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深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8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肥深施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上施肥用工具,特别是化肥深施器。
农业上对作物施加化肥,对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影响极大,以往施加化肥的方法,都是一人拿锹,在定株植物旁挖坑,一人在坑内放置粉状化肥,另一人再用锹掩埋,因此,需三人一组同时进行操作,平均每人每天只能施肥一亩,功效低,劳动强度大,并且施肥深度不过3-5厘米,埋深浅,化肥容易挥发散失,所以十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化肥深施器,它操作方便,施肥深,肥效不易散失,并且可以提高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化肥深施器是由带加压手柄的背负式喷雾器的储液筒、软管、钻孔器所构成。使用时,右手将钻孔器插入地下,左手用手柄对储液筒内饱和化肥溶液加压,将化肥溶液穿过软管和钻孔器下的弹性胶圈,注入到土壤中去。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化肥深施器示意图。
参照
图1,该装置包括有带加压手柄7的背负式喷雾器储液筒1、软管2和钻孔器3,该软管2的上口直接与储液筒1相连接,软管2的下口与焊于钻孔器3下端空心的圆柱形扎土锥4的上端相连接;在扎土锥4下部锥尖上部的缩颈处,在中心孔的侧壁上开有小孔,缩颈处套有橡胶圈5,扎土锥4上部焊有横向踏杆6。
使用时,一人背负储液筒1,右手持钻孔器2,必要时用脚踏踏杆6将钻孔器下的扎土锥插入定株植物根部附近,左手握手柄7向储液筒1加压,即将筒内预先装入的饱和化肥溶液通过软管2和扎土锥4的中心孔挤出,当左手停止加压时,橡胶圈5将扎土锥4中心孔侧壁上的小孔封死,肥液不能自由流出,然后提起钻孔器3,随即用脚将扎入孔掩埋,再进行下一株的施肥作业。
化肥深施器的软管2用聚乙烯管或橡胶管,钻孔器3、扎土锥4则用普通碳素钢制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充分发挥化肥作用,肥效不易散失由固态施肥改为液态施肥,肥料容易为作物所吸收,施肥深度,达8-10厘米,肥料不易挥发和散失,据统计,肥效最少可以提高一倍。
2.操作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因不必弯腰施肥,用肥数量,可以定量由手柄控制,工效由每人每天平均施肥一亩,提高到每人每天3-4亩。
3.成本低廉,维修方便,容易普及因是在农家都已具备的喷雾器上,加上附件配套使用,所以投资少,改装方便,适于大众化。
权利要求1.一种农业上施肥用工具,特别是化肥深施器,由储液筒1、软管2和钻孔器3所构成,其特征在于1)软管2的上口直接与储液筒1相连接,软管2的下口与钻孔器3下端的空心的扎土锥4上端相连接;2)在扎土锥4的下部锥尖上部的缩颈处,在中心孔的侧壁上开有小孔,缩颈处套有橡胶圈。
专利摘要一种农业上施肥工具,特别是化肥深施器,由储液筒,软管和钻孔器所构成。软管上端连着储液筒,下口连着钻孔器下端空心的扎土锥,施肥时,右手将钻孔器的扎土锥插入植物根部附近,左手握手柄对储液筒内饱和化肥溶液加压,即将化肥施入土壤中;该装置施肥深,化肥不易挥发散失,易为植物所吸收,肥效好,功效高,并减轻劳动强度。因该装置是与喷雾器配套使用,成本低,便于普及和推广。
文档编号A01C15/00GK2074090SQ90220650
公开日1991年4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20日
发明者白慧德, 杨宗顺, 尚玉文 申请人:白慧德, 杨宗顺, 尚玉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