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蛙共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2945发布日期:2024-03-01 12:0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稻田养蛙共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稻田养蛙,具体涉及稻田养蛙共生系统。


背景技术:

1、稻田养蛙共生系统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青蛙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旨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在实际应用中,稻田养蛙共生系统具有环保优势;

2、然而,稻田养蛙共生系统中,无法对稻田中青蛙排泄物进行监测,在实际应用中,进而无法获取对应稻田内排泄物的量超出阈值的对应时长,进而无法预测的排泄物超标时间,导致稻田中出现排泄物超标的情况,影响稻田养蛙共生系统中的水质,对稻和蛙生长造成影响,基于此,提出一种稻田养蛙共生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稻田养蛙共生系统,解决了无法获取对应稻田内排泄物的量超出阈值的对应时长,进而无法预测的排泄物超标时间,导致稻田中出现排泄物超标的情况,影响稻田养蛙共生系统中的水质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稻田养蛙共生系统,包括:

4、数据分析模块:从稻田中随机选择一块区域作为对照区域,对照区域内的蛙的数量和每天的排泄物重量进行分析,计算获得蛙的标准排泄速率;

5、蛙密度获取模块,从稻田中划分几个矩形区域作为密度分区域,获取各个密度分区域内的蛙的数量和对应的宽度、长度、水深,计算得到稻田对应的蛙密度;

6、稻田体积获取模块:获取稻田对应的最大外接矩形的长和宽,以及标准深度值,然后计算得到稻田的体积;

7、稻田蛙量获取模块:通过稻田体积、青蛙密度和清洁时长预测模块计算得到稻田蛙量;

8、清洁时长预测模块:根据稻田蛙量和青蛙排泄速率计算得到稻田对应的蛙排泄物的清洁时长,并将其输出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获得对照区域内蛙的标准排泄速率的具体方式为:

10、将预设时间a内每天的蛙的排泄物重量记为ca,根据公式|ca-cp|≤y1筛选出ca中满足条件的数据,并将其标记为d i,如果i≥y2,则将cp作为蛙每天的标准排泄重量p1,如果i<y2,则计算蛙的排泄物重量ca的标准差w,如果w≤y3,则将cp作为蛙每天的标准排泄重量p1,如果w>y3,则按照|ca-cp|从大到小的顺序删除对应的ca的值,直至满足w>y3,并将删除的ca的数量标记为d,如果d/a>β1,则将cp作为蛙每天的标准排泄重量p1,如果d/a≤β1,则将的ca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作为蛙每天的标准排泄重量p1,通过公式(p1/b)×β2=v,计算获得蛙的排泄速率v,其中b为对照区域内的蛙的数量,y1、y2和y3为预设值,β1预设系数β1=0.951,β2为修正系数β2=0.9872。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获得稻田对应的蛙密度的具体方式为:

12、从稻田中随意划定几块矩形区域为密度分区域,并记录每个密度分区域内的蛙的数量,获取每个密度分区域的宽度、长度和水深的数据,将每个密度分区域分贝对应的宽度、长度和水深之间的乘积作为每个密度分区域内分别对应区域体积,将每个密度分区域的蛙的数量与对应密度分区域的体积之间的比值标记为蛙每个密度分区域分别对应的蛙的密度gj,其中j为密度分区域的对应的数量,j≥1;

13、根据公式|gj-gp|≤y4筛选出gj中满足条件的数据,并将其标记为gn,如果n≥y4,则将gp作为稻田的蛙密度l,如果n<y4,则通过计算公式l(gmax+gmin)/2,获得稻田的蛙密度l。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获取稻田对应的最大外接矩形的具体方式为:

15、通过人工测量或者使用遥感技术等方式获取到稻田的边界点坐标数据,将边界点按照顺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多边形,计算多边形的四个顶点坐标,即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根据这四个顶点坐标,计算出最大外接矩形的长和宽,最大外接矩形的长为两个对角线中较长的一条,宽为两个对角线中较短的一条。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获取稻田对应的标准深度值的具体方式为:

17、通过人工测量稻田多处的深度值,然后取其均值为稻田对应的标准深度值。

1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获取稻田体积的具体方式为:

19、将稻田对应的最大外接矩形的长、宽和对应的标准深度值之间的乘积标记为获取稻田体积bd。

2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获得稻田蛙量的具体方式为:

21、通过公式(bd×l)×β5=ws,计算获得稻田蛙量ws,其中β5为修正系数,β5=0.899。

2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计算获得稻田对应的蛙排泄物的清洁时长的具体方式为:

23、计算获得满足公式(ws×v×qt)/bd≥y5,的qt对应的值,并将其标记为蛙排泄物的清洁时长qt,其中y5为预设值。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5、本发明,通过蛙数量和每只蛙的排泄物速率以及对应的时长,获取对应稻田内排泄物的量超出阈值的对应时长,达到对稻田内蛙的排泄物超标时间的预测,根据预测的排泄物超标时间,提醒农民采取清理措施,解决了稻田养蛙共生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排泄物清洁问题,帮助农民合理安排清洁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蛙类生存环境的保护。



技术特征:

1.稻田养蛙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养蛙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得对照区域内蛙的标准排泄速率的具体方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田养蛙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得稻田对应的蛙密度的具体方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稻田养蛙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稻田对应的最大外接矩形的具体方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稻田养蛙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稻田对应的标准深度值的具体方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稻田养蛙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稻田体积的具体方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稻田养蛙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得稻田蛙量的具体方式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稻田养蛙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获得稻田对应的蛙排泄物的清洁时长的具体方式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稻田养蛙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显示模块用于将清洁时长qt显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稻田养蛙共生系统,涉及稻田养蛙技术领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蛙密度获取模块、稻田体积获取模块、稻田蛙量获取模块和清洁时长预测模块;解决了无法获取对应稻田内排泄物的量超出阈值的对应时长,进而无法预测的排泄物超标时间,导致稻田中出现排泄物超标的情况,影响稻田养蛙共生系统中的水质的技术问题;通过蛙数量和每只蛙的排泄物速率以及对应的时长,获取对应稻田内排泄物的量超出阈值的对应时长,达到对稻田内蛙的排泄物超标时间的预测,根据预测的排泄物超标时间,提醒农民采取清理措施,解决了稻田养蛙共生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排泄物清洁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武建平,卜伟绍,翦晓红,陆君,马力,陈云波,吴成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和县山区水产养殖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