所述上箱体的内侧顶壁固定连接,其底面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螺纹三相适配的螺纹四,所述螺纹四与所述螺纹二的开设方向相同,所述下连接杆与所述上连接杆通过所述螺纹三、所述螺纹四可拆卸连接。

18、再进一步的,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开口四的顶壁上设有凹槽二,其底壁上设有凹槽三;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凹槽三内,所述纱窗的底部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卡接于所述凹槽三内,所述纱窗的底部卡接于所述凹槽二内。

19、再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20、滑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三内;

21、弹簧,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簧间隔设置;所述弹簧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凹槽三的内壁固定连接。

22、再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下箱体的底面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分别与所述下箱体固定连接。

23、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均设置为圆台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柱的底面尺寸均小于其顶面尺寸。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25、通过在下箱体内设置盛有诱饵的诱饵放置组件,能够结合粟芒蝇成虫的喜好特性将其引诱至下箱体内,并最终将其杀死;通过设置的纱窗能够对上箱体以及下箱体内的情况进行观察,便于及时对下箱体内的诱饵进行补充或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粟芒蝇成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粟芒蝇成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一的外表面设有螺纹一,所述折边二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一相适配的螺纹二,所述折边一、所述折边二通过所述螺纹一、所述螺纹二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粟芒蝇成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放置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粟芒蝇成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粟芒蝇成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开口四的顶壁上设有凹槽二,其底壁上设有凹槽三;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凹槽三内,所述纱窗的底部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卡接于所述凹槽三内,所述纱窗的底部卡接于所述凹槽二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粟芒蝇成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粟芒蝇成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下箱体的底面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分别与所述下箱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粟芒蝇成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均设置为圆台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柱的底面尺寸均小于其顶面尺寸。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害虫防治领域,公开了一种粟芒蝇成虫诱捕器,包括下箱体、折边一、箱门、诱饵放置组件、上箱体、折边二以及纱窗。通过在下箱体内设置盛有诱饵的诱饵放置组件,能够结合粟芒蝇成虫的喜好特性将其引诱至下箱体内,并最终将其杀死;通过设置的纱窗能够对上箱体以及下箱体内的情况进行观察,便于及时对下箱体内的诱饵进行补充或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王永芳,董志平,马继芳,李志勇,白辉,张梦雅,刘磊,全建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