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透气降温的连栋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8936发布日期:2024-05-20 12:0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透气降温的连栋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用大棚,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透气降温的连栋大棚。


背景技术:

1、 大棚是种植鲜花的必备设施,能防止外界环境改变和恶劣气候对鲜花成长造成的影响,利用大棚培育鲜花不但可以提高鲜花质量,加快生长速度,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传统鲜花种植大棚多为圆弧形棚顶,其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棚内的湿度大,很容易造成棚内养殖困难,通常在圆弧形棚顶两侧半坡面上设有窗口,窗口的开口沿弧形顶面上下卷膜开启对大棚起到较为有效的降温作用,然而,在多雨天气,需要及时关闭窗口,防止雨水及雨滴溅起的泥土携带病菌侵染鲜花,但关闭窗口,大棚内的温度远高于大棚外的温度,而雨天的光照强度只有晴天的1/10,即3000 ~5000勒克斯,在这样的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非常微弱,甚至不足以维持呼吸作用的消耗。故在雨水不断、棚内光线较弱的夏季,不能将棚内通风口完全关闭,要保持棚内通畅,使棚内温度与外界温度保持一致,避免棚内温度过高导致有机养分过度消耗,对植物生长造成极大危害,就需要在雨停时及时卷膜开窗,但如果下雨持续时间长,即使及时卷膜也很难保证棚内外温度的平衡,且需要工作人员实时关注天气。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透气降温的连栋大棚,解决了现有鲜花种植大棚往往会出现排湿性差、阴雨天无法通风,导致鲜花病害和虫害难以管控,鲜花产量、质量

2、降低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透气降温的连栋大棚,包括门、固定支架、弧形棚顶1,覆盖于其上的棚膜和卷膜机构2,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左右两侧对称等距分布的立柱3和位于立柱上端的横杆4,在两侧的立柱3上端设有排水天沟槽5,由两栋以上大棚共用一侧立柱形成连栋大棚。

4、所述弧形顶棚3两侧半坡面上设有第一天窗6和第二天窗7,两侧天窗处分别设置有自动卷膜机构2,能够根据需要分别进行收卷通风,且两侧天窗底部距离弧形顶棚3底部的距离为30—50cm。所述弧形顶棚3上位于第二天窗7上部设有遮雨棚8,遮雨棚8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天窗7的投影面积,并且遮雨棚8与弧形顶棚3弧形面之间形成一定的开放空间。

5、所述遮雨棚8包括固定杆9、拉杆10、支撑杆11、竖杆12和窗膜13,所述固定杆9和支撑杆11均平行于弧形顶棚3长度方向排布,固定杆9固定于弧形顶棚3外表面一侧的弧形的上拱杆14上,排水天沟槽5上设有竖杆12,支撑杆11高度低于固定杆9,使连接支撑杆11和固定杆9的拉杆10形成朝向排水天沟槽5的一端向下倾斜10—15°的结构,下倾的一端固定支撑在位于排水天沟槽5内的支撑杆11,拉杆10上表面固定覆盖有透明窗膜13。

6、大棚棚顶的下部依次设置有能覆盖整个棚区的遮阴网层15,保暖层16和综合层17,可根据需要收卷或铺开各层,以适应不同的天气状况。

7、有益效果:①本实用新型天窗上的卷膜通过卷膜机构2卷开,弧形顶棚3呈常开状态,聚积在大棚内的热量可以排出,在高温天气可以对大棚起到较为有效的降温作用, 使大棚内的温度适宜;如遇降雨天气,操作卷膜机构2关闭第一天窗6,由于遮雨棚8位于第二天窗7上方,且遮雨棚8与第二天窗7竖直方向形成开放空间,可以及时、有效地遮挡雨水同时不影响通风;特别是在高温多雨季节,不必频繁卷放卷膜,使其保持常开状态,利用遮雨棚8即可达到遮挡雨水的目的,避免出现因频繁卷放而导致其变形、破裂的情形。

8、②遮雨棚8沿着弧形的上拱杆上倾斜向排水天沟槽5一侧进行铺设,有利于排水,可以减轻遮雨棚8的负重变形,避免因积水而使遮雨棚8破裂。而需要保温时放下卷膜即可,操作方便,使用灵活,满足鲜花的不同需要,棚内遮阴网层、保暖层和综合层的设置,能根据需要进行遮阴或保暖,满足不同天气情况大棚对温度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透气降温的连栋大棚,包括门、固定支架、弧形棚顶(1),覆盖于其上的棚膜和卷膜机构(2),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左右两侧对称等距分布的立柱(3)和位于立柱上端的横杆(4),在两侧的立柱(3)上端设有排水天沟槽(5),由两栋以上大棚共用一侧立柱形成连栋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棚顶(1)两侧半坡面上设有第一天窗(6)和第二天窗(7),两侧天窗处分别设置有自动卷膜机构(2),且两侧天窗底部距离弧形棚顶(1)底部的距离为30—50cm;所述弧形棚顶(1)上位于第二天窗(7)上部设有遮雨棚(8),遮雨棚(8)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天窗(7)的投影面积,并且遮雨棚(8)与弧形棚顶(1)弧形面之间形成一定的开放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透气降温的连栋大棚,其特征在于:大棚弧形棚顶(1)的下部依次设置有能覆盖整个棚区的遮阴网层(15),保暖层(16)和综合层(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透气降温的连栋大棚,包括固定支架、弧形棚顶(1),弧形顶棚(3)两侧半坡面上设有第一天窗(6)和第二天窗(7),两侧天窗处分别设置有自动卷膜机构(2),天窗底部距离弧形顶棚(3)底部的距离为30—50cm;弧形顶棚(3)上位于第二天窗(7)上部设有遮雨棚(8),遮雨棚(8)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天窗(7)的,且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开放空间。本技术天窗可在高温天气对大棚起到降温作用,如遇降雨天气,操作卷膜机构(2)关闭第一天窗(6),由于遮雨棚(8)位于第二天窗(7)上方,且遮雨棚(8)与第二天窗(7)竖直方向形成开放空间,可以及时有效地遮挡雨水同时不影响通风。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富,胡颖,胡丽琴,丁丽存,马明德,解红,马红芸,杨强,杨昭,代刚,吴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5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