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的舍格伦综合征新型模型小鼠

文档序号:37784463发布日期:2024-04-30 16:5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发的舍格伦综合征新型模型小鼠

本发明属于医学动物实验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发的舍格伦综合征新型模型小鼠。


背景技术:

1、舍格伦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在患者身上模拟疾病的动物模型的发展不仅对于了解ss的生物学,而且对于验证实验性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模型是最广泛使用的ss模型之一。这些小鼠在唾液腺和血清中出现与ss患者相似的年龄依赖性组织病理学变化。虽然nod小鼠涎腺炎的发展可能伴随着唾液腺功能的丧失,但据报道这种ss样表型是不稳定的;

2、近年来发展了其他几种模型,每种模型都显示了ss的不同方面。在所有这些模型中,一个共同的主题是炎症浸润和分泌功能障碍。为此,提出一种ss新型模型小鼠esr1敲除鼠,使其能够表达许多与ss相关的条件,为研究ss的多个方面提供有用的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发的舍格伦综合征新型模型小鼠,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一种自发的舍格伦综合征新型模型小鼠,包括利用crispr/cas技术,设计sgrna,通过应用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esr1基因敲除小鼠,评价esr1信号在舍格伦综合征形成中的作用,构建esr1基因敲除c57bl/6j-esr1em1c/cya鼠,检测esr1基因敲除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的唾液腺生理病理指标,评价esr1基因敲除小鼠的唾液腺损伤和系统损伤,将小鼠麻醉眼球取血及取下颌下腺组织,用于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法测定。

3、优选的,唾液流率和水消耗评估实验具体为:用40mg/kg戊巴比妥钠腹膜内给药常规麻醉小鼠,皮下注射1.0mg/kg毛果芸香碱,使用预先称重的棉片从口腔中收集唾液,间隔5分钟,总共30分钟,再次称重棉片,唾液分泌指数通过增加量mg/体重g计算。

4、优选的,所述h&e染色实验具体为:使用二甲苯对每个5μm的颌下腺切片脱蜡,再使用梯度乙醇水合颌下腺切片,用h&e试剂染色颌下腺,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查颌下腺的组织形态。

5、优选的,所述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具体为:将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制备为5μm组织切片,再将组织切片在二甲苯中脱蜡,并在乙醇梯度中水合,用蒸馏水冲洗后,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被氧化氢溶液阻断,将组织切片与一抗esr1(1:200)、aqp5(1:200)、ro/ssa(1:500)和la/ssb(1:500)在4℃下孵育过夜,然后将组织切片与山羊抗兔igg抗体在室温下孵育60分钟,切片在分级乙醇系列中脱水,并用中性树脂密封,最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阳性染色细胞。

6、优选的,所述elisa检测实验具体为:离心获取小鼠血清,取出所需的预包被板条,标准品孔和空白孔每孔加入100μl的calibrator diluent,样品孔孔中加血清样品50μl,再向每孔中加入50μl的biotin-conjugate,粘上封板膜,室温孵育2h,孵育结束后用washbuffer洗3次,甩干,每孔加入100μl的streptavidin-hrp,室温孵育1h,wash buffer洗3次,甩干,每孔加入100μl tmb substrate solution室温30min,再加10μl终止液,酶标仪450nm处读取od值。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本发明通过构建esr1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esr1信号在舍格伦综合征形成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模型,检测esr1基因敲除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的唾液腺生理病理指标,评价了esr1基因敲除小鼠的唾液腺损伤和系统损伤,同时将小鼠麻醉眼球取血及取下颌下腺组织,用于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法测定,为研究舍格伦综合征ss提供了实验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发的舍格伦综合征新型模型小鼠,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crispr/cas技术,设计sgrna,通过应用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esr1基因敲除小鼠,评价esr1信号在舍格伦综合征形成中的作用,构建esr1基因敲除c57bl/6j-esr1em1c/cya鼠,检测esr1基因敲除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的唾液腺生理病理指标,评价esr1基因敲除小鼠的唾液腺损伤和系统损伤,将小鼠麻醉眼球取血及取下颌下腺组织,用于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法测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发的舍格伦综合征新型模型小鼠,其特征在于:唾液流率和水消耗评估实验具体为:用40mg/kg戊巴比妥钠腹膜内给药常规麻醉小鼠,皮下注射1.0mg/kg毛果芸香碱,使用预先称重的棉片从口腔中收集唾液,间隔5分钟,总共30分钟,再次称重棉片,唾液分泌指数通过增加量mg/体重g计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发的舍格伦综合征新型模型小鼠,其特征在于:所述h&e染色实验具体为:使用二甲苯对每个5μm的颌下腺切片脱蜡,再使用梯度乙醇水合颌下腺切片,用h&e试剂染色颌下腺,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查颌下腺的组织形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发的舍格伦综合征新型模型小鼠,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具体为:将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制备为5μm组织切片,再将组织切片在二甲苯中脱蜡,并在乙醇梯度中水合,用蒸馏水冲洗后,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被氧化氢溶液阻断,将组织切片与一抗esr1(1:200)、aqp5(1:200)、ro/ssa(1:500)和la/ssb(1:500)在4℃下孵育过夜,然后将组织切片与山羊抗兔igg抗体在室温下孵育60分钟,切片在分级乙醇系列中脱水,并用中性树脂密封,最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阳性染色细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发的舍格伦综合征新型模型小鼠,其特征在于:所述elisa检测实验具体为:离心获取小鼠血清,取出所需的预包被板条,标准品孔和空白孔每孔加入100μl的calibrator diluent,样品孔孔中加血清样品50μl,再向每孔中加入50μl的biotin-conjugate,粘上封板膜,室温孵育2h,孵育结束后用wash buffer洗3次,甩干,每孔加入100μl的streptavidin-hrp,室温孵育1h,wash buffer洗3次,甩干,每孔加入100μltmb substrate solution室温30min,再加10μl终止液,酶标仪450nm处读取od值。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学动物实验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发的舍格伦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新型模型小鼠,包括利用CRISPR/Cas技术,设计sgRNA,通过应用高通量电转受精卵方式,获得ESR1基因敲除小鼠;本发明通过构建ESR1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ESR1信号在舍格伦综合征形成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模型,检测ESR1基因敲除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的唾液腺生理病理指标,评价了ESR1基因敲除小鼠的唾液腺损伤和系统损伤,同时将小鼠麻醉眼球取血及取下颌下腺组织,用于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法测定,为研究舍格伦综合征提供了实验方式。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陈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