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及其制备方法、食用菌无土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7516443发布日期:2024-04-01 14:2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及其制备方法、食用菌无土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土栽培,具体而言,涉及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及其制备方法、食用菌无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无土栽培中基质栽培是常见的一种模式,适合于种植食用菌、瓜果蔬菜等。基质栽培时,基质的用量比较大,所占的投入成本较高,但有时并不是基质本身价格高,而是体积大,运输的成本高,因而,为了节省种植成本,需要尽可能地选择当地有的资源制作成栽培基质。

2、无土栽培时,基质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最基础的一个方面是基质要固定根系,栽苗后不能损伤根系;另一个方面是种植过程中要不断浇水施肥,使基质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和透气性。目前,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农业废弃物的基质化利用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现有的以传统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获得的基质,还存在养分失衡、保水性差和透气性差等问题,使用这些基质培育的食用菌品质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以传统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获得的基质,还存在养分失衡、保水性差和透气性差等问题,使用这些基质培育的食用菌品质较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

4、步骤s1、将牛粪、蔬菜秸秆和玉米芯按质量比3:1:1混合均匀,得到干基质;

5、步骤s2、向所述干基质中加入调理剂,然后进行碳氮比调节和水分含量调节,得到中间物料;其中,所述调理剂为生物炭;

6、步骤s3、将所述中间物料堆成堆体后,进行好氧发酵腐熟处理,得到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

7、较佳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调理剂与所述干基质的质量比为(1-5):100。

8、较佳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中间物料的碳氮比为(25-30):1。

9、较佳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中间物料的含水量为55-65%。

10、较佳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工业麻类秸秆粉末在540-560℃下碳化1-2h后,进行冷却、清洗和干燥,得到所述生物炭。

11、较佳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堆体的长度为20m,宽度为2m,高度为1.5m。

12、较佳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好氧发酵腐熟处理的时间不低于40天。

13、较佳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蔬菜秸秆包括油菜秸秆。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采用如上所述的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的制备方法制得。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食用菌无土栽培方法,包括:

16、步骤m1、将如上所述的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按质量比97:1:1:1混合均匀,得到培养基质;

17、步骤m2、使用所述培养基质对食用菌菌种进行第一阶段培养,待菌丝长出后,进行第二阶段培养,得到食用菌;所述第一阶段培养过程中,环境温度为10-30℃,环境湿度为80-85%;所述第二阶段培养过程中,环境温度为10-30℃,环境湿度为85-90%。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牛粪为主料、蔬菜秸秆和玉米芯为辅料,并添加生物炭作为调理剂,进行好氧发酵腐熟处理,得到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其中,牛粪、蔬菜秸秆和玉米芯共同配合作为基质原料,丰富了基质的营养成分,能够有效避免基质养分失衡;由于生物炭具有多孔结构,因而能够有效提高基质的透气率;而且,在好氧发酵腐熟处理过程中,生物炭还能够弥补氮元素的流失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确保基质具有较佳的保水性。另外,在好氧发酵腐熟处理过程中,生物炭还可以通过自身灰分中的盐离子交换堆体中的h+,从而使得制得的基质具有较高的ph,更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具备较高ph的基质更适于食用菌的生长);生物炭还可以吸附堆体中可溶性盐离子,减少基质中水溶性盐浓度,从而降低基质对食用菌产生的毒害作用;生物炭对于类脂类物质、醇类和醚类有机物的降解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加基质中稳定芳香环类物质,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以及保护作用。

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食用菌无土栽培方法,包括:

20、步骤m1、将如上所述的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按质量比97:1:1:1混合均匀,得到培养基质;

21、步骤m2、使用所述培养基质对食用菌进行第一阶段培养,待菌丝长出后,进行第二阶段培养,得到食用菌;所述第一阶段培养过程中,环境温度为10-30℃,环境湿度为80-85%;所述第二阶段培养过程中,环境温度为10-30℃,环境湿度为85-90%。

2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食用菌无土栽培方法得到的食用菌,不仅具备低膳食纤维、低脂肪和高蛋白质的优点,而且兼具保健属性,符合绿色生态食品理念。通过试种实验发现,每亩年产可达8000-12000斤,净收益可达15000元/亩地,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调理剂与所述干基质的质量比为(1-5):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中间物料的碳氮比为(25-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中间物料的含水量为55-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工业麻类秸秆粉末在540-560℃下碳化1-2h后,进行冷却、清洗和干燥,得到所述生物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堆体的长度为20m,宽度为2m,高度为1.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好氧发酵腐熟处理的时间不低于40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蔬菜秸秆包括油菜秸秆。

9.一种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的制备方法制得。

10.一种食用菌无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及其制备方法、食用菌无土栽培方法;该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牛粪、蔬菜秸秆和玉米芯按质量比3:1:1混合均匀,得到干基质;步骤S2、向所述干基质中加入调理剂,然后进行碳氮比调节和水分含量调节,得到中间物料;其中,所述调理剂为生物炭;步骤S3、将所述中间物料堆成堆体后,进行好氧发酵腐熟处理,得到无土栽培食用菌基质。本发明提供的食用菌无土栽培方法得到的食用菌,不仅具备低膳食纤维、低脂肪和高蛋白质的优点,而且兼具保健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京博,戚晓培,王福鑫,孙勇,李江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