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

文档序号:37781468发布日期:2024-04-30 16:5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甘蔗渣处理,具体是指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1、

2、甘蔗属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根状茎粗壮发达,秆高3-5(6)米,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甘蔗在制糖厂收购甘蔗通过压榨,过滤,蒸发,然后结晶,加工成白糖。余留下大量的甘蔗渣是糖厂难以处理的废弃物!甘蔗渣堆放后与水相结合后形成大量的酸性液体,对水和土壤造成较大的污染,对人的身体也造成较大的影响。大量甘蔗渣的处理发酵过程时间长、速度慢,工艺复杂,长期以来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处理方法,不能将其变废为宝。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甘蔗渣的预处理:

5、经过微波对甘蔗渣进行照射,然后在放入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同时对粉碎机内通入水蒸汽加热至180-220℃,保持5-8min,

6、s2、甘蔗渣的处理:

7、使用挤压机对粉碎后的甘蔗渣,进行固液分离,使得分离后的甘蔗渣含水率为50-55%,并加以辅料,形成处理料;

8、s3、投放黑水虻:

9、将得到的处理料堆起,并在处理料的中间挖坑,将2-4天的黑水虻幼虫倒在处理料的坑中利用黑水虻幼虫处理处理料,保持温度为25-43℃,得到处理物;

10、s4、黑水虻幼虫的繁育:

11、将处理物分离得到虫粪、黑水虻虫体和杂质,挑选5-7%的黑水虻虫体继续饲养至预蛹,然后繁育黑水虻虫卵采收,转入孵化车间进行孵化,为s3步骤提供黑水虻幼虫;

12、s5、黑水虻鲜虫的制作:

13、将剩余的黑水虻虫体冷冻成黑水虻鲜虫。

14、优选地,所述的微波照射时间为5-8min,所述的微波为2400-2500mhz。

15、优选地,所述的粉碎机破碎后成20-30mm的颗粒。

16、优选地,所述的甘蔗渣和辅料的质量比为1:0.005-0.02。

17、优选地,所述的黑水虻幼虫在处理料中的密度为10-14.7larvae·cm-2。

18、优选地,所述的黑水虻幼虫处理处理料的时间为8-10天。

19、优选地,所述的黑水虻虫卵的孵化温度为28-32℃,湿度为75-85%。

20、优选地,所述的辅料为猪饲料。

21、优选地,所述的杂质过滤获得有机污水,有机污水在添加到处理料中,使得处理料的含水率为60-75%。

22、采用以上方法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23、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投资小、周期短;具备高效性和易操作、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饲喂繁育黑水虻,黑水虻发育情况良好,同时丰富了黑水虻处理废弃物的种类,使潜在的环境污染物转化为昆虫资源,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再利用;

24、采用甘蔗渣喂黑水虻,节约了常规饲料;无需现有技术中采用添加木屑的方式调节饲料含水量,菌糠本身完全可以代替木屑的作用,节约了木屑等常规原材料的使用。

25、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照射时间为5-8min,所述的微波为2400-2500m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机破碎后成20-30mm的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蔗渣和辅料的质量比为1:0.005-0.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水虻幼虫在处理料中的密度为10-14.7larvae·c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水虻幼虫处理处理料的时间为8-10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水虻虫卵的孵化温度为28-32℃,湿度为75-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为猪饲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质过滤获得有机污水,有机污水在添加到处理料中,使得处理料的含水率为60-75%。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用于黑水虻处理甘蔗渣的方法,属于甘蔗渣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甘蔗渣的预处理、甘蔗渣的处理、投放黑水虻、黑水虻幼虫的繁育、黑水虻鲜虫的制作,采用以上方法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投资小、周期短,具备高效性和易操作、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饲喂繁育黑水虻,黑水虻发育情况良好,同时丰富了黑水虻处理废弃物的种类,使潜在的环境污染物转化为昆虫资源,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再利用;采用甘蔗渣喂黑水虻,节约了常规饲料,无需现有技术中采用添加木屑的方式调节饲料含水量,菌糠本身完全可以代替木屑的作用,节约了木屑等常规原材料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岳海林,叶明强,刘文,谢秀凤,陈礼芬,董斌,谢月亮,陈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农业部华南农垦干部培训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