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洲凤仙花的化学诱变方法

文档序号:37497921发布日期:2024-04-01 14:0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洲凤仙花的化学诱变方法

本发明属于定向诱变,具体涉及一种非洲凤仙花的化学诱变方法。


背景技术:

1、植物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或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植物新品种的技术。常见的育种方法:引种驯化、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其中以化学诱变具有更为简单、快速、高效,且成本低等特点而广受欢迎。化学诱变剂通常是指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的物质。目前已知的化学诱变剂达上百种,常见的有秋水仙素、氟乐灵、氨磺乐灵和ems等。魏尊苗等(2022)用秋水仙素对油莎豆块茎进行处理,获得了淀粉和总糖含量高的材料;储丽红等(2014)用氟乐灵和氨磺乐灵处理后获得了多倍体的安祖花组培苗;王炜等(2023)用ems诱导胡麻品种陇亚10号获得了31份与原野生型明显不同的种质材料。花卉育种最主要的追求目标是“新、优、奇、特”,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2、目前,国内外有关凤仙花诱变育种相关报道极少,陈德灿等(2006)、李海涛等(2006)和汤泽生等(2006)对航天诱变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sp3代子叶、sp2代叶片形状及形态变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赵曼祯(2010)通过对传统中国凤仙花(i.balsamina)进行离子注入,经过多次育苗改良选育出了‘春霞’与‘朝阳’两个品种。非洲凤仙(impatienswalleriana)作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因其花大色艳、花形奇特、花量大、花期长、适应性广等特点,现被广泛应用于花坛花境、公园道路绿化美化、盆栽、室内观赏等领域,是集绿化、美化及生态价值于一身的观赏花卉。迄今国内外尚未见有关非洲凤仙化学诱变育种的相关报道。

3、参考文献:

4、陈德灿,汤泽生,杨军.航天诱导凤仙花sp3代子叶变化的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03):202-206.

5、储丽红,彭佳佳,王钊等.氨磺灵、氟乐灵和秋水仙素诱导安祖花多倍体的研究[j].园艺学报,2014,41(11):2275-2280.

6、李海涛,汤泽生,陈蜀等.航天诱变凤仙花sp2代叶片形状变异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34(10):178-180.

7、汤泽生,杨军,陈德灿等.航天诱变凤仙花sp2代形态变异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6(01):31-34.

8、王炜,陈军,陈琛等.ems诱变创制胡麻新种质的研究[j].核农学报,2023,37(10):1931-1937.

9、魏尊苗,刘佳遥,程艳等.秋水仙素诱变对油莎豆出苗率及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22,51(11):50-55.

10、赵曼祯.“离子注入”诱变中国凤仙花[j].中国花卉园艺,2010(06):20-22.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洲凤仙花的化学诱变方法,为非洲凤仙的唇瓣变异及定向变异提供了一定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同时对凤仙花化学诱变育种、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洲凤仙花的化学诱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氟乐灵溶液浸泡露白的非洲凤仙花种子,流水清洗后播种,经筛选后得诱变的非洲凤仙花新品种/品系。

3、优选的,所述氟乐灵溶液中氟乐灵的浓度为40~80mg/l。

4、优选的,所述氟乐灵溶液浸泡露白的非洲凤仙花种子的时间为12~48h。

5、优选的,所述露白的非洲凤仙花种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清水冲洗非洲凤仙花种子30min后,清水浸泡待萌芽后获得露白种子。

6、优选的,所述播种包括播种于培养土中,进行日常管理;待苗长出2~3片真叶时,带土定植长大后统计其成活株数。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学诱变方法在诱变得到唇瓣变异的非洲凤仙花新品种/品系的应用。

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诱变产生唇瓣变异的非洲凤仙花新品种/品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氟乐灵配制成40~80mg/l的溶液,浸泡露白的非洲凤仙花种子12~48h;流水清洗后播种处理后的种子,待植株开花时筛选唇瓣变异的非洲凤仙花新品种/品系。

9、优选的,所述氟乐灵的溶液浓度为60mg/l。

10、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洲凤仙花的化学诱变方法,以氟乐灵为诱变剂,以非洲凤仙花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诱导,筛选和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非洲凤仙花新品种,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不同类型凤仙花的市场需求。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氟乐灵为实验组,以秋水仙素和水作为对照组,对非洲凤仙种子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氟乐灵可使非洲凤仙产生多个唇瓣变异的新性状,其中以60mg/l氟乐灵处理24h露白种子,其变异率高达65.38%,效果最佳,可作为唇瓣变异的定向变异诱变剂。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洲凤仙花的化学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氟乐灵溶液浸泡露白的非洲凤仙花种子,流水清洗后播种,经筛选后得诱变的非洲凤仙花新品种/品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乐灵溶液中氟乐灵的浓度为40~80m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化学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乐灵溶液浸泡露白的非洲凤仙花种子的时间为12~4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露白的非洲凤仙花种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清水冲洗非洲凤仙花种子30min后,清水浸泡待萌芽后获得露白种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诱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包括播种于培养土中,进行日常管理;待苗长出2~3片真叶时,带土定植长大后统计其成活株数。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化学诱变方法在诱变得到唇瓣变异的非洲凤仙花新品种/品系的应用。

7.一种诱变产生唇瓣变异的非洲凤仙花新品种/品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氟乐灵配制成40~80mg/l的溶液,浸泡露白的非洲凤仙花种子12~48h;流水清洗后播种处理后的种子,待植株开花时筛选唇瓣变异的非洲凤仙花新品种/品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乐灵的溶液浓度为60mg/l。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洲凤仙花的化学诱变方法,属于定向诱变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非洲凤仙种子为材料,采用多种试剂对其进行处理,如氟乐灵、秋水仙素和水,结果显示经氟乐灵处理后,可使非洲凤仙产生多个唇瓣变异的新性状,其中以60mg/L氟乐灵处理24h露白种子,其变异率高达65.38%,效果最佳。该研究结果为非洲凤仙的唇瓣变异及定向变异提供了一定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同时对凤仙花化学诱变育种、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泉,瞿素萍,陈心仪,黄美娟,贺海皓,贺小帅,闻永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