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秧盘回收,具体为一种抛秧机空盘摩擦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抛秧机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机械,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水稻有序抛秧。这种机械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水稻的种植质量,增加产量,此外,抛秧机还具有分蘖早、分蘖节位低、分蘖多的优势,有效解决了传统插秧方法存在的缓苗期长、返青慢、分蘖晚等问题。
2、现有的抛秧机需要装载在可以在水田行走的小车上,以实现边走边抛秧的效果,由于小车上位置有限,且抛秧机与小车底板间距较小,抛秧机在将空秧盘排出后直接落在抛秧机下方,需要人工收取空秧盘,否则很快就会在造成空秧盘堆积堵塞住抛秧机的排秧盘孔,即在进行抛秧时需要一个辅助人员在车上手动收集空秧盘,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秧机空盘摩擦回收装置,包括位于抛秧机下方的右传送机,两个摩擦轮组为一对,若干对摩擦轮组组成一个弧形,导向条从若干对摩擦轮组之间的缝隙穿过,所述导向条顶端下方位置固定的安装有收集袋;
2、所述摩擦轮组包括轴杆,所述轴杆上套接有两个摩擦轮及齿轮,同一对中同一侧的两个摩擦轮间距小于秧盘的厚度,内侧摩擦轮组两两相邻的齿轮和外侧摩擦轮组两两相邻的齿轮分别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外电机与内侧摩擦轮组中一个轴杆传动连接,内电机与外侧摩擦轮组中一个轴杆传动连接。
3、优选的,还包括左传送机和平移机构,所述左传送机位于抛秧机下方,所述右传送机位于所述左传送机侧面,所述平移机构位于所述左传送机和右传送机上方用于将秧盘从左传送机移动至右传送机上,所述左传送机尾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后挡板,所述右传送机远离左传送机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侧挡板。
4、优选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直线模组、伸缩缸、接触件,所述直线模组位置固定的位于所述左传送机和右传送机上方,所述直线模组的驱动端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方向竖直的伸缩缸,所述接触件固定安装于伸缩缸的驱动端。
5、优选的,所述伸缩缸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直线模组驱动端相对的两侧,所述接触件位于所述直线模组正下方并与两个伸缩缸固定连接,所述接触件底部部分为两个相互平行的直杆,两个直杆的间距为秧盘中同一排中两个凸起的倍数、最大间距不超过秧盘宽度。
6、优选的,所述平移机构还包括导向管和导向柱,所述导向管固定于直线模组的驱动端,所述导向柱固定于所述伸缩缸的驱动端且一端穿过导向管,所述导向柱与导向管相适配且导向柱呈竖直状。
7、优选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摩擦轮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收集袋固定安装于支架上且顶部呈开口状,所述收集袋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8、优选的,所述导向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条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导向条的间距小于秧盘宽度,所述导向条位于若干对摩擦轮组之间的缝隙中靠外侧摩擦轮组的一侧。
9、优选的,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摩擦轮组之间部分的导向条的长度小于秧盘的长度。
10、优选的,所述外电机和内电机的转速相同驱动方向相反。
11、本实用新型具如下有益效果:
12、空秧盘落在右传送机上后,通过右传送机将空秧盘移动到最下方的一对摩擦轮组之间的缝隙,所述摩擦轮组转动将空秧盘夹住并沿导向条的长度方向移动,空秧盘移动到另一对摩擦轮组后被另一对摩擦轮组夹住继续移动,直至空秧盘到达导向条的顶端从导向条的顶端落下至收集袋内,即可完成空秧盘的回收,全程无需人工参与,省时省力,且空秧盘不会在抛秧机下方堆积,避免抛秧机出盘口堵塞或者卡住。
1.一种抛秧机空盘摩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抛秧机下方的右传送机(2),两个摩擦轮组(4)为一对,若干对摩擦轮组(4)组成一个弧形,导向条(5)从若干对摩擦轮组(4)之间的缝隙穿过,所述导向条(5)顶端下方位置固定的安装有收集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秧机空盘摩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传送机(1)和平移机构(3),所述左传送机(1)位于抛秧机下方,所述右传送机(2)位于所述左传送机(1)侧面,所述平移机构(3)位于所述左传送机(1)和右传送机(2)上方用于将秧盘从左传送机(1)移动至右传送机(2)上,所述左传送机(1)尾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后挡板(101),所述右传送机(2)远离左传送机(1)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侧挡板(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秧机空盘摩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3)包括直线模组(301)、伸缩缸(302)、接触件(303),所述直线模组(301)位置固定的位于所述左传送机(1)和右传送机(2)上方,所述直线模组(301)的驱动端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方向竖直的伸缩缸(302),所述接触件(303)固定安装于伸缩缸(302)的驱动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秧机空盘摩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缸(30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直线模组(301)驱动端相对的两侧,所述接触件(303)位于所述直线模组(301)正下方并与两个伸缩缸(302)固定连接,所述接触件(303)底部部分为两个相互平行的直杆,两个直杆的间距为秧盘中同一排中两个凸起的倍数、最大间距不超过秧盘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秧机空盘摩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3)还包括导向管(305)和导向柱(306),所述导向管(305)固定于直线模组(301)的驱动端,所述导向柱(306)固定于所述伸缩缸(302)的驱动端且一端穿过导向管(305),所述导向柱(306)与导向管(305)相适配且导向柱(306)呈竖直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秧机空盘摩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9),所述摩擦轮组(4)安装于所述支架(9)上,所述收集袋(8)固定安装于支架(9)上且顶部呈开口状,所述收集袋(8)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秧机空盘摩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条(5)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导向条(5)的间距小于秧盘宽度,所述导向条(5)位于若干对摩擦轮组(4)之间的缝隙中靠外侧摩擦轮组(4)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秧机空盘摩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摩擦轮组(4)之间部分的导向条(5)的长度小于秧盘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秧机空盘摩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机(6)和内电机(7)的转速相同驱动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