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箱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6559发布日期:2024-02-09 12:1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秧箱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插秧机,具体涉及一种插秧箱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插秧机作为一种水稻种植自动化机械,大大降低了水稻种植作业的难度,同时提高了插秧效率,减少插秧作业的成本,因此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推广。

2、插秧机主要由箱体、箱架、秧门(包括秧帘)和秧刷等组成。喂入箱的动力来自于整机的变速箱,喂入箱的输出部位和插秧箱的输入轴连接在一起,可带动插秧箱作业,插秧箱通过螺栓固定在插秧支架上。插秧箱输入轴和输出轴都是通过链条传动。

3、在插秧箱的输出轴设置有插植离合器,主要用于插秧机田埂用于封圈作业时,通过关停单组或者多组插植机构。输出轴上设置有输出链轮、爪形离合块、输出轴复位弹簧,爪形离合器通过内花键与输出轴连接,并且可以在花键上滑移,输出链轮套在输出轴的光轴上,爪形离合器的一端通过一对棘爪与输出轴的链轮相互配合,爪形离合器的另外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进一步的,通过作用在爪形离合器的离合轴可使得爪形离合块压缩弹簧,爪形离合块和输出链轮脱开,切断插秧箱输出轴的动力。

4、在插秧箱的输入轴系上设置有插秧箱安全离合器,当插植机构遭遇秧苗中的石子或受阻力不能正常运转时,此时插秧箱输出轴处于卡死状态,而喂入箱的动力却在源源不断的带动插秧箱输入轴转动,当输入轴的阻力大于安全离合器的开启阻力时,安全离合器打开,输入轴链轮与安全离合器的棘爪处于打滑状态,输入轴链轮在输入轴处于空转,进而保护插秧箱输出轴和插植机构。

5、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插秧机插秧箱的插植行距为250毫米或300毫米,即同一组插秧箱上两组插植机构和不同组插秧箱上的插植机构作业后间距都是250毫米或者300毫米,无法满足部分地区对于插植行距200毫米的要求。

6、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520022977.x”提出的一种水稻插秧机的插值机构,其包括链轮传动箱、对称安装在链轮传动箱左右两侧的回转箱以及插植臂,其中所述回转箱内设有行星齿轮机构,插植臂安装在行星轮轴上、回转箱体与连接法兰之间的部位。该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插植臂安装在回转箱的回转臂中部,所以大幅度缩短的插植机构的宽度。但即使将插植臂安装在回转箱的回转臂中部,由于回转臂本身的宽度,导致插秧行距仍达不到200毫米的插植要求。

7、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401692.9”提出的一种水稻插秧机的插植机构,通过每只插秧箱只装配一个回转箱和两个插植臂的方式,以达到缩短相邻两个插秧臂的间距,来实现200毫米行距的插秧。但由于在同等插植机构的基础上,插秧箱相对多了一倍,使得插秧机存在整体重量过重,装配和维护成本提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为实现200毫米行距插秧导致插秧箱装配过多,因而插秧机重量过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插秧机插秧箱的基础上,将安全离合器系统和插植离合器系统均安装在输入轴上,缩短输出位置的宽度,减少插秧箱的数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插秧箱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和设置在插秧箱输入轴上的安全离合系统和插植离合系统;所述安全离合系统包括设置于输入轴上的第一复位弹簧、安全离合器、第一爪形离合器;所述插植离合系统包括第二复位弹簧、第二爪形离合器、输入轴链轮;所述安全离合器通过内花键与输入轴连接,安全离合器右侧设置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一爪形离合器通过棘爪连接;插植离合系统的第二爪形离合器通过内花键与第一爪形离合器的外花键连接,第二爪形离合器右侧设置第二复位弹簧,第二爪形离合器和输入轴链轮通过棘爪连接;所述输入轴链轮与输出轴链轮通过和传动链条连接;所述输出轴链轮通过花键与输出轴连接。

3、进一步的,安全离合器和第一爪形离合器之间通过棘爪连接的棘爪部有相互配合的坡度。

4、进一步的,第二爪形离合器和输入轴链轮之间的棘爪连接的棘爪部有相互配合的坡度。

5、进一步的,第二爪形离合器可在第一爪形离合器的外花键上来回滑移。

6、进一步的,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小于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

7、进一步的,安全离合器和第一爪形离合器之间棘爪连接的棘爪部相互配合的坡度为60°~90°。

8、进一步的,第二爪形离合器和输入轴链轮之间棘爪连接的棘爪部相互配合的坡度为60°~90°。

9、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安全离合器系统和插植离合器系统均安装在输入轴上,缩短输出位置,实现了200毫米行距的插秧要求。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安全离合器系统和插植离合器系统均安装在输入轴上,缩短输出位置。无需通过安装多个插秧箱,每个插秧箱只装配一个回转箱和两个插植臂的方式来达到缩短相邻两个插秧臂间距的目的。保持了插秧机整体重量不变,实现了插秧机的轻量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插秧箱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1)和设置在插秧箱输入轴(1)上的安全离合系统(2)和插植离合系统(3);所述安全离合系统(2)包括设置于输入轴(1)上的第一复位弹簧(21)、安全离合器(22)、第一爪形离合器(23);所述插植离合系统(3)包括第二复位弹簧(31)、第二爪形离合器(32)、输入轴链轮(33);所述安全离合器(22)通过内花键与输入轴(1)连接,安全离合器(22)右侧设置第一复位弹簧(21),第一复位弹簧(21)与第一爪形离合器(23)通过棘爪连接;插植离合系统(3)的第二爪形离合器(32)通过内花键与第一爪形离合器(23)的外花键连接,第二爪形离合器(32)右侧设置第二复位弹簧(31),第二爪形离合器(32)和输入轴链轮(33)通过棘爪连接;所述输入轴链轮(33)与输出轴链轮(6)通过和传动链条(5)连接;所述输出轴链轮(6)通过花键与输出轴(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箱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安全离合器(22)和第一爪形离合器(23)之间通过棘爪连接的棘爪部有相互配合的坡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箱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爪形离合器(32)和输入轴链轮(33)之间的棘爪连接的棘爪部有相互配合的坡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箱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爪形离合器(32)可在第一爪形离合器(23)的外花键上来回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箱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复位弹簧(31)的弹力小于第一复位弹簧(21)的弹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秧箱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配合的坡度为60°~9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秧箱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配合的坡度为60°~9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插秧箱离合装置。将安全离合系统和插植离合系统均设置在输入轴上,安全离合系统由设置于输入轴上的第一复位弹簧、安全离合器、第一爪形离合器组成;所述插植离合系统包括第二复位弹簧、第二爪形离合器、输入轴链轮。安全离合器通过内花键与输入轴连接,右侧设置第一复位弹簧,且与第一爪形离合器通过棘爪连接;插植离合系统的第二爪形离合器通过内花键与第一爪形离合器的外花键连接,右侧设置第二复位弹簧,第二爪形离合器和输入轴链轮通过棘爪连接。在不改变插秧机的整体重量的情况下,减小插秧箱输出位置的宽度,实现200毫米行距插秧的同时,减少插秧箱的装配,实现插秧机的轻量化,具备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田海涛,王建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沃得高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