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5750发布日期:2024-03-25 18:52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蟑螂防治,尤其涉及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


背景技术:

1、蟑螂在昆虫分类学上属网翅目、蜚科。早在3.5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了,因此它是最古老的昆虫之一。目前已知的种类有5000多种,分家栖和野栖两种。野栖种类占本目的绝大多数,它们大多生活在草丛、枯枝落叶堆、碎石或树皮下。也有生活于蚁、白蚁、蜂类等巢穴中,一般与人类关系不大。成为卫生害虫的家栖种类约占本目的0.5%,主要属于蜚科、姬科和翅科,我国已知有170多种(不包括地鳖类)。最常见的有美洲大、澳洲大、褐斑大、德国小和黑胸大等几种蟑螂多出现于潮湿阴暗的地方,会传播疾病,啃噬物件,人们对其深恶痛绝。

2、现有技术中的蟑螂防治器大都采用杀毒剂喷杀,杀毒剂在空气挥发会在空气中产生有害气体,长期吸入会对人们身体造成慢性伤害,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使用杀毒剂会导致,杀毒剂滞留于装置内和装置附近,导致装置会发霉潮湿,但是现有灭蟑器的内部清洁十分麻烦,不能实现对灭蟑器的便捷彻底的清洁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包括杀虫装置,杀虫装置内设有多个杀虫灯,杀虫灯安装设于杀虫装置外部的一圈,杀虫灯底部一圈连接设有电网,电网安装设于收集皿和杀虫装置的连接处。

4、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收集皿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壁开设有旋转槽,且旋转槽上对称开设有一组开口。

5、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杀虫装置底部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位于杀虫装置底端面的中部,安装块两侧设有一组对称的滑块,滑块与开口适配。

6、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收集皿的侧边开设有多个入口,收集皿的底盘铺设有多个粘片覆盖。

7、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杀虫装置顶端面的中部设有一个转动把手,且转动把手设有内部凹的纹路结构。

8、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杀虫装置内的杀虫灯和电网通过导线和通电装置电连接,且电网由电热丝组成。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防潮式蟑螂防治器的使用中,通过电网内的电热丝耗电后开始升温,杀虫灯开始发亮,由于蟑螂具有趋热性和趋光性,电网和杀虫灯吸引蟑螂靠近,当蟑螂从装置进入收集皿后向光源靠近时,需经过外围电网,由于电网有电,因此当蟑螂触碰电网的瞬间便可把蟑螂电击消灭,不再使用杀虫剂消灭蟑螂,保证装置干燥温暖,从而使得装置的防潮性得到优化,且在清理时仅需扔掉粘片便可。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包括杀虫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装置(1)内设有多个杀虫灯(2),杀虫灯(2)安装设于杀虫装置(1)外部的一圈,杀虫灯(2)底部一圈连接设有电网(21),电网(21)安装设于收集皿(4)和杀虫装置(1)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皿(4)中部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内设有安装孔(53),安装孔(53)内壁开设有旋转槽(51),且旋转槽(51)上对称开设有一组开口(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装置(1)底部设有安装块(8),安装块(8)位于杀虫装置(1)底端面的中部,安装块(8)两侧设有一组对称的滑块(9),滑块(9)与开口(52)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皿(4)的侧边开设有多个入口(41),收集皿(4)的底盘铺设有多个粘片(6)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装置(1)顶端面的中部设有一个转动把手(3),且转动把手(3)设有内部凹的纹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装置(1)内的杀虫灯(2)和电网(21)通过导线和通电装置(7)电连接,且电网(21)由电热丝组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蟑螂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一种防潮式蟑螂防治器,包括杀虫装置,杀虫装置内设有多个杀虫灯,杀虫灯安装设于杀虫装置外部的一圈,杀虫灯底部一圈连接设有电网,电网安装设于收集皿和杀虫装置的连接处。在本技术中,在防潮式蟑螂防治器的使用中,通过电网内的电热丝耗电后开始升温,杀虫灯开始发亮,由于蟑螂具有趋热性和趋光性,电网和杀虫灯吸引蟑螂靠近,当蟑螂从装置进入收集皿后向光源靠近时,需经过外围电网,由于电网有电,因此当蟑螂触碰电网的瞬间便可把蟑螂电击消灭,不再使用杀虫剂消灭蟑螂,保证装置干燥温暖,从而使得装置的防潮性得到优化,且在清理时仅需扔掉粘片便可。

技术研发人员:全兴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宇治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