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08422发布日期:2024-04-23 11:3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各地的公路和铁路沿线因开挖而产生的永久边坡,水电工程建设形成的人工边坡,以及山区旅游开山造路挖坡,以及开采石料、矿山留下大量的裸露边坡。

2、由于边坡汇水面积大、水流速度快、冲刷能力强,缺少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养分条件及水分条件,植物极难存活,造成边坡表面处于不稳定状态,坡体易滑塌、崩塌,水土流失严重。而且,由于边坡没有植物覆盖,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承受着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风吹、雨淋、太阳晒、水流冲刷,造成坡体更高、更陡,使得边坡的生态环境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3、目前,边坡生态治理、植被恢复的主要办法是采用挂网喷播技术进行植被重建和恢复,即利用专用喷播设备将配制好的专用基材均匀地喷附在裸露的坡面上,形成一层既有疏松透气又具有一定强度和肥力的人工种植营养基质层。但是,边坡由于坡体陡滑等客观情况,喷播时即使使用粘结剂也存在无法附着,出现容易滑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性广、稳定性强的边坡生态植被修复结构。

2、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的目的,一种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结构,包括生态锚点、基材,所述的生态锚点包括倾斜布置于所述的基材上的五个诱导孔,所述的五个诱导孔包括一个主孔和四个辅助孔,为了提高锚点在边坡上的稳定性,所述的辅助孔围绕所述的主孔均匀布置。

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导孔孔径为20mm,深度为15~20cm,所述的诱导孔与所述的基材倾斜角度为60-90°,可根据植被种类和坡面陡斜情况进行调整。

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相邻的生态锚点之间横、纵向间距约1.5m。

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材为方木植生板。

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地实现了发明目的,通过五个诱导孔以及诱导孔的倾斜设置,增强了喷播植被的稳定性和适用性。本实用新型的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结构通过多孔生态锚点结构的设置,在边坡的植被生态修复过程中,可在诱导孔中放入保水剂、生物肥,促进植被生长、植物的根系能迅速扎入边坡内部,与边坡紧密结合,提供植被护坡的稳定性,可广泛适用于矿山、道路、尾矿库等各类型的边坡植被生态修复。



技术特征:

1.一种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结构,包括生态锚点、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锚点包括五个倾斜布置于所述的基材上的诱导孔,所述的五个诱导孔包括一个主孔和四个辅助孔,所述的辅助孔围绕所述的主孔均匀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导孔孔径为20mm,深度为15~20cm,所述的诱导孔与所述的基材倾斜角度为6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的生态锚点之间横、纵向间距约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为方木植生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结构,包括生态锚点、基材,生态锚点包括五个倾斜布置于基材上的五个诱导孔,五个诱导孔包括一个主孔和四个辅助孔,辅助孔围绕主孔均匀布置。本技术的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结构通过多孔生态锚点结构的设置,在边坡的植被生态修复过程中,在诱导孔结构中放入保水剂、生物肥,促进植被生长、植物的根系能迅速扎入边坡内部,与边坡紧密结合,提供植被护坡的稳定性,可广泛适用于矿山、道路、尾矿库等各类型的边坡植被生态修复。

技术研发人员:徐青龙,张卫,曹艳青,李星,莫海军,杨凌云,王文达,李容,尹婧,韩增,杨秀平,汪杨叶舟,陈潇,王菲,谢铧鑫,曾茜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