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

文档序号:37679989发布日期:2024-04-18 20:52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

本技术涉及畜牧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喂羊饲料槽多为整体式钢材焊接制成,重量大且移动不方便;其次,用于存放粗草料的v型补饲槽直接由多个并排平行设置的斜杆组成,斜杆之间的间隙组成草料的出料口,但由于草料的出料口空隙很大且并未设置阻挡草料的装置,羊在进食时,容易将很多的草料从出料口拽出,被拽出的草料会散落到地面或下方的水槽中,造成草料的浪费。

2、因此,如何提供一款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补饲槽,设置滚轮提高装置整体灵活性,同时在v型补饲槽上设置挡杆,限制出料量大小,有效的减少了草料的浪费,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设置滚轮提高装置整体灵活性,同时在v型补饲槽上设置挡杆,限制出料量大小,有效的减少了草料的浪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包括支撑架、v型补饲槽和饲料槽,所述支撑架包括长方形框架和支撑腿,所述长方形框架包括第一长方形框架和第二长方形框架,所述第一长方形框架与第二长方形框架的四个顶角位置均与所述支撑腿焊接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安装有滚轮,所述第二长方形框架的两个短边中线上焊接有一中梁,所述中梁将第二长方形框架分割成两个放置区,所述饲料槽放置在所述放置区内;所述v型补饲槽包括斜杆和挡杆,两排等间距设置的斜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中梁和第一长方形框架的长边焊接连接,所述挡杆包括第一挡杆与第二挡杆,两排斜杆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杆,位于首尾连接位置处的两组斜杆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杆;所述饲料槽放置在所述v型补饲槽的下方两侧位置处。

4、优选的,所述第一长方形框架与第二长方形框架的短边中线上焊接有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挡杆的两端与所述斜杆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挡杆的中间位置与所述连接杆焊接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一长方形框架的四个顶角焊接在所述支撑腿的顶端上,所述第二长方形框架的四个顶角与所述支撑腿靠近所述滚轮的位置焊接连接,所述滚轮上设置有制动装置。

6、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杆与第二挡杆首尾连接,所述第一挡杆与第二挡杆均位于所述v型补饲槽的里面,所述第一挡杆、斜杆、第一长方形框架的长边与中梁之间形成方形的出料口。

7、优选的,所述饲料槽的规格与放置区的大小相匹配。

8、优选的,所述饲料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搭接件。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包括支撑架、v型补饲槽和饲料槽,所述支撑架包括长方形框架和支撑腿,所述长方形框架包括第二长方形框架,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安装有滚轮,所述第二长方形框架的两个短边中线上焊接有一中梁,所述中梁将第二长方形框架分割成两个放置区,所述饲料槽放置在所述放置区内;所述v型补饲槽包括斜杆和挡杆,所述挡杆包括第一挡杆与第二挡杆,两排斜杆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杆,位于首尾连接位置处的两组斜杆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杆。

11、1)滚轮的设置,通过在支撑腿底端设置滚轮,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工作,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12、2)挡杆的设置,通过在v型补饲槽上等间距设置多个挡杆,限制出料槽的大小,避免羊进食时,一次性拽出太多的草料,有效减少了草料的浪费;

13、3)饲料槽的设置,饲料槽采用活动式连接的方式设置在v型补饲槽的下方两侧,便于使用者的日常清理以及饲料槽的更换工作。

14、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设置滚轮提高装置整体灵活性,同时在v型补饲槽上设置挡杆,限制出料量大小,有效的减少了草料的浪费。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v型补饲槽(2)和饲料槽(3),所述支撑架(1)包括长方形框架(11)和支撑腿(12),所述长方形框架(11)包括第一长方形框架(111)和第二长方形框架(112),所述第一长方形框架(111)与第二长方形框架(112)的四个顶角位置均与所述支撑腿(12)焊接连接,所述支撑腿(12)的底端安装有滚轮(6),所述第二长方形框架(112)的两个短边中线上焊接有一中梁(13),所述中梁(13)将第二长方形框架(112)分割成两个放置区(4),所述饲料槽(3)放置在所述放置区(4)内;所述v型补饲槽(2)包括斜杆(21)和挡杆(22),两排等间距设置的斜杆(21)两端分别与所述中梁(13)和第一长方形框架(111)的长边焊接连接,所述挡杆(22)包括第一挡杆(221)与第二挡杆(222),两排斜杆(21)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杆(221),位于首尾连接位置处的两组斜杆(21)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杆(222);所述饲料槽(3)放置在所述v型补饲槽(2)的下方两侧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方形框架(111)与第二长方形框架(112)的短边中线上焊接有一连接杆(14),所述第二挡杆(222)的两端与所述斜杆(21)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挡杆(222)的中间位置与所述连接杆(14)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方形框架(111)的四个顶角焊接在所述支撑腿(12)的顶端上,所述第二长方形框架(112)的四个顶角与所述支撑腿(12)靠近所述滚轮(6)的位置焊接连接,所述滚轮(6)上设置有制动装置(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杆(221)与第二挡杆(222)首尾连接,所述第一挡杆(221)与第二挡杆(222)均位于所述v型补饲槽(2)的里面,所述第一挡杆(221)、斜杆(21)、第一长方形框架(111)的长边与中梁(13)之间形成方形的出料口(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槽(3)的规格与放置区(4)的大小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槽(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搭接件(3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山羊室外干草、精料饲养槽,涉及畜牧业装置领域,第一长方形框架与第二长方形框架的四个顶角位置均与支撑腿焊接连接,支撑腿的底端安装有滚轮,第二长方形框架的两个短边中线上焊接有一中梁,中梁将第二长方形框架分割成两个放置区,饲料槽放置在放置区内;两排等间距设置的斜杆两端分别与中梁和第一长方形框架的长边焊接连接,两排斜杆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杆,位于首尾连接位置处的两组斜杆上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杆;饲料槽放置在V型补饲槽的下方两侧位置处。本技术设置滚轮提高装置整体灵活性,同时在V型补饲槽上设置挡杆,限制出料量大小,有效的减少了草料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凯,熊海谦,包细明,殷怀辉,夏建友,周念,黄朝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