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小麦穗部套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8416发布日期:2024-04-18 11:53阅读: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小麦穗部套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业技术工具,尤其涉及到小麦套袋的工具,具体是指一种便携式小麦穗部套袋装置。


背景技术:

1、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授粉情况是影响种子纯度的重要因素。小麦的花是两性花,雌雄蕊等长,且雌雄蕊基本同时成熟,因此小麦可以自花传粉,在风媒的作用下也可以异花传粉,但是如果出现了异花传粉,就会影响种子纯度。

2、为了避免小麦出现异花传粉的问题,通常在小麦的麦穗上套杂交袋,对外来花粉形成阻挡,从而防止异花传粉。但是,在对麦穗的套袋过程中,由于麦芒的存在,很难一次性使所有麦芒均进入杂交袋口内,从而容易导致对颖壳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小麦穗部套袋装置,属于套袋作业的辅助工具,给套袋工作提供方便,避免套袋时损伤颖壳。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便携式小麦穗部套袋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供麦穗通过的顶孔,壳体的底部设有供小麦茎秆通过的底孔,壳体的内腔与麦穗适配,壳体的外径与杂交袋的内孔适配,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宽度大于小麦茎秆的外径,条形孔分别与顶孔、底孔沿径向贯通。

3、本方案在使用时, 将壳体横向移动,使小麦茎秆经条形孔进入壳体内,然后向上移动壳体,使麦穗进入至壳体内,然后将杂交袋向下套设在壳体上,再将壳体向下移动出杂交袋,并横移离开茎秆,从而实现杂交袋的套设,由于杂交袋在套设过程中不与麦穗接触,避免了对颖壳的损坏。

4、作为优化,所述壳体的底部固设有底板,所述底孔开设在所述底板上,底板上还开设有连通底孔与条形孔的径向通道。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底板,提高了壳体的结构强度,避免在携带或使用过程中条形孔处出现过大的变形。

5、作为优化,所述底孔的孔径小于麦穗外廓所在圆的直径。本优化方案的设置,使得麦穗无法从底孔通过,在向上移动壳体时,方便控制壳体的移动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套袋效率。

6、作为优化,所述径向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底孔的直径。本优化方案的设置,利于避免由于径向通道过大而影响壳体强度。

7、作为优化,所述底孔、底板、壳体的轴向中心线重合。本优化方案的设置,在将壳体套设在麦穗时,使得麦穗在壳体中间位置,避免壳体将麦穗或茎秆折断。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套袋时,利用壳体先对麦穗形成防护,避免杂交袋与麦穗直接接触,从而防止了对颖壳的破坏,在套袋到位后,将壳体向下移动并横向移出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小麦穗部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2),壳体(2)的顶部设有供麦穗通过的顶孔,壳体(2)的底部设有供小麦茎秆通过的底孔(4),壳体(2)的内腔与麦穗适配,壳体(2)的外径与杂交袋的内孔适配,壳体(2)的侧壁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条形孔(1),所述条形孔(1)的宽度大于小麦茎秆的外径,条形孔(1)分别与顶孔、底孔沿径向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小麦穗部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底部固设有底板(3),所述底孔(4)开设在所述底板(3)上,底板(3)上还开设有连通底孔与条形孔的径向通道(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小麦穗部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孔(4)的孔径小于麦穗外廓所在圆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小麦穗部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通道(5)的宽度小于所述底孔(4)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小麦穗部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孔(4)、底板(3)、壳体(2)的轴向中心线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小麦穗部套袋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供麦穗通过的顶孔,壳体的底部设有供小麦茎秆通过的底孔,壳体的内腔与麦穗适配,壳体的外径与杂交袋的内孔适配,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宽度大于小麦茎秆的外径,条形孔分别与顶孔、底孔沿径向贯通。本技术的套袋装置在套袋时,利用壳体先对麦穗形成防护,避免杂交袋与麦穗直接接触,从而防止了对颖壳的破坏,在套袋到位后,将壳体向下移动并横向移出即可。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强,郝群群,付道林,张继发,肖艳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