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种植用双拱棚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9143发布日期:2024-05-11 00:1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肚菌种植用双拱棚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大棚种植,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羊肚菌种植用双拱棚组件。


背景技术:

1、羊肚菌是一种野生珍贵菌,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故名羊肚菌。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羊肚菌有20多种,野生羊肚菌在我国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市场需求量大,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对与生长环境的温湿度以及光照强度有一定的要求,人工培育多在大棚中进行,

2、一种用于林下栽培羊肚菌的装置(cn202222386059.1),包括外拱棚,外拱棚的内部设有一或两个内拱棚,内拱棚的内部具有覆盖于菌床的地膜,在外拱棚的上方铺设有棉毡;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规格可因地制宜的微调、使用便捷、成本低,适用于有树行限制的地块进行栽培,采用棉毡、外拱棚、内拱棚以及地膜覆盖的方式能够有效保证羊肚菌生长时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而造成羊肚菌的损伤,在温度较高时,可通过外喷带喷水的方式进行降温,实现温度的控制,并且在外拱棚内部设置内喷带,既满足了羊肚菌浇水的需求,也能够满足棚内湿度要求;在棉毡的表面开设透光孔,可利用棉毡保温的同时保证采光的需求,有利于羊肚菌的生长发育;

3、现有技术中,为了保障大棚的温度,通常设置双层大棚,内层大棚还铺设保温毡以达到保温效果,而在喷水保湿降温时,保温毡也会被水浸湿,造成在收放保温毡时较为吃力,现有的保温毡多采用卷制的方式收纳,保温毡的自由端在薄膜表面拖动,打湿的保温毡挤压薄膜,使得支撑的骨架容易刺穿薄膜造成薄膜的损伤,增加了后期的维护工作。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羊肚菌种植用双拱棚组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内拱棚;设置在内拱棚外部的外拱棚,所述内拱棚的外部铺设有保温毡,内拱棚的外部设置有对保温毡收纳的绕卷机构,所述绕卷机构包括导向部、第一绕轴、支撑座、第二绕轴和挤压辊,所述导向部通过螺栓与内拱棚的支架锁紧,第一绕轴能够在导向部壁面滚动,支撑座架设在内拱棚的一侧,第二绕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保温毡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第二绕轴和第一绕轴固定连接,支撑座的壁面活动连接两个可相互靠近的挤压辊,保温毡穿过两个挤压辊的间隙,两个挤压辊能够挤压保温毡。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部为弧形杆体,导向部的外圆周面突出与内拱棚的支架,第一绕轴和第二绕轴均为圆柱体,第一绕轴能够在导向部的圆周面上滚动。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拱棚包括多根弧形杆体,弧形杆体埋设在地面上,弧形杆体的壁面铺设有薄膜,保温毡铺设在薄膜上方,内拱棚的两侧位置通过薄膜密封并设有门,弧形杆上还安装有喷淋管和补光灯。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拱棚靠近两侧的弧形杆均安装有相同的导向部,两个导向部共同支撑第一绕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绕卷机构还包括连接板、调节螺杆和托板,所述托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挤压辊与托板转动连接,连接板与支撑座滑动连接,调节螺杆与支撑座螺纹连接并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托板能够推动挤压辊靠近另一挤压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一个所述挤压辊与支撑座转动连接,另一挤压辊与托板转动连接,托板形成开口的弧形板,连接板与托板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的壁面安装有适配的螺纹套,调节螺杆与螺纹套螺纹连接,调节螺杆的端面与连接板的顶面转动连接,支撑座的壁面开设有限位连接板的滑槽,第一绕轴能够在滑槽内竖直滑移。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第一绕轴在导向部的弧面滑动,防止导向部与薄膜接触造成薄膜的划伤,尤其针对肚菌种植过程中,需要频繁收放保温毡的使用场景,延长薄膜的寿命,同时,也能够减少保温毡在收纳过程中的阻力,通过转动第二绕轴,第二绕轴的端面设置有把手,可转动把手带动第二绕轴旋转收纳保温毡,或者利用电机驱动第二绕轴旋转,保温毡被均匀缠绕在第二绕轴的壁面形成卷状,配合两个相互靠近的挤压辊挤压保温毡,在对外拱棚内喷水保湿降温后,便于挤出保温毡中多余的水分,便于后期再次铺设保温毡,同时减少弧形杆体的负载。

11、2.通过设置挤压辊,挤压辊不仅能够在保温毡绕卷收纳过程中挤出水分,同时,能够保障挤压辊和第二绕轴之间的保温毡处于绷直状态,绕卷后的紧实度更高,更加便于收纳,同时,配合第一绕轴,保温毡能够收纳过程中,不与地面接触拖拉,减少保温毡中粘附泥土杂质,延长保温毡的寿命。

12、3.通过设置调节螺杆,转动调节螺杆带动连接板在滑槽内竖直滑动,连接板带动托板上移,托板推动挤压辊靠近另一挤压辊,调整两个挤压辊的间距,根据保温毡的吸水量以及实际厚度调整,兼顾保温毡的脱水效果,同时防止两个挤压辊对保温毡的挤压力过大造成保温毡撕裂。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羊肚菌种植用双拱棚组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内拱棚(10);设置在内拱棚(10)外部的外拱棚(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拱棚(10)的外部铺设有保温毡,内拱棚(10)的外部设置有对保温毡收纳的绕卷机构,所述绕卷机构包括导向部(20)、第一绕轴(21)、支撑座(22)、第二绕轴(23)和挤压辊(24),所述导向部(20)通过螺栓与内拱棚(10)的支架锁紧,第一绕轴(21)能够在导向部(20)壁面滚动,支撑座(22)架设在内拱棚(10)的一侧,第二绕轴(23)与支撑座(22)转动连接,保温毡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第二绕轴(23)和第一绕轴(21)固定连接,支撑座(22)的壁面活动连接两个可相互靠近的挤压辊(24),保温毡穿过两个挤压辊(24)的间隙,两个挤压辊(24)能够挤压保温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种植用双拱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20)为弧形杆体,导向部(20)的外圆周面突出与内拱棚(10)的支架,第一绕轴(21)和第二绕轴(23)均为圆柱体,第一绕轴(21)能够在导向部(20)的圆周面上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种植用双拱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拱棚(10)包括多根弧形杆体,弧形杆体埋设在地面上,弧形杆体的壁面铺设有薄膜,保温毡铺设在薄膜上方,内拱棚(10)的两侧位置通过薄膜密封并设有门,弧形杆上还安装有喷淋管和补光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种植用双拱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拱棚(10)靠近两侧的弧形杆均安装有相同的导向部(20),两个导向部(20)共同支撑第一绕轴(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种植用双拱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卷机构还包括连接板(30)、调节螺杆(31)和托板(32),所述托板(32)与连接板(30)固定连接,挤压辊(24)与托板(32)转动连接,连接板(30)与支撑座(22)滑动连接,调节螺杆(31)与支撑座(22)螺纹连接并与连接板(30)转动连接,托板(32)能够推动挤压辊(24)靠近另一挤压辊(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羊肚菌种植用双拱棚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挤压辊(24)与支撑座(22)转动连接,另一挤压辊(24)与托板(32)转动连接,托板(32)形成开口的弧形板,连接板(30)与托板(32)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羊肚菌种植用双拱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2)的壁面安装有适配的螺纹套,调节螺杆(31)与螺纹套螺纹连接,调节螺杆(31)的端面与连接板(30)的顶面转动连接,支撑座(22)的壁面开设有限位连接板(30)的滑槽,第一绕轴(21)能够在滑槽内竖直滑移。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大棚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羊肚菌种植用双拱棚组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内拱棚;内拱棚的外部设置有对保温毡收纳的绕卷机构,绕卷机构包括导向部、第一绕轴、支撑座、第二绕轴和挤压辊,导向部通过螺栓与内拱棚的支架锁紧,第一绕轴能够在导向部壁面滚动,支撑座架设在内拱棚的一侧,第二绕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保温毡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第二绕轴和第一绕轴固定连接,第一绕轴在导向部的弧面滑动,防止导向部与薄膜接触造成薄膜的划伤,延长薄膜的寿命,也能够减少保温毡在收纳过程中的阻力,配合两个相互靠近的挤压辊挤压保温毡,便于挤出保温毡中多余的水分,便于后期再次铺设保温毡,同时减少弧形杆体的负载。

技术研发人员:扎西东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巴县半农半牧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