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8914发布日期:2024-04-25 10:07阅读:8来源:国知局
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果穗收获机排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


背景技术:

1、玉米收获机的排杂装置用于将秆叶排出,同时与果穗分离。工作时,升运器将茎秆抛送至排杂装置的入口处,在排杂装置内的排杂辊的拉力下,茎秆向排杂装置的排杂口移动,同时茎秆上残留的果穗脱离并向下落出;在排杂装置内的排杂风机形成的风场作用下,杂叶向排杂装置的排杂口移动;最终,秆叶均从排杂装置的排杂口排出,脱离茎秆的果穗在入口处直接落出。同时,部分排杂装置采用切碎式风机排出秆叶。

2、现有的排杂装置,排杂效果受限于待处理秆叶的长度、粗细、干湿程度等。当遇到作业环境较潮湿、茎秆粗壮或上秆叶量较大时,排杂风机难以带动秆叶运动,排杂效率低;同时,切碎风机对于潮湿、粗壮的茎秆难以切碎。最终,易造成秆叶排出不畅,排杂口长时间堵塞的情况,影响正常收获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排杂装置的排杂效率,避免堵塞;尤其是当遇到作业环境较潮湿、茎秆粗壮或上秆叶量较大时,避免秆叶排出不畅,排杂口长时间堵塞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包括壳体、排杂风机,所述排杂风机连接于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有排杂辊和搅龙轴,所述排杂辊位于搅龙轴的前侧并可将物料向后输送;所述排杂风机的入口正对搅龙轴的一端并与壳体内连通;所述搅龙轴正对排杂风机的一端外周侧分布有切碎动刀,所述壳体上设有切碎定刀,切碎定刀位于排杂风机与搅龙轴之间并伸入壳体内。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5、采用本实用新型,在排杂辊及排杂风机的共同作用下,秆叶均进入到搅龙轴所在位置,通过搅龙轴将秆叶向排杂风机方向输送,通过切碎动刀与切碎定刀配合,实现了将秆叶全部切碎;由于秆叶切碎及流动性增强后进入排杂风机,方脱离搅龙轴,从而便于全部排出,提高了排杂效率,避免了秆叶排出不畅,排杂口长时间堵塞的情况。可有效应对当遇到作业环境较潮湿、茎秆粗壮或上秆叶量较大时的工况。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的后侧与后壳体的前侧连接,前壳体的前侧和下侧开口,后壳体的前侧和前部下侧开口;所述搅龙轴位于后壳体下侧开口处的后方,所述排杂辊设于前壳体内且高于搅龙轴的轴心,所述排杂风机与后壳体的侧壁连接。

8、升运器将秆叶抛出时,排杂辊可将长度大或粗壮的秆叶输送至搅龙轴处;下侧开口处可供果穗落出,同时保证了进入后壳体的空气流量大而且稳定,从而其余的茎秆和杂叶可在排杂风机的风场作用下进入后壳体。

9、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体的下侧开口处的后边缘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的上端高于搅龙轴的轴心且低于排杂辊。

10、导向板可防止果穗被抛送至后壳体内;当升运器将秆叶抛至导向板上时,果穗沿着导向板下落,茎秆和杂叶在排杂风机的吸力下沿导向板进入后壳体。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果穗挡板,果穗挡板与前壳体的侧壁以及后壳体的侧壁连接,果穗挡板沿前壳体的下侧开口处的相对两侧壁、以及后壳体的下侧开口处的相对两侧壁向下延伸。

12、便于防止果穗被升运器抛到排杂装置外。

13、进一步的,所述排杂风机包括外罩与转子,外罩固定于所述后壳体上,转子的一端与搅龙轴的一端同轴连接,转子的另一端与外罩通过轴承连接,搅龙轴的另一端与后壳体的侧壁通过轴承连接。

14、外罩与后壳体可制成一体,便于组装;且可同步驱动搅龙轴与排杂风机,节省驱动设备,占用空间小。

15、进一步的,所述转子包括转轴,转轴外周侧分布有风机叶片,每相邻的两片风机叶片之间连接设有加强板,转轴与所述搅龙轴一体成型连接。

16、便于加工,可将搅龙轴与风机转子同时安装在后壳体上,安装方便;通过加强板和筋板,提高了风机叶片和搅龙叶片的强度。

17、进一步的,所述排杂辊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以及从动辊均与前壳体的相对两侧壁通过轴承连接,主动辊的一端与从动辊的一端通过齿轮联接,主动辊的另一端伸出于前壳体外并设有第一输入链轮和输出链轮,所述搅龙轴远离排杂风机的一端伸出于后壳体外并设有第二输入链轮,输出链轮与第二输入链轮通过链传动联接,第一输入链轮通过链传动联接有驱动设备。

18、便于同时驱动排杂辊与搅龙轴,同时,搅龙轴与排杂风机的转子同轴连接,可同时驱动整个装置的所有运动部件,节省驱动设备,占用空间小。

19、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辊高于所述主动辊,所述主动辊的轴心高于搅龙轴的轴心;主动辊的外周侧与从动辊的外周侧分别分布有条形凸起。

20、便于将长度大或粗壮的秆叶输送至搅龙轴处,避免秆叶卡在壳体的顶部;通过条形凸起,增大了主动辊、从动辊对秆叶的输送能力,提高输送效率。

21、进一步的,所述切碎动刀的刀尖至搅龙轴轴心的距离小于所述切碎定刀的刀尖至搅龙轴轴心的距离。

22、搅龙轴带动切碎动刀转动时,切碎动刀的刀尖与切碎定刀的刀尖在搅龙轴的轴向投影上部分重合,便于充分将秆叶切碎,提高了排杂效率。

23、进一步的,所述搅龙轴上固定有动刀座,所述切碎动刀与动刀座通过可拆式连接;所述壳体上固定有定刀座,所述切碎定刀与定刀座通过可拆式连接。

24、可拆式连接可为螺栓连接,便于更换切碎动刀以及切碎定刀。



技术特征:

1.一种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排杂风机(3),所述排杂风机(3)连接于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有排杂辊和搅龙轴(4),所述排杂辊位于搅龙轴(4)的前侧并可将物料向后输送;所述排杂风机(3)的入口正对搅龙轴(4)的一端并与壳体内连通;所述搅龙轴(4)正对排杂风机(3)的一端外周侧分布有切碎动刀(5),所述壳体上设有切碎定刀(6),切碎定刀(6)位于排杂风机(3)与搅龙轴(4)之间并伸入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1)和后壳体(2),前壳体(1)的后侧与后壳体(2)的前侧连接,前壳体(1)的前侧和下侧开口,后壳体(2)的前侧和前部下侧开口;所述搅龙轴(4)位于后壳体(2)下侧开口处的后方,所述排杂辊设于前壳体(1)内且高于搅龙轴(4)的轴心,所述排杂风机(3)与后壳体(2)的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2)的下侧开口处的后边缘设有导向板(7),导向板(7)的上端高于搅龙轴(4)的轴心且低于排杂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果穗挡板(8),果穗挡板(8)与前壳体(1)的侧壁以及后壳体(2)的侧壁连接,果穗挡板(8)沿前壳体(1)的下侧开口处的相对两侧壁、以及后壳体(2)的下侧开口处的相对两侧壁向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杂风机(3)包括外罩与转子,外罩固定于所述后壳体(2)上,转子的一端与搅龙轴(4)的一端同轴连接,转子的另一端与外罩通过轴承连接,搅龙轴(4)的另一端与后壳体(2)的侧壁通过轴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轴,转轴外周侧分布有风机叶片(9),每相邻的两片风机叶片(9)之间连接设有加强板(10),转轴与所述搅龙轴(4)一体成型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杂辊包括主动辊(12)和从动辊(13),主动辊(12)以及从动辊(13)均与前壳体(1)的相对两侧壁通过轴承连接,主动辊(12)的一端与从动辊(13)的一端通过齿轮联接,主动辊(12)的另一端伸出于前壳体(1)外并设有第一输入链轮(14)和输出链轮(15),所述搅龙轴(4)远离排杂风机(3)的一端伸出于后壳体(2)外并设有第二输入链轮(16),输出链轮(15)与第二输入链轮(16)通过链传动联接,第一输入链轮(14)通过链传动联接有驱动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13)高于所述主动辊(12),所述主动辊(12)的轴心高于搅龙轴(4)的轴心;主动辊(12)的外周侧与从动辊(13)的外周侧分别分布有条形凸起(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碎动刀(5)的刀尖至搅龙轴(4)轴心的距离小于所述切碎定刀(6)的刀尖至搅龙轴(4)轴心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龙轴(4)上固定有动刀座(18),所述切碎动刀(5)与动刀座(18)通过可拆式连接;所述壳体上固定有定刀座(19),所述切碎定刀(6)与定刀座(19)通过可拆式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搅龙切碎式排杂装置,包括壳体、排杂风机,所述排杂风机连接于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有排杂辊和搅龙轴,所述排杂辊位于搅龙轴的前侧并可将物料向后输送;所述排杂风机的入口正对搅龙轴的一端并与壳体内连通;所述搅龙轴正对排杂风机的一端外周侧分布有切碎动刀,所述壳体上设有切碎定刀,切碎定刀位于排杂风机与搅龙轴之间并伸入壳体内。采用本技术,通过搅龙轴将秆叶向排杂风机方向输送,通过切碎动刀与切碎定刀配合,实现了将秆叶全部切碎;从而便于全部排出,提高了排杂效率,避免了秆叶排出不畅,排杂口长时间堵塞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良,李毅,杨前锋,丁和平,耿全,张传磊,刘保腾,吕强强,陈卓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9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