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集功能活性成分促进坚果快速发芽的方法

文档序号:41618476发布日期:2025-04-11 18:2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富集功能活性成分促进坚果快速发芽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功能成分富集,具体涉及一种富集功能活性成分促进坚果快速发芽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坚果的营养丰富,如榛子、核桃、巴旦木、夏威夷果、碧根果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维生素,叶酸,生育酚,硫胺素,镁、铜、钾和硒等矿物质,类胡萝卜素、抗氧化剂以及植物甾醇化合物等有益成分。摄入坚果对健康有益,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与慢性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例如血糖和脂质代谢的变化,氧化应激和炎症等。

2、γ-氨基丁酸(gaba),别名为4-氨基丁酸,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动物体内的gaba主要存在于神经组织中,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以高肌肽的形式存在于脑组织中。人类大脑30%的神经元细胞含有gaba,几乎影响着机体所有的神经活动。

3、叶酸也叫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化学结构上,它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组成。叶酸在人体中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它主要参与dna和rna的合成,在细胞分裂和生长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使得它对于孕妇尤其重要,因为可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和无脑儿等先天性疾病。另外,叶酸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为蛋氨酸的过程中充当辅酶,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酸,必须从食物或补充剂中获取。

4、褪黑素是一种由人体脑内松果体腺分泌的胺类激素,也有部分是从视网膜、胃肠道等部位产生。褪黑色素可以改善睡眠,能缩短睡前觉醒时间和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褪黑素还具有抗氧化的特性,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如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等,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对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此外,褪黑素在调节免疫功能、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可能也有一定的作用。国内外对褪黑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作为膳食补充剂的保健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表明其具有促进睡眠、调节时差、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等多项生理功能。

5、γ-生育酚是维生素e的一种形式,主要功能是抗氧化作用。它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例如过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等,从而保护细胞的脂质膜、dna和蛋白质免受自由基引发的氧化损伤。特别是在细胞膜中,γ-生育酚可以通过提供氢原子来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另外,γ-生育酚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可能也有积极意义,它可以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而氧化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危险因素。同时,一些研究还发现它在抗炎和抗癌等方面可能发挥作用。

6、坚果发芽能促使坚果内部的营养物质发生积极改变,从而使得一些成分的含量得以提升,例如维生素c等成分在未发芽坚果中的含量相对匮乏,但在发芽后则会显著增加。同时,矿物质的生物利用度也有所改善。发芽还能够增强坚果内酶的活性。这些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有助于分解坚果中原本难以被人体消化的成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胃肠道的消化负担。部分坚果在发芽后可能会生成新的抗氧化物质,这些新产生的抗氧化物质能够参与体内的自由基清除反应,有助于提升人体的抗氧化能力,进而在维护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和预防慢性疾病等方面发挥潜在的积极作用。

7、由于坚果种皮较厚,可起到物理屏障的作用,以防止水和氧气吸收到种子中,而这两者又都是发芽所必需的,所以坚果的发芽时间通常较长,致使坚果容易出现腐烂现象,有益成分发生流失。而且,在目前的坚果品类中,也缺乏一种能够提高坚果功能活性成分(例如γ-氨基丁酸、叶酸、褪黑素、γ-生育酚等)含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使用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混合溶液浸泡坚果,浸泡完成后对坚果进行超声波处理改变坚果表面的致密结构,激活坚果活性,促使坚果提前萌发;激活功能性成分合成相关酶,同时采用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nacl混合溶液对坚果进行喷淋发芽处理,发芽过程中协同uv-b技术处理坚果,显著促进坚果芽中功能活性成分的富集。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富集功能活性成分促进坚果快速发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将坚果置于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混合溶液中浸泡;将浸泡过的坚果进行超声处理;将超声后的坚果进行发芽,并使用uv-b灯辐射;发芽期间使用喷淋溶液对坚果进行喷淋;以实现坚果的快速发芽和功能活性成分的富集。

5、上述方法中,所述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混合溶液中,茉莉酸甲酯的浓度选自10~15μm,优选为10μm;水杨酸的浓度选自30~50μm,优选为50μm。

6、上述方法中,所述浸泡条件如下:浸泡温度25~30℃,浸泡时间12~24h。

7、上述方法中,所述超声处理条件选自:超声波功率为200~250w,超声时间为10~50min;优选为:超声波功率为240w,超声时间为30min。

8、上述方法中,所述发芽的发芽温度选自25~30℃;发芽时间选自8~12天。

9、上述方法中,所述uv-b灯辐射的辐射条件选自:波长为313nm,辐射距离为50cm,辐射强度为8μw·cm-2,辐射时间为每天辐射1~2h。

10、上述方法中,所述喷淋溶液为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nacl混合溶液;所述茉莉酸甲酯的浓度选自10~15μm,优选为10μm;水杨酸的浓度选自30~50μm,优选为50μm;所述nacl的浓度选自20~50mm,优选为40mm。

11、上述方法中,所述喷淋的喷淋次数选自:每间隔3~5h喷淋一次,喷淋溶液每24h进行更换。

12、在本发明中,所述功能活性成分选自γ-氨基丁酸、叶酸、褪黑素、γ-生育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13、本发明提供了由上述方法获得的富含功能活性成分的坚果芽。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5、在坚果发芽过程中,采用uv-b照射与nacl溶液处理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缓解发芽过程中坚果腐败情况,同时其对发芽坚果的胁迫作用,可促进坚果功能活性成分的富集。

16、在坚果发芽之前使用茉莉酸甲酯溶液或水杨酸溶液对坚果进行浸泡,能促进坚果提前萌发,同时减弱了发芽过程中uv-b和nacl胁迫对发芽坚果造成的应激作用。

17、采用超声波处理坚果种子,改变了坚果表面的致密结构,激活坚果活性,促使其更早的开始萌发,提高了发芽速度,也提高了坚果发芽率;在胁迫之前激活种子,使其在发芽过程中更有力的抵抗外部胁迫作用,保持正常生长状态,同时激活功能性成分合成相关酶,也进一步提高了坚果中功能活性成分含量。

18、在坚果发芽过程中使用茉莉酸甲酯或水杨酸溶液处理坚果,使得坚果生物量显著增加,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坚果功能活性成分的含量;

19、综上,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无环境污染,可使γ-氨基丁酸、叶酸、褪黑素、γ-生育酚等功能活性成分在坚果芽中富集,从而为功能活性成分的富集开拓出新的富集方法,在坚果发芽以及功能活性成分富集领域存在重要应用价值和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富集功能活性成分促进坚果快速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混合溶液中,茉莉酸甲酯的浓度选自10~15μm,水杨酸的浓度选自30~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条件如下:浸泡温度25~30℃,浸泡时间12~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处理条件选自:超声波功率为200~250w,超声时间为10~5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芽的发芽温度选自25~30℃;发芽时间选自8~12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b灯辐射的辐射条件选自:波长为313nm,辐射距离为50cm,辐射强度为8μw·cm-2,辐射时间为每天辐射1~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溶液为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nacl混合溶液;所述茉莉酸甲酯的浓度选自10~15μm,水杨酸的浓度选自30~50μm,所述nacl的浓度选自20~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的喷淋次数选自:每间隔3~5h喷淋一次,喷淋溶液每24h进行更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活性成分选自γ-氨基丁酸、叶酸、褪黑素、γ-生育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获得的富含功能活性成分的坚果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集功能活性成分促进坚果快速发芽的方法,属于功能成分富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如下:将坚果置于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混合溶液中浸泡;将浸泡过的坚果进行超声处理;将超声后的坚果进行发芽,并使用UV‑B灯辐射;发芽期间使用喷淋溶液对坚果进行喷淋;以实现坚果的快速发芽和功能活性成分的富集。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无环境污染,可使γ‑氨基丁酸、叶酸、褪黑素、γ‑生育酚等功能活性成分在坚果芽中富集,从而为功能活性成分的富集开拓出新的富集方法,在坚果发芽以及功能活性成分富集领域存在重要应用价值和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马萌,张金凤,柳依辰,冯柯,李曼,程凡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