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

文档序号:37528675发布日期:2024-04-08 11:1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具体为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生态修复是指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态修复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使生态系统得到更好的改善。

2、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cn114679981a)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流生态修复治理的生态植被种植设备,涉及生态植被保护技术领域,包括水生植物浮盘,对称设置在水生植物浮盘两端的多功能种植筒通过一组伸缩杆固定设置在水生植物浮盘上表面,伸缩杆另一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固定环中心处设有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内部滑动设置有外套筒,外套筒一端设有钻头,钻头呈中空设置,外套筒另一端设有把手,钻头与外套筒的连接处设有松土组件。能够同步完成河流中水生植物的培养繁育以及河道河堤岸制备的种植培养,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3、该设备缺乏对水生植物生长引导,水生植物生长后可能会相互缠绕导致生长受到影响,并且无法水陆通用。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盘一,所述固定盘一上方设有固定盘二,所述固定盘一内部与所述固定盘二内部均贯穿开设有若干植被孔,所述固定盘一内部左右侧均贯穿固定有导杆,两个所述导杆顶端均贯穿至所述固定盘二上方,两个所述导杆均与所述固定盘二滑动连接,所述导杆外表面固定有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内部收卷有拉绳,两个所述拉绳底端均与所述固定盘二上表面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导杆外表面位于所述固定盘一下方固定有锚筒,所述锚筒外表面前后方均开设有两个外槽,所述锚筒外表面位于四个所述外槽下方均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部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顶部位于所述外槽内部固定有锚板,所述导杆内部上方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定有竖杆一,所述导杆内部下方设有竖杆二,所述竖杆二顶部与底部均固定有连块,上方的所述连块上表面与所述竖杆一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块前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底端转动连接有抵杆,四个所述抵杆相背端均贯穿至所述外槽内表面。

6、优选的,所述导杆底端为圆锥状结构。

7、优选的,所述锚板为圆弧状结构,且内侧与所述外槽内表面贴合。

8、优选的,所述锚板顶部开设有斜槽。

9、优选的,两个所述电动葫芦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10、(三)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植被底部设置锚筒、外槽、转槽、转块、锚板、竖杆一、滑块、竖杆二、连块、连杆、抵杆,使固定盘一固定在土壤表面,压迫植被根部附近土壤,防止植被被水流、强风卷动,连根拔起,提高植被存活率;通过设置固定盘二、导杆、电动葫芦、拉绳,使得根据植被生长速度,调节固定盘二高度,使得固定盘二对植被上方部分进行限位将,降低植被长歪、相互缠绕等情况发生,并且可以适用与水陆不同环境使用,适用性更强。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盘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一(1)上方设有固定盘二(2),所述固定盘一(1)内部与所述固定盘二(2)内部均贯穿开设有若干植被孔(3),所述固定盘一(1)内部左右侧均贯穿固定有导杆(4),两个所述导杆(4)顶端均贯穿至所述固定盘二(2)上方,两个所述导杆(4)均与所述固定盘二(2)滑动连接,所述导杆(4)外表面固定有电动葫芦(5),所述电动葫芦(5)内部收卷有拉绳(6),两个所述拉绳(6)底端均与所述固定盘二(2)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4)外表面位于所述固定盘一(1)下方固定有锚筒(7),所述锚筒(7)外表面前后方均开设有两个外槽(8),所述锚筒(7)外表面位于四个所述外槽(8)下方均开设有转槽(9),所述转槽(9)内部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转块(10),所述转块(10)顶部位于所述外槽(8)内部固定有锚板(11),所述导杆(4)内部上方滑动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底部固定有竖杆一(12),所述导杆(4)内部下方设有竖杆二(14),所述竖杆二(14)顶部与底部均固定有连块(15),上方的所述连块(15)上表面与所述竖杆一(12)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块(15)前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底端转动连接有抵杆(17),四个所述抵杆(17)相背端均贯穿至所述外槽(8)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4)底端为圆锥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板(11)为圆弧状结构,且内侧与所述外槽(8)内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板(11)顶部开设有斜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动葫芦(5)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态修复植被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盘一,所述固定盘一上方设有固定盘二,所述固定盘一内部与所述固定盘二内部均贯穿开设有若干植被孔,所述固定盘一内部左右侧均贯穿固定有导杆,两个所述导杆顶端均贯穿至所述固定盘二上方,两个所述导杆均与所述固定盘二滑动连接,所述导杆外表面固定有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内部收卷有拉绳,本技术通过在植被底部设置锚筒、外槽、转槽、转块、锚板、竖杆一、滑块、竖杆二、连块、连杆、抵杆,使固定盘一固定在土壤表面,压迫植被根部附近土壤,防止植被被水流、强风卷动,连根拔起,提高植被存活率,并且可以适用与水陆不同环境使用,适用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多兰,王虎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